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0)
2023(3790)
2022(3164)
2021(3188)
2020(2786)
2019(6415)
2018(6242)
2017(11257)
2016(6509)
2015(7383)
2014(7621)
2013(7443)
2012(7276)
2011(6456)
2010(6935)
2009(6584)
2008(7617)
2007(6822)
2006(6158)
2005(5570)
作者
(20629)
(17214)
(17071)
(16463)
(11102)
(8323)
(7812)
(6627)
(6597)
(6484)
(6128)
(5964)
(5643)
(5531)
(5473)
(5193)
(5147)
(5127)
(5049)
(4990)
(4677)
(4529)
(4299)
(4062)
(4006)
(3988)
(3874)
(3833)
(3583)
(3525)
学科
(22534)
经济(22496)
管理(20625)
(18746)
(15903)
企业(15903)
(10015)
方法(9945)
(9233)
数学(7770)
(7760)
财务(7743)
财务管理(7722)
数学方法(7542)
企业财务(7147)
(6660)
中国(6533)
理论(5570)
(5112)
业经(4937)
农业(4546)
(4450)
银行(4431)
(4195)
(4022)
贸易(4017)
(3884)
会计(3865)
(3831)
金融(3830)
机构
大学(100417)
学院(98702)
研究(34733)
管理(33160)
(33047)
经济(32115)
理学(27824)
中国(27614)
理学院(27421)
管理学(26622)
管理学院(26463)
科学(23318)
(22439)
(21817)
(19648)
(18424)
研究所(17173)
(17003)
中心(15944)
财经(15823)
业大(14837)
(14676)
农业(14575)
师范(14501)
北京(14306)
(14043)
(13184)
(12158)
师范大学(11731)
(11675)
基金
项目(58503)
科学(44698)
基金(41568)
研究(41227)
(37349)
国家(37015)
科学基金(30446)
社会(24249)
社会科(22794)
社会科学(22786)
(22195)
基金项目(21506)
自然(20515)
自然科(20063)
自然科学(20054)
教育(19723)
自然科学基金(19701)
(19418)
资助(17726)
编号(16944)
成果(16083)
重点(13829)
(13061)
课题(12288)
(11662)
科研(11457)
(11324)
(11313)
计划(11177)
大学(10971)
期刊
(40307)
经济(40307)
研究(30162)
中国(23351)
(22408)
学报(19882)
(16847)
科学(16671)
大学(14612)
学学(13643)
教育(13433)
管理(11937)
会计(11927)
农业(11336)
(8397)
金融(8397)
财会(8387)
财经(8232)
技术(7809)
(7542)
(6984)
(5907)
图书(5642)
经济研究(5639)
通讯(5607)
会通(5587)
业大(5259)
(5166)
业经(5146)
问题(5079)
共检索到160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秀勇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坚持以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为主导的前提下,正式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价值计量基础。新准则中体现的价值计量基础的运用是广泛的,但又是谨慎的、有条件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玲娣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一)资产负债观的基本思想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表现为企业账面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净资产一(所有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艳萍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运用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理论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真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公允价值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预示着我国会计事业有了一个飞跃性发展。虽然目前由于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会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及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程度的限制,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运用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形势和环境的逐渐完善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可以相信,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会在我国的会计领域得到普遍推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乐锦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的方向、范围、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若干重要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艳玲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五大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此外,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表明我国会计向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全华  
资产应如何计价是会计准则制定中最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应如何定义资产和对资产进行分类,进而确定合适的计量模式进行计价。受决策有用性观点的影响,准则的制定在信息观和计量观之间进行了权衡,在历史成本优先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对信息使用者理解资产信息产生了影响,本文阐述了如何理解和掌握计量观下资产信息的变化,以期为学习新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殷兴友  
第一,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2005年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多种金融工具,如权证及其创设制度、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产品、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等。随着其后各种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使其在金融企业内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谭涛  
从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央企业被要求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于军品生产企业来说,也不例外。新准则在原准则的基础上有诸多的突破和创新,新准则与原准则的不同,也影响到军品企业的核算及军品成本,并进而影响到军品价格的制订。具体来说,对军品价格产生影响的新准则主要有资产减值、职工薪酬、借款费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聪慧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对于企业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会计准则体系的转变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学习和掌握好新会计准则,制定合理的执行措施,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燕铭  
本文在简述财政部公布的新会计准则与原准则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以下观点:大股东更愿意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并将增加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还可能会通过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来满足融资相关规定的要求。因此从总体上看,新准则更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郑倩  
一、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有关规定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关于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规定。(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翼飞  陈守德  
本文探讨了会计计量中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内涵、特征及其应用。分析了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从理论上研究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问题,参考美国FASB关于现值和公允价值的会计规范,探讨了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内涵,确定公允价值的主要方法;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应用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学义  
一,新会计准则定义的商誉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及《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郭西强  贾宗武  
公允价值被引入新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了如何衡量会计计量的公允性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公允价值的一般确认计量准则,这就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进行盈余管理。本文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背景和新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简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