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6)
2023(16199)
2022(13940)
2021(13103)
2020(10987)
2019(25150)
2018(24720)
2017(47304)
2016(26210)
2015(29872)
2014(29991)
2013(29707)
2012(28050)
2011(25644)
2010(25977)
2009(24380)
2008(24578)
2007(22347)
2006(19656)
2005(18189)
作者
(76906)
(64487)
(64255)
(61581)
(41305)
(30875)
(29349)
(25003)
(24348)
(23397)
(22065)
(21617)
(20912)
(20903)
(20691)
(20027)
(19347)
(19175)
(18777)
(18492)
(16477)
(16019)
(15802)
(14671)
(14594)
(14549)
(14473)
(14410)
(13152)
(12906)
学科
(109520)
经济(109395)
管理(77566)
(74657)
(61263)
企业(61263)
方法(45934)
数学(39692)
数学方法(39227)
中国(32090)
(31295)
(30752)
(26448)
业经(24544)
(22810)
(22306)
贸易(22295)
(21769)
地方(21320)
农业(20016)
(19448)
银行(19407)
(18606)
(18240)
财务(18184)
财务管理(18137)
(18069)
(17997)
金融(17993)
理论(17800)
机构
大学(384952)
学院(384246)
(164358)
经济(160925)
管理(142356)
研究(137453)
理学(121175)
理学院(119785)
管理学(117835)
管理学院(117105)
中国(104745)
(82328)
科学(81268)
(78605)
(70734)
(65472)
研究所(63774)
中心(61777)
财经(61167)
(59565)
(55487)
业大(54857)
北京(52707)
农业(51416)
经济学(51287)
(50448)
师范(49937)
(49185)
(46805)
经济学院(46137)
基金
项目(245601)
科学(192982)
研究(180877)
基金(178013)
(155367)
国家(154096)
科学基金(130647)
社会(114614)
社会科(108747)
社会科学(108721)
(94748)
基金项目(92630)
教育(84281)
自然(83082)
自然科(81119)
自然科学(81091)
(80465)
自然科学基金(79711)
资助(74304)
编号(72726)
成果(61253)
重点(56253)
(56018)
(53571)
课题(51961)
(51139)
教育部(48048)
创新(47882)
(47679)
(47671)
期刊
(186121)
经济(186121)
研究(119802)
中国(81825)
(62406)
学报(60241)
(60151)
管理(55609)
科学(55486)
大学(45809)
教育(45596)
学学(42937)
农业(40410)
(38706)
金融(38706)
技术(33917)
财经(31681)
经济研究(30206)
业经(28575)
(27421)
问题(24592)
(22215)
(22193)
国际(19548)
技术经济(19233)
世界(18760)
(18244)
统计(17400)
理论(17191)
科技(17078)
共检索到592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勇  张红虹  
基于系统失灵观分析新兴产业系统结构性缺陷与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研究了新兴产业系统要素完善与系统运行优化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系统要素完善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产业主体孕育与产业资源供给;在系统运行优化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及成长能力提升。针对中央、省级、市级三层面政策文件的分析,发现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存在政策功能结构性失衡、政策内容执行性不足、政策主体协调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新兴产业培育政策的优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露  古小刚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前端培育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资本市场协同发展较弱的现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决策部署,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科技金融体系、优化风险投资运行环境及完善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设计了风险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端培育的具体政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海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体系,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路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政策。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对其培育的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价值维、主体维、对象维和过程维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指明未来培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郁  王胜光  
分析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与规律,以促进技术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利基管理和社会技术远景引导两大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政策路径。以风能产业为例,选取丹麦、德国、英国、美国、荷兰五个风能大国,研究分析了各自风能产业发展历程以及政策支持经验。研究显示,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不必然带动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繁荣,新兴产业不仅需要稳定、持续和保障有力的"战略利基市场"培养和支持,而且更需要有力的政治支持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刘芸  
遵循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的本质和产业化的一般规律,新兴技术产业化战略图能够准确识别新兴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内在要求以及存在的市场瓶颈和制度障碍等问题,帮助政府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王世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波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选择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洪源  刘兴琳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选择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历来都是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性、战略性和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多元化高效率的财政投融资体系以及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周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三个方面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财税激励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镝  黄成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可以认为,拥有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