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1)
- 2023(12544)
- 2022(11079)
- 2021(10445)
- 2020(8911)
- 2019(20550)
- 2018(20548)
- 2017(39479)
- 2016(21471)
- 2015(24069)
- 2014(24018)
- 2013(23599)
- 2012(21488)
- 2011(19080)
- 2010(19122)
- 2009(17562)
- 2008(17215)
- 2007(14973)
- 2006(13058)
- 2005(11527)
- 学科
- 济(80308)
- 经济(80207)
- 管理(64414)
- 业(60122)
- 企(52489)
- 企业(52489)
- 方法(37320)
- 数学(31825)
- 数学方法(31388)
- 财(24469)
- 中国(20680)
- 农(20425)
- 学(19400)
- 业经(18069)
- 务(17251)
- 财务(17177)
- 财务管理(17150)
- 制(16787)
- 企业财务(16332)
- 地方(15632)
- 理论(15432)
- 贸(13422)
- 贸易(13414)
- 和(13374)
- 农业(13322)
- 易(12991)
- 体(12898)
- 技术(12429)
- 银(12119)
- 银行(12076)
- 机构
- 大学(297033)
- 学院(294519)
- 管理(117746)
- 济(109908)
- 经济(107301)
- 理学(101912)
- 理学院(100773)
- 管理学(98917)
- 管理学院(98377)
- 研究(97036)
- 中国(72397)
- 京(64239)
- 科学(61224)
- 财(52838)
- 所(48828)
- 农(46536)
- 业大(44471)
- 研究所(44308)
- 中心(43575)
- 江(42717)
- 财经(42080)
- 北京(40780)
- 范(39377)
- 师范(38966)
- 经(38253)
- 农业(36448)
- 院(35899)
- 州(34917)
- 技术(32085)
- 师范大学(31447)
- 基金
- 项目(202589)
- 科学(157934)
- 研究(148746)
- 基金(145599)
- 家(126687)
- 国家(125612)
- 科学基金(107708)
- 社会(90691)
- 社会科(85690)
- 社会科学(85667)
- 省(79113)
- 基金项目(77782)
- 自然(71411)
- 自然科(69730)
- 自然科学(69712)
- 教育(68724)
- 自然科学基金(68409)
- 划(66741)
- 编号(61705)
- 资助(60084)
- 成果(50817)
- 重点(44861)
- 部(44240)
- 课题(42327)
- 创(41796)
- 发(41693)
- 科研(38933)
- 创新(38850)
- 项目编号(38761)
- 大学(37994)
- 期刊
- 济(120885)
- 经济(120885)
- 研究(86737)
- 中国(57129)
- 学报(49055)
- 管理(44013)
- 科学(43516)
- 农(42048)
- 财(41917)
- 大学(37078)
- 教育(36861)
- 学学(34590)
- 农业(29309)
- 技术(25580)
- 融(23840)
- 金融(23840)
- 财经(20142)
- 业经(20092)
- 经济研究(19058)
- 图书(17274)
- 经(16931)
- 问题(15211)
- 业(15188)
- 理论(14759)
- 科技(14512)
- 版(14315)
- 实践(13709)
- 践(13709)
- 技术经济(13343)
- 现代(12964)
共检索到432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军 刘艳芳
2013年《公司法》第三次修正给一人公司刑法主体地位的界定带来了两难困境,现有理论都有各自的薄弱之处,不足以应对挑战。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纯正单位犯罪理论和刑法谦抑性、回应性及公平性考虑,应当坚持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适格,并根据客观现实适时协调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起刑点和量刑幅度。
关键词:
一人公司 单位犯罪 主体资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栗明辉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社团性的重大挑战,因其缺失建立在股东复数基础之上的制衡机制,存在一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可能。但鉴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司立法的趋势。我国新《公司法》结合具体国情,明确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并为维护交易安全,加强了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新《公司法》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对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转让等原因而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存续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富强
为鼓励投资创业、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司法》承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同时,为制约由此可能引发的种种弊端,新《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规则、出资制度、登记与公示义务以及财务监管等方面设定了严格的规范。
关键词:
一人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发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是市场交易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我国企业组织立法注重保护公司的市场独立地位,保障公司在市场活动中能够独立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开展经营活动。公司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实现公司股东利益的前提条件。在立法上,《公司法》同时也对公司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给予了平衡保护。公司不能依赖自身的独立地位去侵害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公司股东也不能以公司的独立主体地位侵害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段威 戴妍
2023年12月29日,公司法修订在四易其稿后终于颁布,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公司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究其原因,在于公司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公司法对公司实践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综合阐释公司法的立法目的,无论是对于具体规则的理解适用,还是对于公司法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注册会计师加强对新公司法立法目标和功能作用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推动自身和市场的诚信建设,也有利于通过审计执业行为促进现代公司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社会责任践行,进而更好发挥专家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韩卫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对我国公司法有重大的意义,其吸收了日本公司法中一些比较先进的制度,如一人公司、授权资本制等。将修订后公司法的部分内容与日本公司法进行比较,以期对新公司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
