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2)
- 2023(5354)
- 2022(4619)
- 2021(4028)
- 2020(3665)
- 2019(8357)
- 2018(8216)
- 2017(17335)
- 2016(9049)
- 2015(10623)
- 2014(10527)
- 2013(10945)
- 2012(10475)
- 2011(9437)
- 2010(9546)
- 2009(8826)
- 2008(8698)
- 2007(7672)
- 2006(6626)
- 2005(5879)
- 学科
- 济(52852)
- 经济(52803)
- 方法(29425)
- 业(27330)
- 数学(26447)
- 数学方法(26165)
- 管理(25305)
- 企(22285)
- 企业(22285)
- 财(11442)
- 地方(9973)
- 农(9936)
- 贸(9906)
- 贸易(9905)
- 中国(9734)
- 易(9616)
- 业经(9602)
- 产业(9495)
- 融(8578)
- 金融(8578)
- 技术(7819)
- 学(7653)
- 务(7107)
- 财务(7096)
- 财务管理(7074)
- 制(6967)
- 农业(6840)
- 企业财务(6812)
- 银(6523)
- 银行(6516)
- 机构
- 大学(142226)
- 学院(139575)
- 济(67871)
- 经济(66853)
- 管理(57289)
- 理学(50186)
- 理学院(49742)
- 管理学(48941)
- 管理学院(48691)
- 研究(45539)
- 中国(34706)
- 财(30298)
- 京(29102)
- 财经(25063)
- 科学(24303)
- 经(22780)
- 经济学(22668)
- 所(21914)
- 中心(20967)
- 经济学院(20845)
- 研究所(19723)
- 江(19286)
- 财经大学(18806)
- 北京(18591)
- 农(18112)
- 业大(17906)
- 院(16691)
- 商学(16301)
- 商学院(16167)
- 范(16064)
- 基金
- 项目(93375)
- 科学(75281)
- 基金(70577)
- 研究(68567)
- 家(60337)
- 国家(59947)
- 科学基金(52502)
- 社会(46275)
- 社会科(44436)
- 社会科学(44429)
- 基金项目(36240)
- 省(34395)
- 自然(32714)
- 自然科(32004)
- 自然科学(32001)
- 自然科学基金(31443)
- 资助(31360)
- 教育(31201)
- 划(29368)
- 编号(25673)
- 部(22357)
- 成果(20895)
- 重点(20848)
- 发(20788)
- 国家社会(20175)
- 教育部(19791)
- 创(19449)
- 人文(19237)
- 创新(18235)
- 科研(17899)
共检索到20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鲍庆 徐旸 刘剑锋
估值是定价的基础,新兴产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估值和定价发行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对新兴产业的估值与定价问题展开研究,对现在市场主流的估值方法进行了对比,结合新兴产业估值特点,在传统PEG模型基础上发展出风险调整PEG模型,也即PEGX。它比PEG指标更全面地反映新兴行业企业的成长性和风险性。文章结合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更适用于对我国的新兴产业进行估值。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与PE模型及其他绝对估值模型结合,使用该模型对新股上市定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由于PEGX模型更加强调新兴产业的风险性,用该模型进行定价分析时,可以有效缓解对高增长企业给予盲目的高估值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估值 风险调整PEG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周震虹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主导产业评估理论,初步遴选出了27个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评估指标。基于专家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思想和重要性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实证遴选,形成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性。本文以湖南省10大典型产业为例,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评估指标 实证遴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春
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不同,体现不同的效率形态。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五大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方法,对该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平均创新效率较高,规模报酬递减,整体呈现U型形态;技术成果产业化平均创新效率较低,规模报酬递增,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 创新效率 DEA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克力
要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回归本源",这对于重振实体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可谓重大利好。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强,大变革与大调整成为时代旋律。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转型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以其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将对实现中国经济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克力
要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回归本源",这对于重振实体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可谓重大利好。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强,大变革与大调整成为时代旋律。中国经济面临新一轮转型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以其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优势,将对实现中国经济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国际化 国际化发展 生物医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 刘林
文章基于2014年的实际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11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在11个国家中,从对各个主成分的评价结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的环保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和日本,投入产出总体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和日本,而生态创新知识的创生能力较强的国家依次为英国、韩国和中国。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和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最强,其次为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而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3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创新能力 国际比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广勤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产融结合模式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美、英、德、日、韩等典型国家为例,比较分析了先期工业化和赶超型工业化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其特征和优缺点。研究发现,不管是市场主导型产融模式,还是银行主导型产融模式,抑或是政府主导型产融模式,都有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必要条件,在选择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承担本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载体的企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松兰 刘栋
本文旨在研究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应用问题,通过中日韩LED专利和论文典型实证分析,并通过国际比较,透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厘清我国产业创新驱动力的差距与瓶颈,寻求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优化和问题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兴志 谢理
本文首先利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企业规模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上较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的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现负向关系,而非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正向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李捷 王少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产业,而战略效应则是判断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据。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各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李克特量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子产业的战略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健 王莹
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的海洋开发战略,它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正确选择与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是否适合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的综合评分为84.6868。表明天津适合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万春 许莉
构建双对数模型、对数差分模型,以1997-2012年间生物、高端装备、信息技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由五个高技术产业相加得到的"总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样本,选择企业数、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数6个指标,实证分析公共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显著正相关,但对其他指标的效应随不同子产业而不同,呈现出总体上与子产业结构上的效应不一致的特点。应优化公共投资,强化共性正外溢效应,消除挤出效应,改善结构效应,提升总体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李捷 王少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产业,而战略效应则是判断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据。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各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李克特量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子产业的战略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春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实证研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技术选择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太阳能技术为实例,利用《德温特创新索引》2010年的21399条专利文献数据为样本,基于技术共现率与技术共现强度的分析方法与指标,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的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与指标测度的结果相互印证了在共性技术测度过程中,技术共现率指标与技术共现强度指标都具有比较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技术共现率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度的共性技术结果更严格些;技术共现强度的Jaccard系数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度的共性技术结果更趋向于合理与精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中华 冯金丽
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规律,已有的研究较少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未有对各要素尤其是制度迁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度进行实证检验的文献。如Romer建立的"知识溢出"模型以及Lucas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尽管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由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异质性最终是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的,均属于技术决定论的范畴。任何产业都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而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处于萌芽期、成长期的产业,更是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制度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决定其成长快慢的首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