- 年份
- 2024(3198)
- 2023(4639)
- 2022(3782)
- 2021(3575)
- 2020(2964)
- 2019(6704)
- 2018(6438)
- 2017(12752)
- 2016(6996)
- 2015(7510)
- 2014(7731)
- 2013(7557)
- 2012(6968)
- 2011(6278)
- 2010(6374)
- 2009(5854)
- 2008(6097)
- 2007(5805)
- 2006(4856)
- 2005(4671)
- 学科
- 济(27993)
- 经济(27969)
- 业(20814)
- 管理(20492)
- 企(17734)
- 企业(17734)
- 方法(15171)
- 数学(13499)
- 数学方法(13277)
- 财(8320)
- 银(7376)
- 银行(7369)
- 制(7231)
- 融(7036)
- 金融(7035)
- 行(7028)
- 学(6575)
- 中国(6554)
- 务(6260)
- 财务(6247)
- 财务管理(6235)
- 企业财务(6014)
- 农(5842)
- 贸(5466)
- 贸易(5460)
- 易(5266)
- 业经(5102)
- 理论(5093)
- 技术(4603)
- 市场(4407)
- 机构
- 大学(102110)
- 学院(101868)
- 济(42065)
- 经济(41111)
- 管理(37996)
- 研究(34685)
- 理学(32315)
- 理学院(31942)
- 管理学(31241)
- 管理学院(31035)
- 中国(29943)
- 京(21856)
- 财(21832)
- 科学(20861)
- 农(18419)
- 所(18100)
- 财经(17492)
- 中心(17044)
- 研究所(16251)
- 经(15937)
- 江(15489)
- 业大(15035)
- 农业(14455)
- 北京(13820)
- 经济学(13720)
- 财经大学(13328)
- 州(12683)
- 院(12452)
- 经济学院(12384)
- 融(11667)
- 基金
- 项目(65575)
- 科学(51478)
- 基金(49152)
- 研究(44574)
- 家(43828)
- 国家(43508)
- 科学基金(37269)
- 社会(28551)
- 社会科(27247)
- 社会科学(27238)
- 自然(25579)
- 基金项目(25279)
- 自然科(25082)
- 自然科学(25074)
- 自然科学基金(24661)
- 省(24423)
- 资助(21613)
- 划(21067)
- 教育(21023)
- 编号(16547)
- 部(14969)
- 重点(14714)
- 成果(13517)
- 创(13470)
- 性(13453)
- 科研(12907)
- 教育部(12847)
- 发(12841)
- 创新(12678)
- 计划(12338)
共检索到15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健 陈俊芳
新巴塞尔协议确定了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资本监管方法,新兴市场由于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水平尚未成熟,外部信用评级的应用与有效性的监控成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新兴市场信用评级的特点,就影响新兴市场信用评级有效性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外部评级结果的验证、内外部评级方法的差异与影响以及违约率的估算等.并对新兴市场中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新兴市场 外部信用评级 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向东 陈林峰
本文采取卡方检验的方法,结合国内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对迁移矩阵的级别进行有效性检验以及研究能否按照组别划分来进行验证,并且对不同行业的迁移矩阵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信用评级迁移矩阵分析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 迁移有效性 迁移矩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斌 张颖雪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始,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目前,对内部评级法中信用风险核算变量违约率(PD)的核算的研究更为深入,模型发展更为成熟,基于违约模型的内部评级法日趋成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日益凸显。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主要测算变量违约率(PD)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违约模型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内部评级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文章引入P.Krugman的三元悖论模型,建立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金融市场开放的框架,采用新兴市场国家14国面板数据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对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结论如下:(1)总体新兴市场国家的独立货币政策对离岸服务外包收入额增长及波动性均无显著影响,但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该指标影响显著为正;(2)浮动汇率制对离岸服务外包收入额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增加了收入额异常波动性;(3)资本完全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额增长没有影响或有负面影响,且会引发收入额的异常波动性;(4)中国维持独立货币政策,同时稳健实施浮动汇率制和逐步开放资本流动,将对离岸服务外包收入额增长产生极大的促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红梅
通过股转公司和证监系统对新三板市场参与者违法违规的监管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目前对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政府监管执法依据的缺失及下沉、自律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手段不足、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分工不明确降低了自律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明确自律监管的执法依据,增加自律监管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政府激励自律监管的内生性、约束自律监管的冲突及局限,才能更好地提升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自律监管 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红梅
