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3)
- 2023(10713)
- 2022(8860)
- 2021(7983)
- 2020(6465)
- 2019(14027)
- 2018(13723)
- 2017(26324)
- 2016(14157)
- 2015(15532)
- 2014(15503)
- 2013(15234)
- 2012(13949)
- 2011(12548)
- 2010(12544)
- 2009(11642)
- 2008(11575)
- 2007(10660)
- 2006(9229)
- 2005(8489)
- 学科
- 济(58886)
- 经济(58801)
- 管理(48245)
- 业(45930)
- 企(39108)
- 企业(39108)
- 方法(22039)
- 数学(18453)
- 数学方法(18247)
- 财(16783)
- 制(16757)
- 农(16494)
- 技术(16164)
- 业经(16117)
- 中国(15468)
- 体(12094)
- 产业(11745)
- 地方(11602)
- 学(11283)
- 农业(10962)
- 银(10399)
- 银行(10382)
- 体制(10275)
- 务(10259)
- 财务(10230)
- 财务管理(10202)
- 融(10061)
- 金融(10058)
- 行(9949)
- 企业财务(9786)
- 机构
- 学院(206728)
- 大学(204895)
- 济(87444)
- 经济(85663)
- 管理(78568)
- 研究(70726)
- 理学(67512)
- 理学院(66803)
- 管理学(65826)
- 管理学院(65420)
- 中国(51579)
- 京(42383)
- 财(42201)
- 科学(41673)
- 所(35128)
- 农(33169)
- 财经(32985)
- 江(32075)
- 中心(31958)
- 研究所(31634)
- 经(29885)
- 业大(29762)
- 经济学(27514)
- 北京(26118)
- 院(25879)
- 农业(25835)
- 范(25562)
- 师范(25264)
- 州(24904)
- 经济学院(24797)
- 基金
- 项目(140238)
- 科学(112042)
- 研究(104089)
- 基金(102487)
- 家(89512)
- 国家(88805)
- 科学基金(76575)
- 社会(68249)
- 社会科(64984)
- 社会科学(64970)
- 省(55958)
- 基金项目(53849)
- 自然(47769)
- 教育(47346)
- 自然科(46668)
- 自然科学(46657)
- 划(46345)
- 自然科学基金(45869)
- 编号(40614)
- 资助(40204)
- 成果(33126)
- 重点(32156)
- 制(31832)
- 发(31414)
- 部(31376)
- 创(31338)
- 创新(29355)
- 课题(29104)
- 国家社会(29023)
- 性(27845)
共检索到310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吴倩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技术轨道 路径依赖 技术赶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瑾 于妍惠
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动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厘清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在对本土/国际双重创新网络嵌入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自身知识结构与组织学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在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阶段以及在国际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和高级阶段,企业知识宽度和深度及其探索式和利用式组织学习方式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高级阶段,企业探索式学习及其知识宽度和深度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企业的知识宽度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核心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杰
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成败的关键。目前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传统渐进性创新战略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追赶陷阱和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网的密集包围,此举导致了后进国家要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显得越来越困难。新兴产业作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抓手,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同样面临着前追后堵的困境。以苏州为例,通过剖析新兴产业现阶段突破性创新发展的现状与瓶颈,提出了以二元组织结构为代表的内部环境激励与转变和以强化载体平
关键词:
新兴产业 突破性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志平 齐亚伟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其内在的自我发展规律与特征,大数据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政策约束与绿色发展相互掣肘;技术赶超时可能面临投资型陷阱;产业融合容易导致产业链陷阱。文章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约束、产业特征以及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突破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构建:以价值创造突破创新约束;以绿色价值管控突破政策约束;利用大数据的透明性进行信用评估突破融资约束;通过价值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联构突破惯性约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李明昊 邵云飞 刘思晴
以2001—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纵向案例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网络经历了形成、拓展、稳定和更替等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呈现企业内部合作型、焦点企业中心型、局部密集型和复杂密集型等结构特征,凸显涌现、多元、集聚和跨界等主导发展特征;随着突破性创新网络演化,网络内部知识扩散速度、广度和深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知识扩散速度在拓展期达到峰值,跨学科知识成为演化后期主要扩散源,主体间知识距离越远越有利于深化知识扩散,更替期具有完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会新 白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者,其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模块化特征。以模块创新和标准创新为基本框架,构建了3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核心模块-架构规则"、"架构规则-核心模块"。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5个维度建立了突破式创新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方法,并用该方法对西安市2014年14类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设计了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模块化 突破式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圣兰 宁钟
