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1)
2023(5210)
2022(4238)
2021(4111)
2020(3303)
2019(7323)
2018(7044)
2017(12036)
2016(7228)
2015(8285)
2014(7926)
2013(7044)
2012(6453)
2011(5712)
2010(6059)
2009(5269)
2008(5217)
2007(4975)
2006(4256)
2005(3794)
作者
(17622)
(14544)
(14512)
(13762)
(9155)
(6896)
(6555)
(5646)
(5551)
(5405)
(4908)
(4854)
(4721)
(4571)
(4569)
(4519)
(4412)
(4352)
(4283)
(4169)
(3816)
(3595)
(3573)
(3571)
(3377)
(3317)
(3271)
(3218)
(3087)
(3073)
学科
管理(20964)
(20222)
(18346)
企业(18346)
(17529)
经济(17515)
技术(11956)
技术管理(8821)
教学(8443)
理论(8186)
中国(7974)
教育(7655)
方法(5866)
学法(5537)
教学法(5537)
(5248)
(5145)
业经(5116)
(5096)
学理(4809)
学理论(4809)
(4621)
银行(4608)
数学(4504)
(4428)
数学方法(4341)
(4112)
金融(4112)
研究(3841)
(3787)
机构
学院(88635)
大学(85806)
管理(30323)
(30011)
经济(29143)
研究(28919)
理学(25261)
理学院(24938)
管理学(24342)
管理学院(24162)
中国(19892)
(18509)
(17176)
师范(17056)
科学(16663)
(15409)
教育(15167)
技术(15153)
(14453)
职业(14326)
(13979)
师范大学(13336)
中心(13284)
研究所(12490)
(12371)
北京(11871)
(11156)
财经(10785)
(10659)
业大(10476)
基金
项目(56200)
研究(48017)
科学(44374)
基金(35958)
(30416)
国家(30072)
社会(27299)
教育(26991)
科学基金(26010)
社会科(25736)
社会科学(25728)
(25187)
编号(21445)
(20769)
基金项目(18478)
成果(18367)
课题(17453)
(15277)
自然(14949)
(14933)
自然科(14703)
自然科学(14700)
自然科学基金(14434)
创新(14280)
资助(13827)
重点(13566)
规划(13245)
项目编号(12790)
(12465)
(12443)
期刊
(35747)
经济(35747)
教育(32873)
研究(29811)
中国(28232)
管理(13902)
技术(13584)
(12408)
职业(10920)
学报(10869)
(10158)
科学(10069)
大学(8952)
(7833)
金融(7833)
学学(7713)
技术教育(7238)
职业技术(7238)
职业技术教育(7238)
农业(7113)
(6981)
论坛(6981)
科技(5988)
财经(5518)
业经(5343)
经济研究(5247)
(4943)
(4916)
技术经济(4838)
图书(4747)
共检索到145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大海  
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处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之下,人文精神体现着大学办学的宗旨,人文精神的改善依托于教师。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是建设教师人文精神意识的好时机,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以人文精神建设为重点。改善德育方式、设置文化课程、加强教师魅力教育,这些皆可成为人文精神建设的依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德海  
杨晓著《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从理念到运行》就要出版问世了,这是她在就学西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思考和修改后所完成的一部有关课程教学论问题的专著,也是作为一个学者的她走向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和结出的第一个可喜的成果。这对她来说,无疑很有纪念意义,值得特别珍视。我是甚为此感到高兴的,并要在这里对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雅琴  
本文从服务方式、馆藏结构、管理模式、建筑格局、资源共享等方面论述了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并指出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服务理念、人本管理、对待读者、职业价值观等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星  郭功星  贾雷  
层出不穷的企业丑闻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也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重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几乎被破坏殆尽的信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捕捉到当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人文精神需求,提出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的营销当中,从营销思想、营销组合、营销技术和营销对象等层面,对消费者展开人文精神营销,最终达到重塑消费者信任的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要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即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养料、重视人文科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瑞娜  
现代城市中,虽然人们拥有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硬件设施,但人文精神的缺失始终是潜在问题。为此,众多城市开始引入艺术设计理念,通过艺术化设计手法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以弥补人文精神缺失的不足。由卡米洛·西特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的《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一书,结合艺术理念与城市设计,在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并提出改良城市设计的艺术手法和实践策略,为研究艺术设计与城市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良好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杨勇  
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变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高职院校的管理以及高职教师现身感受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缺乏的原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的属性和现状,指出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师范性的迫切需要;最后,在分析高职院校师范性缺乏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提高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和师范性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施静翰  
综合理科应该设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综合理科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 ,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制约 ,确立人文精神目标在当前对社会和学生个体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车乒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主体精神、互动精神以及审美精神。因此,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实施的发展过程,主要指教师作为发展主体实施自由创造的过程,教师作为环境的构成部分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实践审美过程。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主体精神缺失,教师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之间缺乏互动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与历史、经验的交流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审美意蕴缺失的问题。鉴于此,教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树立发展和超越自我的决心和意志;坚定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职业的信念;实施广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亚鸿  
高职教育的人文性是与高技能性相对应的另一重属性,它是指高职教育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功能和培养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使命的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文性立足于人的和谐发展,通过教化和传递文化,培育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健康人格、思维能力等品质和潜能,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简言之,高技能性是教人"如何做事"的育技性,人文性则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育人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毅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科学技术服务于人文教育的全新尝试。本文从理性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方面论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的实际状况,旨在说明“课程整合”对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以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引起重视与推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又光  
论人文精神涂又光①人文精神,在中国,在西方,象一轮喷薄而出的海上红日,正在高等教育中升起。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传说五帝到清朝末年,可谓“人文”阶段;近百年来,可谓“科学”阶段;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演化得越来越激烈,医患恶性事件频发,造成惨痛结局。在痛心之余反思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除了因医疗卫生制度层面的设计缺陷和管理层面的执行不力,医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造成医患纠纷频发并上升为激烈冲突的重要原因。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应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在学校办学和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一、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人文素养在生源上的缺失。我国的招生制度规定医学专业只能招收高中理科学生,文理分科不仅使理科生与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敏  
大学生是连接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如何利用课程思政建设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和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是当下值得探索的议题。由王昕晔、谢铮及宿哲骞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书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探索思政教育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提供思考借鉴。该书共分为六章。首先,辨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区别,探讨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方式与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冰  李小鲁  
胡冰、李小鲁在《高教探索》2016年第5期中撰文,阐述了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分析了高职教育中依托理性培育"工匠精神"的两个维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掘理性、培育"工匠精神"的新使命。首先,作者阐述了理性缺失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1.理性缺失下高职教育无法培育工匠的专业精神。2.理性缺失下高职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