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1)
2023(6755)
2022(5140)
2021(4668)
2020(3751)
2019(8425)
2018(8406)
2017(16097)
2016(9068)
2015(10159)
2014(10319)
2013(9649)
2012(8909)
2011(8008)
2010(8181)
2009(7426)
2008(7587)
2007(6860)
2006(6357)
2005(5849)
作者
(26640)
(22334)
(22075)
(20932)
(14387)
(10482)
(9971)
(8455)
(8449)
(7857)
(7783)
(7674)
(7301)
(7036)
(7035)
(6725)
(6513)
(6434)
(6400)
(6385)
(5674)
(5530)
(5488)
(5272)
(4987)
(4981)
(4961)
(4955)
(4478)
(4459)
学科
(36317)
经济(36259)
(22950)
管理(21286)
(17358)
企业(17358)
中国(12726)
(12590)
方法(11447)
业经(9690)
数学(9317)
数学方法(9174)
(8643)
农业(8385)
地方(7667)
(7244)
(7198)
(7195)
(6739)
金融(6738)
(6293)
银行(6271)
发展(6070)
(6054)
(6052)
(5942)
贸易(5939)
理论(5773)
(5761)
技术(5656)
机构
大学(131334)
学院(128616)
(53225)
经济(52149)
研究(50632)
管理(44979)
理学(38148)
理学院(37609)
中国(37084)
管理学(36808)
管理学院(36574)
科学(31041)
(28970)
(26521)
研究所(24271)
(24170)
(24162)
中心(22108)
(20558)
(19881)
师范(19691)
业大(19308)
财经(19184)
农业(18977)
北京(18288)
(18050)
(17510)
经济学(16978)
师范大学(16285)
(15885)
基金
项目(85894)
科学(67894)
研究(63007)
基金(62864)
(56937)
国家(56048)
科学基金(46277)
社会(40880)
社会科(38584)
社会科学(38571)
基金项目(32584)
(32382)
教育(28695)
自然(28682)
(28317)
自然科(28013)
自然科学(28001)
自然科学基金(27513)
编号(25009)
资助(24547)
成果(21945)
重点(20258)
(19748)
(19212)
课题(17911)
国家社会(17789)
(17549)
创新(16484)
教育部(16255)
(16176)
期刊
(62659)
经济(62659)
研究(40366)
中国(28267)
(23863)
学报(22797)
科学(21400)
管理(17781)
(17593)
大学(17147)
教育(16605)
农业(16347)
学学(15930)
(12377)
金融(12377)
技术(10208)
经济研究(9750)
业经(9646)
财经(9509)
(9368)
问题(8559)
(8330)
世界(8081)
(7283)
图书(7058)
国际(6976)
(6868)
现代(6440)
科技(6228)
(6177)
共检索到201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左柏云  
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引进外资弥补国内储蓄和外汇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步入发展中国家“毕业班” 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引进外资加快本国经济发展方面做得尤其成功,它们创造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启迪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新兴工业化国家引资方式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以期引起借鉴和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蒂斯   安同良  张金华  于明超  高峰  顾丽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均伟  
伴随着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方式呈现 从接受外援或举借外债、到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然后转向引进国际证券投资的变化轨 迹。这一规律性演变是由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国际资本流动趋向以及适度规模等国内 外因素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资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点。中国 的引资方式也莫不例外,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向引资证券化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捷  周雷  
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提出国际分工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及由此衍生的收入效应、关联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假说。采用20世纪80年代陆续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15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同时,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外贸依存度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最终消费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其经济含义表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过度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制造国地位,长期依靠商品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而随着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如果减少对商品贸易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尼古拉斯·拉迪   金鹏  
猛然看去,中国由于其幅原辽阔和政治色彩并不完全符合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标准。但是,80年代的改革进程已导致了所有部门的迅速变革,并使中国增加了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因此,在使中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成员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动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王勇  
1960年以来,世界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拐点呈倒U型发展,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相对收入差距分化明显,全球财富收入两极分化趋势日趋严重。2000年以前世界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三次世界产业转移引致的发达国家与东亚地区经济相对快速发展引致的。2000年以后世界收入差距的大幅度缩小,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缩小、国际贸易格局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未来世界收入差距仍存在不断缩小的内在趋势,但逆全球化因素也可能导致收入差距再度扩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一鸣  
通过分析英、美、德、韩诸国的工业化过程特点,归纳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工业发展均遵循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阶段发展路线;工业化水平距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阐明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兴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们经过自己对成熟工业化国家的模仿,结合本国各自的特点,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市场化道路。本文拟探讨这些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根据新增长理论对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艳  安同良  
经济学家针对东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认为“市场导向型”产业技术政策的广泛采用才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深刻动因。文章对“市场导向型”产业技术政策作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浩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谷浩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优势来源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主体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品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难题中国人民大学理论所王达品自60年代亚洲“四小”经济起飞,70、80年代东盟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来,东亚经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四小”持续发展,其间虽有起伏,但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彩波  
]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万面是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最终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国内外学者在分析ANIES经济起飞的原因时,往往强调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这对正确认识这些成功经济的经验不利。事实上,ANIES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实施保证和促进市场发挥作用的经济政策,通过市场体系的发展而保持经济发展的持久后劲。因此,不能只强调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忽视其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从长期的经济发展看,后者更为重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永坤  
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轨迹追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各国企业都经历了从单一化的生产经营到多角化生产经营战略的转变过程,企业的性质也都由单一的贸易型或生产型演进到贸易——投资——金融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高九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