市场是技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因此,市场既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文章基于细分市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理论以及边际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突破性技术与主流技术的市场竞争演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突破性技术对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产生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转变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采用价值分析方法,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反映了突破性技术对主流技术产生威胁的影响要素、条件以及不同类型消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主流技术 区域经济 战略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洪昌 刘洪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和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重大使命,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是其本质特征,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连云港市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在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中要充分发挥作为江苏着力打造的"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突破性创新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发展瓶颈,文章提出要积极探索加快提升连云港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新路径,应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的投融资机制及人才支撑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多下功夫。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裴旭东 薛花 王伯英 黄聿舟
整合组织动机和期望确认理论,从购买动机视角探讨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将购买动机分为效率动机、规范趋同动机和模仿趋同动机,阐述购买动机对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影响的微观机理。以198家购买过云计算技术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购买动机与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间的关系,并检验满意和认知锁定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购买动机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满意和认知锁定在购买动机与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各购买动机的中介作用路径呈现差异化。其中,效率动机的作用路径被满意和认知锁定部分中介,模仿趋同动机的作用路径被满意部分中介,规范趋同动机的作用路径被认知锁定部分中介。研究结论打开了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黑箱”,对于企业深入理解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促进突破性技术在持续采用过程中发挥真正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海运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加强知识管理对实现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对已经积累的知识予以管理,提高将不同来源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整合、扩散、创新这四个层面揭示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知识积累机制。知识的存量、增量和质量不断增强并转化成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量揭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知识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能力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文强 顾新 杨雪
结合知识搜寻和组织二元性理论,探讨多维知识搜寻平衡对突破性技术形成的影响作用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基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的人工智能专利引文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在时间、地理和认知等单一维度领域内平衡探索性和开发性知识搜寻,对突破性技术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企业在任意两个维度或三个维度之间跨领域平衡探索性和开发性知识搜寻能够有效促进突破性技术的形成;企业规模正向调节二维跨领域知识搜寻平衡与突破性技术形成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三维跨领域知识搜寻平衡与突破性技术形成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宏起 李雨晴 李晓莉 张琳峰 李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边界均在发生变化,数字创新能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创新能力数字化升级的两个方向与四项活动,以320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分层回归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敏捷能力和重组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并在机会感知、运营协调、适应性重组和探索性重组四项活动中发挥作用;技术动态性、市场动态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创新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数字化契机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立新
从战略决策的认知视角看,在位企业应对突破性技术变革的战略行为通常基于管理者对不确定环境的认知。据此,本文从威胁认知与机会认知的二维分析观点出发,结合企业创新实践构建了基于管理者威胁认知与机会认知的能力重构路径研究框架,阐明了在位企业开展能力重构活动的动因、过程与结果,从认知与行为层面揭示了在位企业在应对技术变革活动方面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毅翀 吴福象
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要问题,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始于企业研发投入环节。本文基于对中国科技发展相关特征事实的梳理,以研发投入有效性不足为问题切入点,针对生产过程技术构建研发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最优创新补贴方式,并以2010—2020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创新补贴能够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而促进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虽然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反馈机制,但其激励效果会因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不同而产生差异。如果补贴方式和补贴对象不能精准匹配,则其产生的创新补贴激励空隙可能会阻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政府引导企业通过“三重投资”实现技术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