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0)
2023(5286)
2022(4582)
2021(4461)
2020(3752)
2019(8745)
2018(8397)
2017(16635)
2016(9127)
2015(10032)
2014(10357)
2013(10211)
2012(9526)
2011(8346)
2010(8954)
2009(8523)
2008(9255)
2007(8286)
2006(7679)
2005(7296)
作者
(24906)
(20509)
(20157)
(19858)
(13283)
(9603)
(9399)
(7846)
(7806)
(7752)
(6953)
(6870)
(6656)
(6597)
(6558)
(6227)
(6218)
(5981)
(5976)
(5971)
(5271)
(5175)
(4992)
(4782)
(4737)
(4673)
(4638)
(4609)
(4092)
(4022)
学科
管理(32688)
(30300)
(29915)
经济(29863)
(24572)
企业(24572)
(16341)
(12102)
(11131)
财务(11101)
财务管理(11072)
企业财务(10345)
中国(10117)
方法(10008)
(9788)
(8794)
(8598)
(8448)
银行(8447)
数学(8412)
税收(8304)
(8249)
数学方法(8141)
农业(7923)
(7677)
业经(7153)
(6940)
贸易(6935)
(6784)
(6762)
机构
学院(126943)
大学(123452)
(53115)
经济(51737)
管理(48546)
研究(41913)
理学(39478)
理学院(39112)
管理学(38490)
管理学院(38243)
中国(37749)
(35320)
(26031)
财经(24601)
(22335)
科学(22095)
(21887)
(21854)
中心(20372)
研究所(18092)
(17504)
财经大学(17459)
北京(17410)
(17062)
(15757)
师范(15681)
经济学(15130)
(15071)
(15030)
(14534)
基金
项目(69044)
研究(55712)
科学(54099)
基金(48726)
(40593)
国家(40170)
科学基金(34696)
社会(33820)
社会科(32039)
社会科学(32034)
(26685)
教育(25545)
编号(24517)
基金项目(24197)
成果(22448)
(22173)
资助(21411)
自然(21188)
自然科(20585)
自然科学(20582)
自然科学基金(20228)
课题(17364)
(16455)
(15809)
重点(15439)
项目编号(15163)
(14813)
(14429)
(14152)
(13817)
期刊
(66484)
经济(66484)
研究(46010)
(33044)
中国(29244)
(20286)
金融(20286)
管理(18480)
(16391)
教育(14909)
会计(14022)
学报(13265)
科学(13116)
财经(12191)
业经(10815)
大学(10692)
财会(10575)
农业(10517)
技术(10344)
(10331)
经济研究(10228)
学学(9886)
(9883)
问题(8571)
(8088)
国际(7180)
理论(6908)
通讯(6879)
会通(6862)
(6718)
共检索到21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朱宇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相关规范在执行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计量,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艳萍  王天文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金莲  
文章以2007—201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来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解释变量,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中的影响因素和各种盈余管理动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资产减值计提受经济因素的影响;(2)资产减值计提中仍然存在以"大清洗"、扭亏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动机;(3)配股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更多的是出于会计稳健性的要求而非盈余操纵,新会计准则在强化会计稳健性、抑制盈余操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  
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禁止将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本文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2004~2009年度所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分析,从新准则实施后的效果可以看出,新准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志妨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可能发生减值,包括货币资本。资产减值是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体制变革等因素,引起企业的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准则趋同,资产减值也不例外,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文章围绕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喜才  
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则出发,实证分析我国自2007年以来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在旧准则下,公司计提较多资产减值作为大清洗的策略性工具,但新准则实施后会显著降低;(2)新准则虽压缩了使用资产减值作为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公司会改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包括仅调整账面数字的应计盈余,以及改变实质的营业活动,因此新准则具有明显的外溢效果;(3)整体经济法制越成熟的地区,越可以缓和资产减值的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枫  
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某一单项资产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资产独立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华  
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盛庆辉  
一、规范资产减值原始凭证的意义自财政部于1999年发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要求计提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准备之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又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艾健明  王孜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则虽能有效治理企业非正常经营行为,但仍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根据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现况,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情况,结合东方航空公司巨额亏损下资产减值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一  
资产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无误地确认其价值十分重要。为了能够给实际的资产价值提供可靠的度量手段,为会计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资产减值被广泛运用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开始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实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资产减值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有一定难度。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缺乏统一标准。准则中规定,企业应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2006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禁止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在"盈余管理工具论"的观点下,人们普遍预期我国上市公司会在06年将原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从01年到06所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分析,并未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盈余管理工具论"在上市公司整体层面上还缺少有说服力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宪胜  
本文通过对2001年上市的977家公司2002年至2011年数据为基础,考察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会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行为产生影响;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新准则实施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大幅的上升,短期资产减值转回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黄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准则中要求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这与IASB和FASB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明显不同。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按照新会计准则提供的资产减值的信息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一经计提就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成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减值准备本身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执行旧会计准则的年度。同时,新准则实施以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