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8)
- 2023(13309)
- 2022(10841)
- 2021(10046)
- 2020(8586)
- 2019(19072)
- 2018(18249)
- 2017(36339)
- 2016(19173)
- 2015(21259)
- 2014(21044)
- 2013(20623)
- 2012(19030)
- 2011(16475)
- 2010(17314)
- 2009(16842)
- 2008(16711)
- 2007(15408)
- 2006(13809)
- 2005(13237)
- 学科
- 业(90924)
- 企(81916)
- 企业(81916)
- 济(81306)
- 经济(81207)
- 管理(72823)
- 方法(33770)
- 财(32859)
- 业经(29750)
- 融(29599)
- 金融(29598)
- 银(28538)
- 银行(28532)
- 农(28330)
- 行(27414)
- 中国(27237)
- 数学(25779)
- 数学方法(25573)
- 务(25288)
- 财务(25263)
- 财务管理(25220)
- 企业财务(24024)
- 制(23765)
- 农业(19957)
- 策(18527)
- 技术(17693)
- 贸(16007)
- 贸易(15990)
- 理论(15776)
- 体(15729)
- 机构
- 学院(272643)
- 大学(264734)
- 济(123528)
- 经济(121076)
- 管理(112289)
- 理学(93916)
- 理学院(93140)
- 管理学(92185)
- 管理学院(91664)
- 研究(85379)
- 中国(80800)
- 财(66384)
- 京(54598)
- 财经(50483)
- 经(45692)
- 科学(43750)
- 江(43398)
- 中心(42534)
- 所(42084)
- 农(40788)
- 经济学(37696)
- 财经大学(37263)
- 研究所(36666)
- 北京(34975)
- 州(34708)
- 经济学院(34012)
- 商学(33004)
- 商学院(32718)
- 业大(32694)
- 融(32093)
- 基金
- 项目(164008)
- 科学(131630)
- 研究(126799)
- 基金(121093)
- 家(102252)
- 国家(100940)
- 科学基金(89361)
- 社会(83159)
- 社会科(79028)
- 社会科学(79006)
- 省(64146)
- 基金项目(62441)
- 教育(56476)
- 自然(55174)
- 自然科(53964)
- 自然科学(53952)
- 自然科学基金(53123)
- 划(51902)
- 编号(51536)
- 资助(50611)
- 成果(41983)
- 创(37690)
- 部(37242)
- 业(36882)
- 重点(35900)
- 发(35722)
- 课题(34908)
- 性(34871)
- 制(34478)
- 创新(34343)
- 期刊
- 济(145293)
- 经济(145293)
- 研究(89775)
- 财(57494)
- 中国(56101)
- 融(51699)
- 金融(51699)
- 管理(47529)
- 农(39213)
- 科学(31545)
- 学报(29757)
- 财经(26473)
- 农业(25817)
- 业经(24754)
- 大学(24393)
- 技术(24153)
- 学学(23422)
- 经济研究(22765)
- 经(22615)
- 教育(21113)
- 问题(17657)
- 财会(16735)
- 业(15916)
- 技术经济(15801)
- 贸(15758)
- 国际(15027)
- 世界(14636)
- 会计(14594)
- 现代(14433)
- 理论(13993)
共检索到44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规模的快速上升,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债务风险问题,引发了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担忧。这种担忧的背后,除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恶化的宏观基本面和企业财务状况以外,全球金融环境正在由异常宽松转向紧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利率水平的不断上涨会给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带来更大债务偿还压力,特别是那些发行美元计价债务的企业。尽管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当前并不必然会面临债务危机,但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中非金融企业综合财务状况已接近"高破产概率"的边缘。不断上涨的宏观杠杆率以及不断恶化的企业财务状况始终是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措施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非金融企业债务 去杠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婷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之比在过去几年大幅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隐患,它不仅使经济金融体系对外生冲击更为敏感,也显著增加了爆发债务危机的概率。这种提升的背后,是资本产出比的持续上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未来这两个因素倘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单凭刺激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无法遏制企业债对GDP比快速上升势头的,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提升资本效率、提高企业利润率、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依赖的改革措施,推动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以避免中国经济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高的牺牲者。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债 金融稳定 企业去杠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枫 李济广
债务与GDP的比率高估了中国企业负债率,中国企业平均负债率并不太高而且此指标意义不大,但企业偿债能力总体偏低,部分行业债务率和劣质债务率问题突出。控制好经济增长是处理企业债务问题的关键,要根据债务分布和债务质量去杠杆、控信贷,谨慎对待与科学实施化解债务的常见对策,构建负债监管的长效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超
2019年以来,在"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中央系统性政策安排下,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由于15年来房地产业快速扩张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便是在国民经济多数行业杠杆率不同程度下降的背景下,房地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的高杠杆运行模式仍未得到显著改观。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亟须在未来市场调控中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什么样的"去杠杆"才更有益于经济的稳定和结构的调整?在当前实际利率趋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管控"去杠杆化"风险已经是当务之急。可以说,近日,央行启动"定向降准"是恰逢其时,未来决策当局应该创新手段有序推动去杠杆化。本文以非金融部门企业债务风险为视角,分析了债务风险凸显的态势及成因,指出高利率条件下去杠杆不可行,强调要正视债务风险化解的复杂性,主张以综合性金融措施,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定向"点贷"支持实体经济来有序去杠杆。
关键词:
负债风险 去杠杆 金融调控 融资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李世恒 陈博
本文选取2003—2020年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微观数据,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影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约束程度、杠杆率和短债长用水平,进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承担。中国多领域去杠杆政策措施的配合实施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不同类型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向紧缩调整会使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的债务风险更快上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仅包括企业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部分)两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商业信用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短期债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将短期债务细分为短期债务比重高和比重低的两组,对比二者对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时发现,短期债务比重较低时,适当增加它的比重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当短期债务水平超过某一限度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随着短期债务比重的增加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商业信用对短期债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恰当安排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并充分发挥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以降低企业风险。
关键词:
短期负债 商业信用 融资方式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鲁元平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如何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地方债的历史背景与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地方债的现状与规模,探讨了推高地方债的体制、债务融资制度以及债务管理方面的原因,并指出了当前存在大量隐性负债、个体风险难以监控以及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等三大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防范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淑琴
本文以建筑企业ZTRJ为例,结合其债务特点,在分析自金融危机以来建筑企业债务风险来源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加强关联方债权债务监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完善的担保机制等防范债务风险、提高债务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工程企业 关联方 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为加强银行间市场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保护参与各方合法权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简称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制定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规则》(简称《自律处分规则》)。《自律处分规则》于2012年3月1日经交易商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同意,于2012年6月18日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自律处分规则》坚持市场化理念,注意维持原有自律规范体系的平衡性,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自律处分规范体系保证了自律处分程序的正义性和完备性,丰富拓展了有效适度的自律处分措施,兼具工作效率和可操作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向珂 卜凡玫 于明星 孙欣华
近年来,银行间市场快速扩容,业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不断扩展。截至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额3643亿元,占本外币贷款余额的8%。省内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金融市场业务,债券承销已成为创收增盈、提高市场知名度、维护优质客户的重要渠道。但在总量发展较快的同时,结构性问题也有所凸现,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过度向大企业集中,大企业"实业投资冷、金融投资热"较为突出,对实体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超
为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活跃市场交易、推动市场发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1年4月29日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这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方式上的一大创新。本文在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非公开定向发行的主要特点与运行制度安排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非公开定向发行与公开发行的六点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列举了推出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的四点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对发展中应予重视的五类风险进行了系统剖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