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6)
2023(8646)
2022(7247)
2021(6794)
2020(5753)
2019(12693)
2018(12861)
2017(23283)
2016(12902)
2015(14289)
2014(14159)
2013(13276)
2012(11964)
2011(10691)
2010(10976)
2009(10335)
2008(10539)
2007(9264)
2006(8203)
2005(7281)
作者
(37709)
(31122)
(31118)
(29602)
(19868)
(14889)
(14150)
(12043)
(11945)
(11515)
(10736)
(10711)
(10087)
(9917)
(9867)
(9501)
(9438)
(9293)
(9255)
(9010)
(8066)
(7960)
(7610)
(7213)
(7206)
(7145)
(6986)
(6933)
(6398)
(6354)
学科
管理(38847)
(38612)
经济(38549)
(32923)
(27976)
企业(27976)
(16159)
方法(15242)
(13954)
(12500)
数学(12136)
(12039)
财务(11996)
财务管理(11968)
数学方法(11874)
中国(11672)
企业财务(11220)
(10450)
业经(10445)
理论(10108)
(8859)
银行(8811)
农业(8224)
(8121)
(8001)
(7767)
金融(7758)
(7547)
(7033)
贸易(7029)
机构
学院(175450)
大学(173196)
管理(62189)
研究(59951)
(58102)
经济(56563)
理学(52031)
理学院(51414)
管理学(50152)
管理学院(49851)
中国(46396)
科学(40068)
(37431)
(34579)
(33590)
(32218)
研究所(28834)
(28772)
中心(27951)
业大(27876)
农业(26669)
财经(25770)
(24138)
师范(23785)
北京(23069)
(22995)
(22976)
技术(22511)
(22078)
(20642)
基金
项目(115523)
科学(88295)
研究(84090)
基金(80423)
(72317)
国家(71699)
科学基金(59460)
社会(49315)
(46787)
社会科(46493)
社会科学(46484)
基金项目(41850)
(39643)
自然(39368)
教育(39131)
自然科(38369)
自然科学(38350)
自然科学基金(37655)
编号(36443)
资助(32749)
成果(31749)
重点(26791)
课题(25567)
(24133)
(23953)
(23692)
项目编号(23121)
科研(22608)
计划(22332)
创新(22242)
期刊
(67558)
经济(67558)
研究(48657)
中国(38796)
学报(34666)
(32587)
(30891)
科学(27767)
大学(24257)
教育(23105)
学学(22761)
管理(21423)
农业(20918)
(15460)
金融(15460)
会计(14831)
技术(14348)
图书(13319)
业经(12340)
财经(12238)
财会(11911)
(11321)
经济研究(11172)
(10723)
(10370)
书馆(9094)
图书馆(9094)
情报(9002)
业大(8949)
理论(8369)
共检索到27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全华  
资产应如何计价是会计准则制定中最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应如何定义资产和对资产进行分类,进而确定合适的计量模式进行计价。受决策有用性观点的影响,准则的制定在信息观和计量观之间进行了权衡,在历史成本优先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对信息使用者理解资产信息产生了影响,本文阐述了如何理解和掌握计量观下资产信息的变化,以期为学习新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悦东海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从而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按照资产负债观理念,真正的利润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增加,真正的亏损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减少。因此企业财富的增加,不应单纯关注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路晓燕  
文章就我国新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大公允价值运用范围这一事件,基于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管机构在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时期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从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各方对公允价值运用的态度,探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初步运用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水英  
由于我国2001年实施的无形资产旧准则存在一定的缺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琰  陈凌云  林丽花  
在我国 ,对如何实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 ,不应过多地考虑“国家特色” ,主张尽快全面国际化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会计国际化的同时 ,应当考虑并体现会计的国家特色 ,不应片面追求国际化。那么 ,究竟应当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把握好借鉴国际惯例和考虑中国国情的辨证关系 ,掌握好两者之间的结合“度” ?我们认为 ,会计准则信息含量的比较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通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信息含量的比较研究 ,为哪一种会计准则对信息用户更具决策相关性提供量化证据。研究结果表明 ,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盈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慧川  
2006年初,财政部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构建起一套"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对其他企业则鼓励执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萍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全面确立了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会计信息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会计习惯。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实施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永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引入的新的一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业内人士通常将其称为"第十三项原则"。与以往相比,在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更加强调和注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将其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在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或披露环节更加提倡并强调该原则的运用。本文拟就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对该原则的运用作一疏理和剖析,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原则实质内涵的理解,进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更加充分地运用该原则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强  
一、公允价值适度运用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来说,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新准则不仅在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而且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17项具体准则中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秀勇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坚持以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为主导的前提下,正式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价值计量基础。新准则中体现的价值计量基础的运用是广泛的,但又是谨慎的、有条件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自强  朱茵  顾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从新准则的变动和特点以及对企业利润质量财务分析体系方面入手对新旧准则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利用2007年度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提出上市公司在实施新准则体系后企业利润质量分析体系的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胡勤勇  张红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为我国会计领域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会计理念。新准则的制定对于我国企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国企业要尽快掌握好新准则,运用好新准则,抓住机遇,向国际化迈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立君  何鹏  
本文认为,理论上采用现值计量技术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能恰当地反映通货膨胀与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但现实中现值计量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折现率的估计及风险因素的调整、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序列的可选择性、后续期现金流量增长率假设是否合理等问题,这些会影响现值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建立起良好的现金预算管理体系,对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计量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做出更加明确的规范,并对职业判断加以必要的限制,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资产减值信息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