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6)
2023(17017)
2022(14159)
2021(13382)
2020(11084)
2019(25002)
2018(24560)
2017(45318)
2016(24207)
2015(27244)
2014(26456)
2013(25748)
2012(23674)
2011(21316)
2010(21507)
2009(20301)
2008(19969)
2007(17693)
2006(15735)
2005(14388)
作者
(64647)
(53841)
(53597)
(51036)
(34414)
(25516)
(24447)
(20676)
(20408)
(19194)
(18306)
(18113)
(17299)
(17222)
(16683)
(16558)
(15909)
(15566)
(15543)
(15511)
(13398)
(13005)
(12753)
(12385)
(12035)
(12034)
(11969)
(11901)
(10805)
(10524)
学科
(88763)
经济(88627)
管理(82899)
(72537)
(63593)
企业(63593)
方法(35157)
(29866)
中国(29635)
数学(28643)
数学方法(28341)
(26587)
贸易(26566)
(25851)
(25716)
(23361)
业经(22363)
(20245)
银行(20225)
技术(19406)
(19354)
(18883)
金融(18880)
(17991)
财务(17948)
财务管理(17903)
理论(17019)
(16984)
企业财务(16864)
地方(16408)
机构
大学(329886)
学院(328968)
(142233)
经济(139405)
管理(127603)
研究(112973)
理学(107010)
理学院(105818)
管理学(104414)
管理学院(103718)
中国(92161)
(71246)
(69844)
科学(61870)
(54737)
财经(54246)
中心(52019)
(50508)
(49414)
研究所(48794)
经济学(44618)
北京(44606)
(43596)
(42095)
师范(41739)
(41530)
财经大学(40508)
(40470)
业大(40085)
经济学院(39960)
基金
项目(212208)
科学(168778)
研究(162419)
基金(155038)
(133856)
国家(132772)
科学基金(114492)
社会(105774)
社会科(100385)
社会科学(100368)
基金项目(80822)
(79877)
教育(75218)
自然(69906)
自然科(68302)
自然科学(68285)
(67827)
自然科学基金(67130)
编号(65230)
资助(61889)
成果(54541)
(48863)
(48508)
重点(48121)
课题(45931)
(45253)
国家社会(45003)
(44979)
创新(44934)
教育部(42826)
期刊
(163553)
经济(163553)
研究(106834)
中国(75545)
(58336)
管理(54672)
学报(43787)
科学(43391)
教育(41132)
(40030)
(37323)
金融(37323)
大学(35242)
学学(32661)
技术(29326)
财经(27829)
经济研究(27356)
农业(27116)
业经(24669)
(24226)
(24135)
国际(22937)
问题(21315)
世界(17584)
(17492)
图书(16869)
技术经济(15550)
科技(15522)
会计(15303)
现代(15277)
共检索到52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林  
近年来,在国内传统贸易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情况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迎来了良好发展。国际贸易海关监管体系作为国家跨境进出口监管的重要机关,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建设和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在遵守国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保障与维护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匡增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一年多来,海关积极探索适应自贸区的新型海关监管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按照"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要求,实施了监管模式的创新;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保税及口岸货物探索建立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因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为:继续深入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实现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手段的逐步转变;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方式发展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拓展"单一窗口"功能;大力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分类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贸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珉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是全球首个数字经济区域协定。我国申请加入DEPA表明了中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积极融入高标准规则的决心,DEPA的扩容也将对WTO框架下达成数字贸易规则产生积极影响。海关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交汇枢纽,在数字贸易监管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各国(地区)对于数字贸易中海关的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存在争议,同时,数字贸易对于海关行使查缉走私、税收征管、通关监管等传统职能形成挑战。DEPA规则对于我国海关优化风险管理、税收征管和通关便利措施具有启示意义,有助于我国加快构建适应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贸易安全与便利,我国应当优化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明确数字贸易海关监管权限;科技赋能“全链条”治理,构建与数字贸易监管相适应的智慧海关;深化海关数字技术互操作性建设,提升多元协同的国际合作效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长洪   倪江飞  
制度型开放是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背景下,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主动选择。为履行入世承诺,我国积极对标WTO规则,采取修订和完善国内经贸法律法规,大幅度削减贸易壁垒等措施,拓宽了制度型开放的实践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放管服”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型创新成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效探索,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面临诸多问题:在以服务业开放为标志的诸多领域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比仍有差距;集成性、系统性的制度创新还不多,而个别的、单领域的创新成果有待总结完善;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有待提升。为此,需要在更积极地对标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同时,先行探索国际经贸领域前沿议题的治理规则,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引领者;提升系统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水平;从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增量、加强内外联动、增加与对外战略安排的契合点等方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浩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年来已陆续推出31项海关监管服务的改革创新制度,在提高区内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自贸区功能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在改革创新力度、落地实践的及时性与普及率、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运作方面尚存在不足。