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8)
2023(17957)
2022(15472)
2021(14334)
2020(11854)
2019(27139)
2018(27073)
2017(51595)
2016(27940)
2015(31286)
2014(31357)
2013(31050)
2012(28619)
2011(26020)
2010(26466)
2009(24260)
2008(23773)
2007(21366)
2006(19113)
2005(17304)
作者
(80898)
(67402)
(66895)
(63463)
(42761)
(32390)
(30306)
(26186)
(25571)
(24265)
(22933)
(22785)
(21616)
(21401)
(20845)
(20658)
(20090)
(19662)
(19326)
(19176)
(16932)
(16606)
(16229)
(15384)
(15077)
(15029)
(15025)
(14978)
(13629)
(13209)
学科
(116290)
经济(116149)
管理(87090)
(82405)
(68283)
企业(68283)
方法(44164)
数学(36781)
数学方法(36370)
(34334)
中国(33945)
地方(29265)
业经(29077)
(28090)
(25815)
(23936)
技术(23634)
农业(21902)
(21853)
贸易(21831)
(21110)
环境(20735)
(20500)
银行(20453)
(19642)
(19512)
金融(19509)
理论(19321)
(18703)
(18030)
机构
学院(397076)
大学(396437)
(159962)
经济(156341)
管理(156300)
研究(136923)
理学(133719)
理学院(132200)
管理学(130087)
管理学院(129348)
中国(103269)
(86237)
科学(83075)
(74904)
(68697)
(64140)
中心(62207)
研究所(61942)
(61087)
财经(58237)
业大(57959)
北京(55244)
(53391)
师范(52865)
(52695)
(50026)
农业(49581)
(49560)
经济学(46916)
财经大学(42979)
基金
项目(265032)
科学(208869)
研究(197911)
基金(189863)
(164470)
国家(163051)
科学基金(140332)
社会(124212)
社会科(117684)
社会科学(117657)
(105481)
基金项目(100787)
教育(90271)
自然(89465)
(87645)
自然科(87308)
自然科学(87290)
自然科学基金(85728)
编号(81033)
资助(77140)
成果(66352)
(60003)
重点(59436)
(58032)
(57747)
课题(56947)
创新(53592)
(50923)
国家社会(50491)
项目编号(49556)
期刊
(187270)
经济(187270)
研究(121357)
中国(86130)
管理(61753)
(59887)
学报(59331)
(56479)
科学(56037)
教育(49701)
大学(45652)
学学(42553)
农业(41423)
(38170)
金融(38170)
技术(36998)
业经(32587)
经济研究(28433)
财经(28193)
(24191)
问题(24066)
(22078)
图书(21170)
科技(21022)
技术经济(19750)
理论(19009)
现代(18460)
商业(18067)
(17645)
(17621)
共检索到60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绍波  
通过建立平台企业参与下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模型,提出了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平台企业的资源投入性质(互补或替代)对配套企业的研发努力程度及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分析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机制。研究表明: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互补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替代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创新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同行业竞争对手及产品服务的其他相关配套提供主体所构成的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协商机制、声誉机制、信息披露和平台开放机制及信任机制等几个方面,通过几种治理机制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知识共享意愿的治理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梅强  张兵  李文元  
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与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进而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系统模型中的创新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这一研究的开展,将为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奠定初步基础,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建龙  鲍萌萌  杨仲基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揭示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政策组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政策组合通过创新政策战略与创新政策工具组合发挥驱动作用;创新政策战略通过明确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方向、规划演进路线形成颠覆性创新轨迹;创新政策工具组合则逐层驱动创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协同演进,促进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全过程实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顾新  吴光东  龚英  
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学习能够实现技术知识的积累,克服合作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瓶颈,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增殖。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学习有模仿学习、人员流动、非正式交流等多种方式。技术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传导路径有同一创新链条上的知识传导、创新链条间的知识传导、轮轴式知识传导三种类型。技术学习的效率受到知识粘滞特性、知识冲突因素、关系特性等多种障碍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克服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影响,提高技术学习的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强  雍兰利  
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变——关注功能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机集成与企业动态的成长路径,新兴产业具有这种转变的典型适应性。依据这一新趋势,文章构建了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环境集成和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企业成长路径两个模型,依此对我国新兴产业企业成长路径做出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珂  乔钰容  
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理论提出的概念,其进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对进化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其进化过程,更好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生态学思考引入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对概念给予界定,并从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探索性提出由自组织进化机制、遗传变异进化机制、竞争共生进化机制构成的内部机制和由市场选择机制与政府支持机制构成的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自组织进化机制是系统结构化、有序化的重要推手,遗传变异机制是系统复制优良"基因"和增加多样性的基本保障,竞争共生机制是系统健康、协同发展前提。市场选择机制是系统的优化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支持机制则为系统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及服务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航  
当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强大引擎。目前已有研究仅指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从政府扶持、加大投入、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已有政策性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章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切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并从创新集群发展、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璋铭  徐道宣  
集聚作为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促进创新所需的知识生产与汇集,进而带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以2011—2016年五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集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集聚对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等四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网络、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为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于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却没有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宏起  刘梦  武川  武建龙  
评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是调节与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顺利运行的有效手段。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从结构、功能以及效益3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与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组合赋权,设计基于规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评价方法,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的优化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樱梅  魏津瑜  杨欣  
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物流信息的主要集散中心,其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高低对物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分析国内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与之相契合的平台服务创新生态系统,随后依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促进该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建议对策,以期为国内物流信息平台服务范围的拓宽、服务水平的提升与服务能力的增强提供参照,实现其服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加速了市场生态的复杂多变,面对高频创新和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平台型电商企业如何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已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数字化能力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基于608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能够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同在数字化能力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价值共创意愿正向调节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同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表明,培育数字化能力能够增强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抗冲击能力,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和提升创新主体价值共创意愿增强其适应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晶  刘琼  于渤  
本文通过对366家新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嵌入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规模不同的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会对其创新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资源阈值与新创企业创新之间的联系;验证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并指出动态能力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企业年龄对基于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对基于产品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昆灿   葛芮辰   张静怡   赵红  
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帮助核心企业进行创新生态布局,抢占竞争赛道与谋求未来领导地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则是与成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引进更多的成员企业,在与成员企业的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加快合作创新速度与提高合作创新质量。合作机制设置是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合作关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系统内部的利益动力机制。为了对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突破性创新进行过程管理,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探讨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对策。基于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对大量成员企业进行战略主导与提供创新必要资金支持及其他互补性资源的情境特征,从核心企业视角比较非股权契约(含债权)、投资不控股(低比例投资)、投资控股三种合作机制的利益激励作用,并对各参数变量的演化结果进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投资不控股合作机制对核心企业最有利。此外,核心企业引入“以牙还牙”策略作为投资不控股合作的补充激励机制,能够对成员企业形成有效激励,最大化核心企业利益。最后,从核心企业、成员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长效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利用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