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1)
2023(5895)
2022(5008)
2021(4611)
2020(3820)
2019(8843)
2018(8692)
2017(16946)
2016(9329)
2015(10342)
2014(10602)
2013(10260)
2012(9652)
2011(8624)
2010(8698)
2009(7934)
2008(7727)
2007(7251)
2006(6396)
2005(6098)
作者
(27229)
(22550)
(22541)
(21516)
(14361)
(10780)
(10443)
(8750)
(8658)
(8071)
(7710)
(7644)
(7393)
(7362)
(7343)
(7108)
(6781)
(6726)
(6451)
(6327)
(5855)
(5581)
(5426)
(5263)
(5143)
(5068)
(4915)
(4769)
(4570)
(4541)
学科
(38885)
经济(38848)
管理(24318)
(22383)
(18498)
企业(18498)
方法(17139)
数学(15500)
数学方法(15404)
(13441)
贸易(13436)
(13201)
(11959)
中国(11304)
(11264)
(10757)
(9830)
(8908)
(8575)
金融(8568)
(8441)
(8152)
出口(8144)
出口贸易(8144)
(7898)
银行(7879)
(7662)
地方(7195)
业经(6810)
体制(6450)
机构
大学(132077)
学院(130933)
(59412)
经济(58217)
研究(47977)
管理(47523)
理学(40015)
理学院(39574)
中国(39008)
管理学(38905)
管理学院(38659)
(29510)
(28317)
科学(26878)
(24410)
财经(22887)
(22821)
中心(21831)
研究所(21796)
(20880)
(20772)
经济学(19784)
业大(18437)
农业(17959)
经济学院(17951)
北京(17817)
(17727)
财经大学(17079)
(15872)
(15709)
基金
项目(84396)
科学(66548)
基金(62411)
研究(61372)
(54684)
国家(54295)
科学基金(46102)
社会(39593)
社会科(37761)
社会科学(37752)
基金项目(31947)
(31919)
自然(29184)
自然科(28567)
自然科学(28553)
教育(28450)
自然科学基金(28087)
(26968)
资助(26846)
编号(23954)
成果(19863)
(19642)
重点(19288)
(18049)
课题(17308)
(17185)
国家社会(16975)
教育部(16924)
创新(16269)
(16028)
期刊
(66202)
经济(66202)
研究(43220)
中国(28791)
(23532)
学报(22018)
(20186)
科学(18900)
管理(18818)
(17969)
金融(17969)
大学(16869)
学学(16027)
教育(13385)
农业(13045)
财经(12572)
经济研究(11965)
技术(11118)
(10922)
(10491)
业经(10024)
国际(9501)
问题(9415)
世界(7204)
(6899)
理论(6817)
统计(6752)
技术经济(6406)
商业(6250)
(5977)
共检索到211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应蓉  
本文介绍了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机制的模型。该模型中描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机制与出口结构有关:在进口的投入品比例高时,或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相似、竞争激烈时,出口变化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由于以东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体普遍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因此出口结构决定了该地区对汇率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着偏爱本质。而对于不可避免地增加汇率弹性的中国而言,只有使出口结构高级化,才是人民币升值坚实的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应蓉  
本文从理论视角描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机制:在进口的投入品比例高时,或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相似、竞争激烈时,出口变化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而东亚地区出口结构符合这一特性。对于不可避免地增加汇率弹性的中国,也只有使出口结构高级化,才是人民币升值坚实的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帆  
关于目前我国出口退税与汇率稳定问题杨帆一、目前出口形势及其掩盖的问题199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264亿美元,比去年增加29.6%,其中出口697.9亿美元,增长44.2%,进口566.1亿美元,增长15.2%,顺差131.8亿美元。去年我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松林  
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理论模型,本文认为转型国家出口增长主要沿集约边际实现的原因与其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越多,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越大、扩展边际越小。利用Tobit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123个国家的HS-6位码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正向影响出口增长集约边际、负向影响扩展边际的效应确实存在。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的相通性、政治体制等变量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不完全相同,表明要提高出口增长中的扩展边际比重,出口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梅琳,沈根荣  
The article aims at the negative growth of China's exports after Asian financial crisis,researches 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s on this,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measures.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时珍  张晓强  
面对去年7月以来的亚洲金融风波,相关国家纷纷货币贬值;而我国各级领导人今年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郑重宣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这种决策的依据、可行性及效应,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一般认为,汇率下浮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并通过贸易乘数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逸群   铁瑛  