该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这些改革创新制度的成绩与不足,随后从完善修订《海关法》、保障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落实与完善已推出的改革制度,加快试点新制度几方面,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监管服务改革提出突破与创新发展的途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晓东  刘思含  汤问  刘耀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目前已经挂牌成立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所表示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市场行为准则极大地促进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市场主体数量飞速增长。但是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同比增长,要在新形势下提高监管效率就需要从新特点入手。在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具有企业进入成本低数量大、政府前期规划性质强、重金融以及监管主体责任清单未建立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际现状提出优化监管措施的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本文借鉴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创新的紧迫性,评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场准入、财税制度、金融外汇、贸易便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并分析了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间存在的差距。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创新需要把握的三项原则。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在深入对接国际贸易新规则、转变政府职能两方面实现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法理依据和路径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仰炬  唐莹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柳钦  李建生  孙伟增  
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自贸区能否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创业和提升经济活力,是政府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9年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实证分析了自贸区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能显著促进本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约16.5%,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邻近城市的创业发展,且对于园区周围经济活动不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第二,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制度性协调成本越低、法律授权支持力度越强以及治理模式越专业化,其所带来的创业效应就越大。第三,在机制上,自贸区建设加快了城市的市场制度变迁,推动了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从而激发了城市创业活力。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正式制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不足;而市场一体化能够增强自贸区对周边地区创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自贸区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活力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表明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自贸区建设、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洪愧  谢谦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业开放等金融开放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对于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及市场主体的期望,仍需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具体实施细则也需及时推出。目前,缺乏硬性约束、金融监管体制尚不能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要求、金融相关法律体系滞后、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制约了金融开放创新的步伐。未来,应跳出固有观念,站在建设金融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高度思考自贸试验区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宏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离不开制度的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机制:先行机制、推动机制、环境机制;以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探索实践为例,阐述了制度创新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利用政策先行先试扩大企业市场优势、激发技术创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优化投资环境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完善引才机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加强政府合作、多方位探索制度创新、对标国际高标准三个维度为企业更好地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迪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确立阶段,上海自贸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完善和制度创新快速推进阶段,推广政策试验经验和开展对比性制度创新试验阶段。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创新成果。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试验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主要在于其有效的推进机制。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关键动力源;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需要各个方面积极参与,汇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毅   王军  
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展鹏  曹玉平  刘志彪  
通过对我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认识误区主要集中于其核心功能、与国际间自贸区的关系、与国外自贸园区的关系、与国内经济功能区的关系、吸引企业的手段等方面。其体制性困境是:普遍存在功能定位偏差、制度创新的协调成本高、难以承接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制度创新动力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营造社会氛围、聚焦制度创新功能、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科学设计下放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构建容错机制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霞  葛倩倩  卢超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深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制度创新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且该经济高质量增长效应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时间正相关;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激励制度创新,从而间接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产品市场发育水平,而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果主要表现为提高了要素市场发育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