通过股转公司和证监系统对新三板市场参与者违法违规的监管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目前对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政府监管执法依据的缺失及下沉、自律监管者的激励与约束手段不足、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分工不明确降低了自律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明确自律监管的执法依据,增加自律监管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政府激励自律监管的内生性、约束自律监管的冲突及局限,才能更好地提升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自律监管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本文构造多种监管有效性表征变量,重点考察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这两种资本市场治理新参与者的实际监管效率。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较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出现违规行为或信息披露不完全、不真实的概率较低,但在抑制关联交易或以“圈钱”为目的的配股增发行为中,两者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监管有效性比较中,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均起着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的作用相对更为明显,而监事会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机构投资者 监管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苏奎武
企业集团具有股权关系多层次、产业分布多元化、信息透明度不高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等外部债权人控制风险敞口的难度较大。商业银行如何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集团评级服务,对集团客户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价,以实施信用敞口的事前控制。集团评级的关键是,突出以现金流分析为主线的评级理念,研究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导机制,关注集团财务弹性分析。
关键词:
集团评级 信用风险 评级机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春晖 雷旭辉
文将R/S方法应用于深圳股票市场,通过V统计量发现深圳股票市场的平均循环周期,并计算Hurst指数,认为其股价波动不是随机游走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偏的随机过程。股价波动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长期记忆性。说明深圳股票市场不是有效的。
关键词:
股票市场 Hurst指数 有效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关于市场有效性的问题已日益受到我国分析者的重视。但对于市场有效性的确切含义 ,以及投资评估在促进市场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方面理论界缺乏系统认识 ,因此研究投资评估与市场有效性的问题 ,特别是从投资评估的角度来理解有效市场的含义 ,以及投资评估对于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途径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资评估 市场有效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天都 孙谦
为K线图这一经典技术分析工具提供了量化定义,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对其可盈利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基于买入信号交易可以产生显著的超额回报率。但在考虑交易成本后无法再获得超额收益,这为市场弱式有效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资本市场 K线图 波动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任勇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虽然一直存在着理论之争,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被自由贸易论者(如约翰·穆勒)视为可以成立的唯一理由。它不仅给发展中国家保护其幼稚产业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而且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 虽然产业保护已被普遍接受,但各国实施的结果却有较大反差。近几十年来,为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付出了相当大的保护代价,但保护的产业却发展滞后,仍然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相反,日本和韩国通过大力扶植和保护本国产业,成功地推动了本国经济增长,有些幼稚产业甚至发展成为其支柱产业。这一截然不同的保护成效引发出本文所要分析的中心问题——在开放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罗丰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和评级产品应用受制于法律法规不完善、评级管理不统一、评级需求失衡、制度机制不协调等因素。应加快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明确信用评级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理顺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信用评级产品应用的政策扶持,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信用评级市场 评级产品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向红
以铜陵市开展的企业外部信用评级试点为例,分析外部信用评级存在需求较弱、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和监管缺失等问题。认为应制定与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政策与发展规划,提高评级机构的市场公信力,建立内外部评级相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建立评级市场监管机制,以推动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的发展。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贷市场 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敬志勇 王周伟 孔东民
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考验了银行内部评级的有效性。本文利用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2008-2013年间贷款迁徙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风险偏好既定条件下,正常、关注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显著受到贷款增长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的影响,但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贷款迁徙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对此,银行应继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强化信贷投放政策的一致性,改善信贷资金来源结构,恰当设计贷款期限,有效遏制贷款迁徙。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 贷款迁徙 不良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