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7)
2023(11660)
2022(9802)
2021(9215)
2020(7517)
2019(16567)
2018(16534)
2017(29573)
2016(16334)
2015(18400)
2014(18300)
2013(17145)
2012(15343)
2011(13771)
2010(13984)
2009(13302)
2008(13033)
2007(12001)
2006(10760)
2005(9799)
作者
(46987)
(38905)
(38758)
(36619)
(24583)
(18579)
(17674)
(14873)
(14758)
(14185)
(13334)
(13156)
(12513)
(12357)
(12221)
(11779)
(11739)
(11601)
(11526)
(11285)
(9798)
(9704)
(9263)
(9080)
(8847)
(8829)
(8583)
(8436)
(8023)
(7802)
学科
管理(62260)
(50367)
经济(50308)
(50091)
(45922)
企业(45922)
(19130)
方法(18337)
中国(15518)
技术(14822)
理论(14803)
业经(14782)
(14656)
(14528)
(14264)
数学(13733)
(13499)
财务(13447)
财务管理(13412)
数学方法(13401)
环境(12781)
企业财务(12708)
(12082)
(11458)
银行(11422)
(11050)
地方(10823)
(10815)
教学(10461)
(10336)
机构
学院(220944)
大学(217564)
管理(83709)
(75433)
经济(73231)
研究(72576)
理学(68942)
理学院(68150)
管理学(66806)
管理学院(66350)
中国(56757)
(47244)
科学(46552)
(40058)
(37412)
(37086)
(36564)
中心(34603)
研究所(33514)
业大(32531)
(31102)
师范(30702)
(30249)
技术(29944)
财经(29759)
北京(29352)
农业(28516)
(27172)
(26701)
(25811)
基金
项目(144567)
科学(111650)
研究(108375)
基金(99307)
(87661)
国家(86882)
科学基金(73956)
社会(64198)
社会科(60603)
社会科学(60586)
(60163)
基金项目(51884)
教育(51867)
(49620)
自然(47842)
自然科(46728)
自然科学(46708)
编号(46218)
自然科学基金(45844)
资助(39764)
成果(38878)
课题(33481)
重点(32853)
(32246)
(30680)
创新(30262)
(29812)
项目编号(28956)
(27793)
科研(27370)
期刊
(92408)
经济(92408)
研究(63188)
中国(54850)
学报(37267)
教育(37134)
管理(36650)
(35862)
(33123)
科学(32092)
大学(27634)
学学(25435)
技术(24184)
农业(21978)
(20522)
金融(20522)
图书(16747)
业经(16349)
财经(14716)
经济研究(13886)
(13201)
(12790)
职业(12394)
科技(12283)
书馆(11734)
图书馆(11734)
(11631)
(11454)
论坛(11454)
会计(11413)
共检索到351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曲扬  李锐  
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媒体、跨文化交流等为特征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伦理教学与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信息伦理内涵的解读,笔者认为在信息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伦理应该内化为信息人的综合素养,必须作为信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职业操守的基本素养和内在伦理规范,贯穿于整个信息传播活动的相关课程。根据面临的挑战、信息伦理目标与构成、信息伦理的主要议题,设计递进式、嵌入式、自主式3种教育体系,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课程单一、素质单一、课程与目标脱节等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谈大军  王金茹  
文章基于2012年《美国新闻与报道》公布的全美排名前20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院校,分别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程性质、学分设置、开设层次5个方面对美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信息伦理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美国高校信息伦理课程设置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信息伦理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清明  
计算机信息管理职业领域的行动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软件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等。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能力到综合能力的递进规律,基于工作过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宁  
作为未来的教师,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伦理发展水平不仅是体现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也是反映其专业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精神维度。因此,高师院校从教师专业标准视角,审视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高师院校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进  陈爱华  
本文在论述科技信息管理活动中伦理风险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信息管理风险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技信息建设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龙朝阳  成博  
通过考察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对国内部分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调查、分析,提出我国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问题,即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需求,构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并从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前瞻性、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角度对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进行阐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小云  
从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共选取8所不同层次高校的信息资讯学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案例,以台湾大学和武汉大学为重点案例,对该专业的学分分配、课程模块、课程性质、专业课程等进行详细分析,从通识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个方面探讨海峡两岸该专业的办学特点和差异,认为应适应环境,毋需过度纠结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注重课程之间逻辑与层次的更新,理性对待多学科融合类课程,努力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颖  钟守真  
进入 2 1世纪 ,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 4大模块 :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和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 ,信息管理专业将朝着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去构筑课程体系。整个框架分为信息管理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信息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选修课程三部分。参考文献 4 ,表 5。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齐坤  张振虹  徐琤  陈庚  
本文阐述了对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对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信息技术专业为案例,对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远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文晶  李红  
德国新城职业技术学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面向业务流程和行为领域分为14个学习模块,一个学习模块涉及一类就业岗位,其中软件开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模块,管理类课程偏重岗位技能性学习。德国职业院校以学习模块作为学习单元的课程体系对我国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禹辰   呼玮   杨建梁   徐璐   卢小宾  
[目的/意义]探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将人工智能知识与方法融入信管学科教学体系,从而帮助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的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i Schools不同院校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的调查,提出并讨论了基于学科特异性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优先序和动态化标准。[结论/发现]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差异性、动态化和应用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体系上,提出面向信管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管理体系,以及指出在开设面向信管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课程基础上,还需将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信管已有课程群深度融合。[创新/价值]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前沿,提供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实现范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宁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要重视其专业伦理素养水平建设。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本研究分析了教师专业伦理素质结构,提出高师教师专业伦理课程维度及课程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高师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当代教师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取向:规范取向旨在追求学校道德目的的达成,以教师为道德主体,重在规约教师的教育行为;专业取向旨在遵循专业主义的要求,以教师为专业主体,重在改善教师的专业品质;实践取向旨在寻求对技术主义的超越,以教师为实践主体,重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三种研究取向互有短长,相互交错,为建立一种整合的教师伦理研究范式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乔好勤  邹国荣  
人们对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计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6+X方案”是一个机动灵活的方案。该方案可以修正为“9+X方案”。 9门课程是 :信息管理学概论 ,信息服务机构管理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 ,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组织 ,信息存储与检索 ,信息服务 ,信息法学。参考文献 1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江媛媛  张晓娟  
公民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对中美两国信息素养标准、高校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及课程设置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两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一些差异,同时也看到了我国在此方面的差距所在。最后文章提出参考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为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培养高信息素养人才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