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6)
2023(10614)
2022(8452)
2021(7658)
2020(5983)
2019(13345)
2018(13153)
2017(24741)
2016(13115)
2015(15066)
2014(15191)
2013(15001)
2012(14050)
2011(13181)
2010(13036)
2009(12392)
2008(12098)
2007(10769)
2006(10052)
2005(9614)
作者
(38203)
(32082)
(31917)
(30524)
(20621)
(15048)
(14484)
(12495)
(12306)
(11369)
(11293)
(10533)
(10346)
(10326)
(10065)
(10009)
(9540)
(9248)
(9119)
(8514)
(8315)
(7780)
(7673)
(7378)
(7291)
(7244)
(6920)
(6523)
(6381)
(6228)
学科
(84726)
经济(84658)
管理(34815)
(30894)
方法(27455)
(23816)
企业(23816)
数学(23661)
数学方法(23536)
中国(23393)
地方(19249)
(17813)
业经(16700)
(14718)
(13421)
贸易(13412)
地方经济(13109)
(13023)
(12846)
(12387)
(11681)
农业(11675)
(11465)
金融(11465)
环境(11223)
(10765)
银行(10758)
(10503)
(10231)
产业(10100)
机构
大学(208103)
学院(204260)
(105820)
经济(104173)
研究(79766)
管理(73492)
理学(62484)
理学院(61754)
中国(61107)
管理学(60941)
管理学院(60552)
(45041)
(44572)
科学(42605)
(39486)
经济学(36384)
财经(36191)
研究所(35619)
中心(33418)
(33098)
经济学院(32493)
北京(29003)
(28982)
(28240)
(27458)
(27428)
师范(27259)
财经大学(26852)
科学院(24276)
业大(23742)
基金
项目(127274)
科学(102480)
研究(96291)
基金(96228)
(83221)
国家(82611)
科学基金(70606)
社会(67368)
社会科(64016)
社会科学(64004)
基金项目(49191)
(45051)
教育(42696)
自然(40543)
自然科(39633)
自然科学(39624)
资助(39079)
自然科学基金(38974)
(38551)
编号(36091)
成果(30348)
国家社会(30339)
(30281)
(29876)
重点(29275)
中国(27955)
教育部(26752)
(25922)
课题(25672)
发展(25521)
期刊
(125117)
经济(125117)
研究(72576)
中国(40787)
(32838)
管理(31123)
科学(27844)
学报(27194)
(26415)
经济研究(21961)
大学(21864)
学学(20440)
(20267)
金融(20267)
财经(20257)
教育(19176)
农业(18058)
(17900)
技术(17241)
问题(16888)
业经(16101)
(15089)
世界(14468)
国际(13822)
技术经济(12349)
统计(10439)
经济问题(10307)
(10287)
现代(9651)
经济管理(9136)
共检索到323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廷春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提出:提高交易效率,可以促进分工深化,而工业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工业份额不断增加的工业化过程。这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重构信用体系、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政府信息系统等措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忠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着重研究了工业化的一般前提条件———交易效率对工业化的作用 ,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该理论存在以下缺陷 :没有对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没有对工业化的其它前提进行研究 ;对工业化的演进阶段、工业化与其它产业及其内部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 ;其理论结论难以实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尼古拉斯·拉迪   金鹏  
猛然看去,中国由于其幅原辽阔和政治色彩并不完全符合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标准。但是,80年代的改革进程已导致了所有部门的迅速变革,并使中国增加了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因此,在使中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成员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项东  
工业化理论主要发端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可以分为立足于落后国家立场、基于发达国家立场以及新制度主义工业化理论三个派别。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工业化的一些共同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但是,西方工业化理论存在忽视发展中国家实际的根本弊端。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正确方向,从实际出发,创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理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冯玉明  
自主创新的前提是技术追赶。从目前我国技术发展的水平看,我国已经处于技术追赶阶段的后期,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企业在从技术追赶的后期阶段过渡到创新阶段这一关键时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创新企业技术发展的路径和它们在关键阶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了一些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经验。另外,本文还从投资的角度,对如何选择国内具有创新潜力或可能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角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工业化过往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推动迂回生产,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延伸生产链条以及持续的资本品积累过程。以金融化为核心的美国式产业结构绝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目标,以智能化与绿色化为核心,推动消费品工业进一步向资本品工业的升级才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前进的方向。只有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更新完整体系与全产业链的工业化,才能打破劳动力成本悖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蒂斯   安同良  张金华  于明超  高峰  顾丽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元  
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定位提出了看法,同时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八个方面具有新的内涵,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起步提出了五点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建海  李海舰  
我国探索和推进工业化的道路 ,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个世界现象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以遵循。当前正在发生着的信息技术革命 ,为我国走出一条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怎样走出新世纪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文章从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方式、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关系、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与教育、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 8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乃新  
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器”。FDI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却难以成为净增加的金融和技术资源以及促进符合市场原则的经济结构或体制因素。中国新型工业化必须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同时协调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矛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贾根良  
针对杨小凯教授《后发劣势》等文的主要论点,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与之相反的看法,提出了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不同境界的三个假说。第一,制度创新的反向工程。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过程遵循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路径,休克疗法的宪政转轨可能对长期发展不利。第二,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在某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在制度上具有“先行者劣势”,发展中国家具有选择性模仿甚至不模仿发达国家制度的后发优势,并反过来为追赶对象提供可供模仿和学习的新型制度组织。第三,制度创新的脉络主义。制度创新取决于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与结构性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特定情境与脉络,制度创新的第三种境界就是能否意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云鹏  罗勇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