新公司法 日本公司法 公司类型 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杰 殷皓洲 徐光伟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键部门,其履职效能广受关注。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入法,弥补了审计委员会履职依据在顶层制度方面的缺失,为审计委员会研究赋予了新的研究背景。本文以企业审计委员会相关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审计委员会特征与治理功能的二维框架来整合已有研究,结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审计委员会个人与群体特征能否实现预期治理功能,对预期外治理功能的探索不足;关系网络与兼任、独立董事视角与透明度研究等新兴研究视角普遍落脚于信息披露,落脚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研究不足。此外,本文还围绕审计委员会成员面临的关系约束与履职困境、多个会计专家的聘用动机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咨询职能进行研究展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正浩 赵晨光
当前,中国公司债券依然按简单契约理论运行和设计,而公司债券持有人却面临着公司债券违约常态化、"爆雷"普遍化的问题,现有制度逻辑无法平衡双方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亦无法充分保障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普通意义上的债法原理无法体现公司债券的金融商品属性;根据金融消费者理论,公司债券持有人应作为金融消费者予以特殊保护和救济。在此理论前提下,应将《公司法》第七章关于公司债券的制度规定平移统合至《证券法》统一监管规制,并在《证券法》中完善相应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更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公司债券制度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楼秋然
伴随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公司法规则是否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改变,成为立法者和学界必须提前关注并尽早研究的焦点。就理论构想而言,区块链技术具有全面重塑公司法的潜能,如通过去中心化组织的建立彻底解决两权分离问题。然而就现实而言,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集群,虽然确实可以通过"提升透明度"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管薪酬"两个方面增强董事行为的"负责任性",也可以通过"改善股东会议的形骸化"和"消解间接持股体系"更好地保障股东行权的效果,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内在缺陷、公司治理顽疾难除的原因在"人的判断"不能完全通过科学技术加以替代,公司法的精神内核——解决集中管理/中心化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将继续存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云华
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法律制度形态有所不足,而一人公司法人制度由于其人合性、资合性程度较低、股东承担风险的有限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然,为避免一人公司法人规避法律,我国必须对一人公司法人予以法律的特别规制,必要时,甚至可以“揭开公司面纱”。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必能在这种企业形态中适宜成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燕
是否选择全面强制审计模式是当前《公司法》修改中的热点话题。对英国公司法下审计模式演变历史的考察显示,公司法对民间审计模式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目的在于实现审计效益与成本的平衡。我国《公司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理念,而应从现实出发选择最适宜的法定审计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珂
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激活了经济发展的潜力,我国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产值稳步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迅速发展,社会转型速度逐渐加快,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特征的改变以及社会文化的变革,发展不均衡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在社会转型结束之前我国社会结构会长期处于相对失衡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的农民离开乡镇地区来到城市寻求就业,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劳动力城乡分配的变化,更多是与人口相关的社会及法律问题。
关键词:
刑法视角 犯罪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丽华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核心。201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了修订,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动摇了传统的公司资本三原则,使公司资本处于不明确状态,给债权人利益带来巨大风险,给交易安全带来了冲击。因此,需要通过强化公司股东之间出资的担保义务、强化公司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民事责任、严格限制公司减资等相关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构建一种保护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有效制度,以实现公司法立法的基本使命和立法目标,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快速、健康、高效运行。
关键词:
公司资本 认缴制 交易安全 民事责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瑶
风险社会中公司环境损害表现为大规模侵权,其与公司拟制"人"的特质结合,放大了公司在环境责任问题上的负外部性。现有的侵权法没有看到自然人和法人的不同特性,忽视了其组织伦理,无法有效地实现对资本权力的控制。不能仅仅立足于受害人损失弥补依侵权法加以规制,还应基于公司法的视角进行制度设计,引导公司主动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其环境责任。中国现行公司法未在清算阶段为公司终止后显现的环境侵权预留制度空间,加之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规范缺失,加剧了公司在环境问题上的道德风险。强化公司在普通清算程序中对未决和预期环境侵权债权的保护以及董事对公司环境侵权债权人的责任,从而形成倒逼机制,无疑是公司环境责任更好的实现进路。
关键词:
公司环境责任 清算 风险社会 利益衡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申岩 李明发
在总体设计上,对法定资本制进一步松绑,采取折衷主义的立法模式,逐步向授权资本制靠拢;在理论观念上,摆脱过度关注债权人保护的思想,多从公司运营角度作考量;在配套制度上,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尤其是统一的公司信用信息体系予以支撑;在利益平衡上,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合理运用企业责任保险制度、引入个人信用破产制度,以协调好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