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4)
- 2023(17519)
- 2022(14209)
- 2021(13151)
- 2020(11124)
- 2019(25134)
- 2018(24694)
- 2017(47690)
- 2016(25532)
- 2015(28681)
- 2014(28511)
- 2013(27753)
- 2012(25229)
- 2011(22163)
- 2010(22328)
- 2009(20389)
- 2008(20106)
- 2007(18135)
- 2006(15723)
- 2005(14414)
- 学科
- 济(107095)
- 经济(106963)
- 业(95802)
- 企(85726)
- 企业(85726)
- 管理(85040)
- 方法(46809)
- 数学(37072)
- 数学方法(36611)
- 财(33165)
- 业经(33079)
- 农(33048)
- 中国(28777)
- 务(23641)
- 财务(23589)
- 财务管理(23543)
- 农业(22814)
- 企业财务(22293)
- 制(21763)
- 技术(20981)
- 贸(20454)
- 贸易(20440)
- 理论(20223)
- 易(19863)
- 和(18612)
- 地方(18136)
- 策(17645)
- 划(17450)
- 学(17418)
- 融(17207)
- 机构
- 学院(359775)
- 大学(355402)
- 济(151298)
- 经济(148410)
- 管理(142408)
- 理学(121296)
- 理学院(120104)
- 管理学(118190)
- 管理学院(117524)
- 研究(117096)
- 中国(93264)
- 京(74769)
- 财(71774)
- 科学(68176)
- 农(59378)
- 所(58098)
- 财经(56589)
- 江(55733)
- 中心(55105)
- 研究所(51907)
- 经(51449)
- 业大(50957)
- 北京(46636)
- 农业(46524)
- 经济学(45882)
- 州(44002)
- 范(43778)
- 师范(43268)
- 院(42752)
- 财经大学(41912)
- 基金
- 项目(235031)
- 科学(186679)
- 研究(174193)
- 基金(171803)
- 家(149759)
- 国家(148222)
- 科学基金(128634)
- 社会(111532)
- 社会科(105782)
- 社会科学(105750)
- 省(92150)
- 基金项目(90291)
- 自然(82819)
- 自然科(80964)
- 自然科学(80940)
- 教育(80252)
- 自然科学基金(79544)
- 划(76649)
- 编号(70506)
- 资助(69715)
- 成果(56566)
- 重点(52875)
- 部(52046)
- 创(51701)
- 发(51084)
- 课题(48184)
- 创新(47694)
- 国家社会(46578)
- 业(46269)
- 教育部(45134)
- 期刊
- 济(172646)
- 经济(172646)
- 研究(106630)
- 中国(71975)
- 财(60068)
- 管理(59339)
- 农(55019)
- 学报(52018)
- 科学(49804)
- 大学(40962)
- 学学(38464)
- 教育(37677)
- 农业(37649)
- 融(36348)
- 金融(36348)
- 技术(34889)
- 业经(29687)
- 财经(28784)
- 经济研究(27058)
- 经(24973)
- 业(22805)
- 问题(22566)
- 贸(19446)
- 技术经济(19306)
- 国际(18594)
- 世界(18222)
- 财会(17582)
- 现代(17548)
- 商业(17109)
- 版(16849)
共检索到550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般若 高璆崚 李自杰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从国家特定优势和企业特定优势的视角对新兴市场国家孵化器国际化的动因和方式进行了探索。从母国特定优势、企业特定优势和东道国特定优势三个角度对孵化器的国际化进行探究,提出了孵化器国际化动因和方式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孵化器国际化的动因分为技术驱动、制度驱动和网络驱动三个部分,孵化器国际化的方式也根据企业所利用的优势不同可以分为国际化筹备、内向国际化/外向国际化、双向国际化三个阶段,孵化器在国际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母国特定优势、东道国特定优势和企业特定优势,做出适合自身的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旭 陈雪莹 郑子龙 周雪
创新服务体系是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竞争力的核心工作,创新方式选择应坚持以被孵企业需求为导向。文章通过对比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主要服务需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体系建设现状,发现现行服务体系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一套创新服务体系,强调科技企业孵化器应为创业期被孵企业提供人员招聘及培养、资金供给服务,为成长期企业提供组织管理、资金供给服务。
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服务体系创新 阶段性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燮 胡汉辉
文章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为研究工具,参照2013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重点研究了沪宁杭三地4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现状,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三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差异比较,根据计算结果对相对非有效的孵化器的投入冗余、产出不足、规模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企业孵化器 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忠艳 张时容 袁剑锋 刘盈
为优化和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的顶层设计支持机制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收集2006—2022年间我国国家颁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权威数据,构建效力评估方法与效果评估模型,衡量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文本数与政策总效力演化趋势基本一致;政策措施、政策目标与政策主体得分情况整体上均优于政策力度;环境型政策工具整体政策效力高于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由此提出未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供给,应重点强化政策供给质量;加强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政策主体对政策效果的协同促进作用、匹配成效;巩固环境型政策效果,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供给和使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肖磊
归纳出国家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具有优惠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服务、创业配套服务、投融资服务和物业配套服务五类核心服务功能,并建立相应的孵化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五类服务对孵化绩效的影响。分析显示,对孵化绩效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创新服务。
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孵化器 孵化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虹 许跃辉
基于2009-2011年我国26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就运行效率和区域性差异,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样本及其时域内,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整体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各区域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备互补协同发展的潜质;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所研究的指标如孵化器场地面积、累计毕业企业数和孵化器人员总数等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有显著影响,孵化器的收入结构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科技企业的入孵意愿。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杨峥萍
