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5)
- 2023(13166)
- 2022(11629)
- 2021(11108)
- 2020(9255)
- 2019(20997)
- 2018(21227)
- 2017(39894)
- 2016(22322)
- 2015(25415)
- 2014(25360)
- 2013(24028)
- 2012(21816)
- 2011(19677)
- 2010(19571)
- 2009(17936)
- 2008(16839)
- 2007(14740)
- 2006(12799)
- 2005(10997)
- 学科
- 济(76532)
- 经济(76436)
- 管理(63561)
- 业(54581)
- 企(46225)
- 企业(46225)
- 方法(34688)
- 数学(29481)
- 数学方法(29082)
- 中国(22008)
- 农(21243)
- 财(19992)
- 学(19592)
- 业经(17607)
- 理论(16581)
- 环境(16462)
- 地方(16076)
- 教育(15619)
- 制(15246)
- 和(13897)
- 农业(13786)
- 贸(13654)
- 贸易(13648)
- 易(13228)
- 划(13043)
- 技术(12899)
- 务(12783)
- 财务(12708)
- 财务管理(12687)
- 银(12027)
- 机构
- 大学(302286)
- 学院(299413)
- 管理(115794)
- 济(107413)
- 经济(104716)
- 理学(100484)
- 理学院(99309)
- 研究(98424)
- 管理学(97300)
- 管理学院(96778)
- 中国(70780)
- 京(64793)
- 科学(63814)
- 财(49702)
- 所(49248)
- 农(48357)
- 业大(46073)
- 研究所(45070)
- 中心(44302)
- 江(43904)
- 范(43319)
- 师范(42893)
- 北京(40870)
- 财经(40069)
- 农业(38016)
- 院(36516)
- 经(36340)
- 州(35921)
- 技术(34631)
- 师范大学(34401)
- 基金
- 项目(209160)
- 科学(162930)
- 研究(155956)
- 基金(147800)
- 家(128412)
- 国家(127276)
- 科学基金(108644)
- 社会(94401)
- 社会科(89083)
- 社会科学(89059)
- 省(83751)
- 基金项目(78793)
- 教育(73623)
- 自然(70965)
- 划(70669)
- 自然科(69226)
- 自然科学(69209)
- 自然科学基金(67895)
- 编号(65944)
- 资助(60356)
- 成果(54661)
- 重点(46833)
- 课题(46365)
- 部(45261)
- 发(44063)
- 创(43596)
- 项目编号(40886)
- 大学(40411)
- 创新(40374)
- 科研(40047)
共检索到434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迎红 张剑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媒体对社会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对新兴媒体的监管手段尚未完善,因此在现阶段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学生新兴媒体环境下自律现状和自律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把握影响自律能力的关键要素,提出培养大学生新兴媒体环境下自律能力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自律 媒介素养 道德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佳秀 章小童 邓小昭
[目的 /意义]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过程]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 /结论]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婷
通过梳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结合在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调查问卷、对比研究等方式,查找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借助分析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绍林
新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内容、迅猛的发展速度对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难度。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自我管理 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杜田羽 朱华健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发展导致用户大量囤积数据信息的现象出现。社交媒体数据囤积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模式,为大学生克服数据囤积症、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继而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系统编码,构建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数据囤积行为受到情境因素、数据因素、主体特征、主体需求和主体认知的共同影响;减少数据囤积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内存有限、信息失效,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迁移、情感变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帆
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很多大学生呈现出网上网下、显性隐性双重个性。相比较显性个性而言,大学生隐性个性的发展更容易被施教者忽视。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个性的培养原则和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 隐性个性 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小燕 康树元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消极影响。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与弊,采用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健全机制、创新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路径,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新民
这是在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了两年多实践的一门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此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将在电大系统进行试点.文中提出的许多新见解和新思路,对于正在进行多媒体、网络化建设的电大系统和正在各高校试点的网络远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新模式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特选其精华发表,希望引起从事和关心远程教育的各方人士思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文 吕海若 王诗语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特征更加复杂,因此仅从其特征识别视角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的难度较大。聚焦用户视角探索大学生虚假信息甄别行为,可以为激励用户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小规模实验、自我报告与扎根理论探索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大学生受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内外部因素驱动而产生多维信息评价、原始信息溯源、多源交叉验证等甄别行为活动,同时甄别过程也伴随着内在情感与认知的动态演化。
关键词:
虚假信息甄别 信息验证 大学生 社交媒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小明 刘可文
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深化对手机媒体特点的新认识,正确把握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手机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智华
文章对广西科技大学的1248位学生进行的网络调查问卷表明,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以娱乐为主并耗时过长、部分学生消极应对不良信息、扶贫助弱顾虑增多、偏离正确价值观念且网络参与能力偏低。为用好新媒体发挥正能量,文章阐释了积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辨识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等应对举措,进而有效发挥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主流价值观 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亮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应从组织体系创新、阵地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资源组合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努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香莲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有声阅读方式的兴起。为深入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有声阅读行为,课题组以上海大学生为例,采用严格的多轮分层取样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有声阅读的平台选择、读物类型、阅读时长、对情感类内容的偏好、对平台的喜爱程度、看重的读物要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的特征展开研究,并分别从性别和年级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结论可以为科学引导大学生阅读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声平台运营者针对大学生的精准化营销和推广带来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璨 苗文婷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全面普及,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认识了解社会发展、深化专业学习、拓展个人能力的便捷方式。然而,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也为大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对新局势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创新研究,能够有效引领高校借助新媒体实现对大学生的科学规范,促进其自身工作模式完善与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由乔晶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一书讲述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普及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规范指引的实现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蓝飞鹏
在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之下,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进而对其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形成极大的影响。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人们的基本思政意识、提升思政素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高校培养优质人才的必要课程,因此,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高校顺应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符合现代社会教育趋势的思政教育模式的必行路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杨娉编著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详析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实际发展状况,从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方面深思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与效率,为实现最佳思政教育效果贡献微薄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