本文从汇率的“事前”效应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汇率变动的“事前筛选”机制,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新生出口关系中持续性出口的发生概率,通过“事前筛选”促进了出口稳定。进一步讨论发现,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作用主要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起效,而且会阻碍新企业出口关系的建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虽然促进了出口稳定,但却以牺牲更多潜在出口关系的建立为代价,从而可能对出口增长潜力产生长期危害。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  金珂  孟祥月  
出口贸易持续期的长度反映了一国出口贸易联系的稳定性,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新议题。依据生存分析法,本文选取1992~2011年中国与37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样本数据,对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期较短,且生存概率呈快速下降趋势,短期内降低对发达国家出口过度依赖困难较大,而通过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并重视现有市场的维护将对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针对当前中国的出口收入弹性较高,价格弹性较低,外贸依存度偏高,内需和外需均在收缩的形势,作者建议要刺激内需,降低顺差,并通过降低出口的收入弹性和降低出口在GDP中的比例来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局面。这一局面的改变归根结底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度依靠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振国  
对日煤炭出口增长 我国建国不久,中日煤炭贸易便已开始。自1978年2月中日两国签订煤炭长期协议,对日出口的动力煤与炼焦煤被纳入长期贸易项下,中日煤炭贸易得以正常发展,稳步提高。自1978年以来,对日煤炭出口出现两个增长高峰期,一是从1978年的47万吨增加到1983年的369万吨,年均增加53万多吨。在1983年,对日出口煤炭已占我国煤炭出口总量的50%强,日本成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志鸿  
成因 1994年,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这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内容是:①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②建立银行间外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吉云   任康宁  
除了直接从国外市场进口,企业也可以通过成为进口企业的客户而间接参与全球化分工,然而这一现象较少受到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的供应商—客户数据,研究了供应商进口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扩张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的进口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客户企业出口,供应链关系的稳定程度可以正向调节这一影响;技术和经验的溢出是进口溢出的内在机制;当供应商的进口产品属于客户企业所处行业时,进口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多享受到了供应商进口的供应链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证实了国内生产关联在以进口推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伟文  
201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一年。如何科学看待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决策的着力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本文以数据和事实,以求实证探讨:我国不是出口主导型经济体;外贸依存度被误读;我国外贸顺差占GDP比重已回到2000年水平,已基本均衡,顺差已不是重要问题;我国消费中需要扩大的是服务消费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而这些不仅不需要通过减缓出口来解决,相反,国内商品消费的增长需要出口增长来支持。文章最后指出,2012年的最大风险是金融危机时出口负增长是否会重现,因此必须保持净出口的正贡献;长远看,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铁瑛  刘逸群  
已有理论普遍认为,出口关系一经建立便会长期维持,但现实中出口关系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本文基于2000—2016年的长观察窗口识别了中国的不稳定出口关系,尝试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从贸易中介视角对不稳定出口关系的发生进行解释。基本事实显示,不稳定出口关系占比高、发展快、分布广、潜力大,是普遍存在且需要重视的出口现象。本文引入贸易中介拓展已有理论框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出口固定成本分摊"与"信息溢出"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基准研究表明,贸易中介提升了不稳定出口关系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其中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基于异质性贸易中介的研究发现,普通中间商代理固定成本分摊效应,其影响与基准结论一致,专业中间商提升了一次性出口发生的概率,刻画了信息溢出带来的"被动出口",这一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或不稳定性程度不同的目的地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拓展性研究发现,贸易中介通过固定成本分摊机制会使得原有的"出口关系稳定度—生产率"排序趋于无序化,企业混同进行不稳定出口和稳定出口。本文研究意味着不稳定出口关系是中国出口广泛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推进出口"稳中求进"有赖于引导和规范贸易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刘雪梅  
基于HS10分位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需求结构模型(DSM)和多重工具变量测算中国对美出口农产品质量水平,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00—2017年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历入世、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等不同阶段,总体出口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在2018—2025年间将更加趋于平稳;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消费者导向农产品是影响总体波动趋势的关键,其质量水平介于大宗农产品和中间农产品之间;具体而言,果蔬制品类出口质量长期保持"高且稳"的演变趋势,水产制成品类的质量较低但升级趋势良好;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不同种类农产品质量面临的升级压力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