采用国际储备标准的分析框架,以进口月数、国际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和国际储备与M2的比例这三个指标衡量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储备趋势,进而从预防危机、资本可得性和国内成本三个方面分析近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高国际储备的成因。最后,提出亚洲高国际储备现象的政策涵义和思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宏毅 石茜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为研究工具,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研究对象,依据20092014年全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产出数据,测算连续7年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体运行效率变化趋势,以及四大经济区域、十六个省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在近年的变化趋势和差异。研究表明:20092014年全国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整体运行效率较低,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近年来运行效率持续下降,技术无效是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四大经济板块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五年平均Malmquist运行效率指数均小于1,东部地区与西部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作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工具箱",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提升企业创业成功率、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孵化企业视角来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否提升了科技企业研发效率有待验证。与已有基于孵化器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从孵化企业视角出发,在整理我国新三板2014年2 301家科技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该问题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国家级孵化器能够提升科技企业研发效率。在控制选择性偏差后,孵化器内外企业研发弹性差异显著,孵化器外企业研发弹性为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樊瑛
"企业特定优势"是当代西方国际经济主流学派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观点,但却不能有力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认为,"国家特定优势"是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特定优势包括:"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宏观调控目标下,兼顾和结合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的市场行为以及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正在和即将形成的微观竞争优势需要国家的引导、服务和组织才能转化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体系引导并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家特定优势 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泽楠 尹忠明
国家特定优势是企业特定优势的基石,但国家资源结构和存量在短期内存在供给刚性,中国企业构建自身优势的努力还应借助他国互补性战略资源,即一方面内化母国市场、资源形成比较所有权优势;另一方面在比较所有权优势的支撑下内化东道国战略资源,构建企业特定优势。同利用竞争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的传统跨国企业相比,二者虽然都反映了全球框架内整合资源的现代商业逻辑,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构建竞争优势的手段,在动力机制上是逆向的,本质上是工具性的。这种逆向驱动的动力机制和资源整合的反向逻辑能否经受现实检验还取决于企业立足国家特定优势快速构建企业特定优势的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兴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们经过自己对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模仿,结合本国各自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市场化道路。本文拟探讨这些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根据新增长理论对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预测。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启新 刘承翊 陈思岑
文章基于中国全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数据,检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应。文章认为,获准入驻国家级孵化器能够向外界传递关于企业质量的积极信号,帮助企业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研究发现,相比非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认定的概率显著更高。在控制了已有文献中资源连接和能力建设的替代解释后,文章结论不变。从"认证"效果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分别展开研究发现,对于更需要权威机构认证的群体,如首次创业者、大学生群体以及专利数量较少的初创企业,入驻国家级孵化器的影响更显著;并且,专业技术领域的孵化器与孵化企业的技术领域一致会增强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力。为了缓解可能的遗漏变量问题,文章仅保留在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之前已入驻的企业样本,并以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作为冲击事件构建多时点DID模型,结果支持本文结论。文章拓展了孵化器的作用机制研究,并为创业服务机构影响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现有观点提供了基于大样本的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昱亮 宋娜娜
科技型企业为规避市场风险选择进入孵化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接触时因信息的缺失与不对称,导致孵化器难以准确提供入孵企业成长所需要素,因此研究科技型在孵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尤为重要。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在孵企业成长的15个影响因素;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得出五大影响因子:孵化器服务能力、创业者能力、公共服务及政策、科研能力及融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五大影响因子对科技型在孵企业成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创业者能力与孵化器服务能力对其影响权重较大。最后,从政府、
关键词:
科技型在孵企业 孵化器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