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3)
- 2023(18669)
- 2022(16219)
- 2021(15300)
- 2020(12887)
- 2019(29771)
- 2018(29615)
- 2017(57345)
- 2016(31293)
- 2015(35123)
- 2014(35281)
- 2013(34684)
- 2012(32159)
- 2011(28983)
- 2010(29033)
- 2009(26810)
- 2008(26380)
- 2007(23505)
- 2006(20366)
- 2005(17784)
- 学科
- 济(125946)
- 经济(125812)
- 管理(92795)
- 业(90109)
- 企(75231)
- 企业(75231)
- 方法(58790)
- 数学(51110)
- 数学方法(50423)
- 农(35401)
- 财(32645)
- 中国(32419)
- 业经(28718)
- 地方(26666)
- 学(26522)
- 技术(23586)
- 农业(23381)
- 贸(23344)
- 贸易(23334)
- 制(23088)
- 易(22637)
- 理论(21189)
- 务(20623)
- 财务(20534)
- 财务管理(20486)
- 和(19596)
- 企业财务(19371)
- 银(19074)
- 银行(19021)
- 环境(18994)
- 机构
- 学院(443432)
- 大学(441887)
- 济(177596)
- 管理(176964)
- 经济(173696)
- 理学(153386)
- 理学院(151732)
- 管理学(149010)
- 管理学院(148209)
- 研究(145210)
- 中国(108006)
- 京(93046)
- 科学(90899)
- 财(81076)
- 所(72729)
- 农(72359)
- 中心(67123)
- 业大(66625)
- 研究所(66364)
- 江(65945)
- 财经(64810)
- 经(58788)
- 北京(58377)
- 范(58211)
- 师范(57665)
- 农业(56808)
- 州(53312)
- 院(52849)
- 经济学(52751)
- 财经大学(48042)
- 基金
- 项目(301704)
- 科学(237009)
- 研究(220761)
- 基金(217306)
- 家(188717)
- 国家(187133)
- 科学基金(161094)
- 社会(137557)
- 社会科(130362)
- 社会科学(130328)
- 省(119500)
- 基金项目(115381)
- 自然(105472)
- 自然科(103001)
- 自然科学(102974)
- 教育(102337)
- 自然科学基金(101109)
- 划(99958)
- 编号(90983)
- 资助(89728)
- 成果(73687)
- 重点(67338)
- 部(66194)
- 创(64569)
- 发(64548)
- 课题(62825)
- 创新(59838)
- 科研(57613)
- 教育部(56644)
- 大学(56181)
- 期刊
- 济(191549)
- 经济(191549)
- 研究(126347)
- 中国(82246)
- 学报(68498)
- 农(65137)
- 管理(64534)
- 科学(63248)
- 财(62246)
- 大学(51910)
- 教育(50164)
- 学学(48847)
- 农业(44828)
- 技术(40721)
- 融(37423)
- 金融(37423)
- 业经(33002)
- 财经(30882)
- 经济研究(30485)
- 经(26460)
- 问题(25153)
- 业(23897)
- 技术经济(22610)
- 图书(22435)
- 科技(21915)
- 理论(20826)
- 统计(20701)
- 版(20567)
- 商业(20329)
- 现代(19781)
共检索到641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钱科研 王卓 厉艳飞
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深刻影响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综合优势提升,如何准确把握其演进规律,已成为政府制定与实施新兴产业创新政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识别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演进阶段,基于“产业领域-产业创新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经历了从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转向注重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最终转向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领域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各阶段支持力度最大且体系相对更成熟;在产业创新链维度,政策演进各阶段都更倾向支持产业化环节。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明显不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会武 卫刘江 王胜光 温珂
如何评价创新政策已经成为决策部门和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政策评价入手,吸收了威廉·N·邓恩主张以价值为核心的政策评价理念,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界定分析后,提出了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以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完善了创新政策评价的内涵,而且为评价执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 政策 评价 三维分析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柱 沈思含
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系统梳理2000-2022年长三角地区192条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文本,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深度挖掘,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三个维度探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进三个阶段,客观分析不同阶段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政策主体维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各部门之间联合发文量不断增加,参与度、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工具维度,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而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少;在政策主题维度,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科技类主题是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教育类主题在协同发展中有所忽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柱 沈思含
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系统梳理2000-2022年长三角地区192条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文本,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深度挖掘,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三个维度探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进三个阶段,客观分析不同阶段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政策主体维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各部门之间联合发文量不断增加,参与度、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工具维度,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而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少;在政策主题维度,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科技类主题是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教育类主题在协同发展中有所忽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晓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开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而提出在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金岭 刘婷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系统有效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力量和重要保障。基于1987-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和高等教育质量三维分析模型,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使用特征及其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以国家专项拨款为主要供给,以体制改革和评估监测为调节手段,以国家项目为主要需求的类市场化政策框架体系;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政策组合形成协同效应,但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维度的政策工具演进体现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完善需求和供给联动机制的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内涵由单纯追求科技产出拓展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创新过程的关注有待加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祥民
从政策工具、价值属性和生命周期3个维度构建众创空间政策分析框架,对4个国家部委文件和39个省级众创空间政策文件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众创空间政策体系覆盖了供给、需要和环境3个层面,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4个价值属性,贯穿了创建、成长和维护3个环节,但存在忽视环境氛围的营造,全要素价值属性体现不足,没有重视众创空间成长和维护等问题。为促进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协同性、适度性,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
关键词:
众创空间 政策体系 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宋金兰 黄炉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产业实现途径,创新政策能推动其发展。本文界定了创新政策的内涵,对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以四川省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进行详细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建议: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扶持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机制;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政策 四川 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桂龙 杨小婉 江志鹏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协同创新合力,而协同创新产出具有"公共—私人"双重属性,其决定了政府应扮演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角色。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界定协同创新政策干预的适度边界,进而从层面—目标—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我国协同创新政策变迁过程。结果发现,现有协同创新政策发展脉络内含在科技体制改革发展中,3个层面政策呈现"橄榄型"分布、多元化目标明显、工具上环境面为主供给面为辅等特征。最后,进一步提出未来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设计需要克服的五大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帮俊 朱荣
通过政策量化测算政策文本效力,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整体效力逐年提高,平均效力则呈W型波动,政策效力取决于政策数量;从政策力度、目标、措施、反馈测算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措施得分普遍高于力度、反馈;政策效果滞后期、创新绩效促进程度存在类型差异,供给型政策有利于产学研创新直接产出,需求型、环境型则指向经济产出;需求型政策滞后期比其他两类更短,影响的创新绩效指标更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萃 任弢 李江 赵培强 苏竣
不断深入的行政体制改革使府际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活动复杂性的提升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政策领域跨部门合作愈加频繁与复杂,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央其他部门的横向协同进一步增强。本研究以1978~2013年的中国中央部门联合行文的1298份科技政策文献为数据,以1978以来国务院六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作为时间节点,对科技政策领域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进行分阶段考察,绘制出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网络图,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关系的整体网特征、局部网特征和单节点子网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政策府际合作在数量上呈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在范围上呈现出由...
关键词:
府际关系 政策文献网络 分析量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董坤 方曙
本文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利用形式概念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对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从创新环节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分析政策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概念格的形式概念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特点,可以形象地展示创新政策中政策类目的关联程度以及政策类目之间的包含即延伸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