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3)
- 2023(15606)
- 2022(13271)
- 2021(12455)
- 2020(10497)
- 2019(23743)
- 2018(23655)
- 2017(45605)
- 2016(24791)
- 2015(27686)
- 2014(26905)
- 2013(26721)
- 2012(24271)
- 2011(21412)
- 2010(21374)
- 2009(19905)
- 2008(19580)
- 2007(17225)
- 2006(15088)
- 2005(13265)
- 学科
- 济(100611)
- 经济(100501)
- 业(97200)
- 企(88625)
- 企业(88625)
- 管理(87115)
- 方法(44462)
- 数学(34717)
- 数学方法(34341)
- 业经(33087)
- 农(31346)
- 财(31149)
- 中国(24513)
- 务(23257)
- 财务(23196)
- 财务管理(23169)
- 技术(22628)
- 农业(22210)
- 企业财务(21911)
- 地方(20075)
- 理论(19975)
- 制(19878)
- 和(18811)
- 划(17841)
- 学(17483)
- 策(16739)
- 贸(16572)
- 贸易(16559)
- 易(16027)
- 环境(15054)
- 机构
- 学院(343643)
- 大学(339644)
- 管理(144638)
- 济(136783)
- 经济(133857)
- 理学(124989)
- 理学院(123700)
- 管理学(121953)
- 管理学院(121312)
- 研究(106171)
- 中国(82553)
- 京(72542)
- 科学(65032)
- 财(63511)
- 农(53488)
- 所(51535)
- 江(51240)
- 财经(50506)
- 业大(49922)
- 中心(48880)
- 研究所(46570)
- 经(45862)
- 北京(45319)
- 范(43147)
- 师范(42825)
- 农业(41791)
- 州(41741)
- 经济学(39345)
- 院(39158)
- 商学(38774)
- 基金
- 项目(232576)
- 科学(184888)
- 研究(174644)
- 基金(168795)
- 家(144776)
- 国家(143453)
- 科学基金(126167)
- 社会(110218)
- 社会科(104380)
- 社会科学(104353)
- 省(92620)
- 基金项目(90691)
- 自然(81493)
- 自然科(79646)
- 自然科学(79629)
- 教育(78743)
- 自然科学基金(78250)
- 划(75655)
- 编号(72247)
- 资助(67511)
- 成果(57012)
- 创(52742)
- 重点(50764)
- 部(50363)
- 发(49642)
- 课题(48421)
- 创新(48381)
- 项目编号(44988)
- 业(44779)
- 国家社会(44661)
- 期刊
- 济(154411)
- 经济(154411)
- 研究(100319)
- 中国(65578)
- 管理(57722)
- 财(52173)
- 农(49442)
- 学报(47377)
- 科学(46677)
- 教育(37845)
- 大学(36768)
- 农业(34575)
- 学学(34511)
- 技术(32424)
- 融(28434)
- 金融(28434)
- 业经(28201)
- 财经(24284)
- 经济研究(23247)
- 经(20823)
- 业(20645)
- 问题(19962)
- 技术经济(19090)
- 科技(18017)
- 现代(17526)
- 图书(17476)
- 财会(16503)
- 理论(16103)
- 商业(16101)
- 版(14972)
共检索到50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红 秦兰 邢蕊 周建林
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新企业创业导向通过创业拼凑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探索性案例分析,围绕创业拼凑思维与操作的复合视角,勾画出资源匮乏新企业创业导向通过创业拼凑向成长绩效转化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创业导向通过创业拼凑的思维和行动形成"二阶段"转化模型向成长绩效转化;创业导向的转化过程呈迭代演进:随着新企业发展,创业导向的战略性不断增强,创业拼凑的拼凑思维从即兴而作向战略匹配转变,拼凑行动从资源组合到资源重构转变,每一阶段获得的成长绩效奠定下一阶段创业导向的形成;创业拼凑的拼凑思维是转化过程的核心环节。研究在丰富创业导向相关理论的同时为资源匮乏新企业的成长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业导向 创业拼凑 成长绩效 内在机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绍华 张志伟
以创业者或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创业激情、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模型,并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创业激情显著正向影响新企业绩效,有助于新企业绩效提升;创业拼凑显著影响新企业绩效;创业激情与创业拼凑具有正向关系,同时创业拼凑在创业激情与新企业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创业激情 创业拼凑 新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祝振铎
创业拼凑对于突破新企业创建和成长过程中的资源约束具有关键作用,但究竟何种因素能够激发拼凑行为以及对拼凑功效的调节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遵循"态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创业导向、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212家成立时间在8年内的新企业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业导向与创业拼凑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创业导向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创业导向对创业拼凑行为及其功效具有驱动和调节双重作用。
关键词:
创业拼凑 创业导向 资源约束 包容性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兆群 胡海青 张琅
对于新生弱小的新创企业而言,创业拼凑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层面的被迫选择,更潜移默化地转变为企业战略层面的主动决策。在创业拼凑助力新创企业提升创业绩效的问题上,机会开发成为逻辑-行为-结果中关键的一环。从机会开发行为视角,探索创业拼凑决策逻辑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均衡型机会开发、创新型机会开发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分别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相比于创新型机会开发,创业拼凑与均衡型机会开发的匹配有利于获取更高的创业绩效。该研究对于新创企业决策逻辑形成和机会开发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扬眉 吴琪 罗景涛
跨国创业是家族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以及获得国际化成长的必然选择。家族企业如何突破资源束缚展开创业活动并获得企业与家族的双重成长,现有研究对此还缺乏系统的学术分析。本文以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拼凑视角揭示家族企业独特的跨国创业成长路径,研究发现: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差异性,跨国创业的资源拼凑主导逻辑延续"学习为主导—效率为主导—战略为主导"的基本方向,形成连续的选择性拼凑;跨国创业机会识别、把握和开发与资源挑选、引入和组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相互交织的过程,体现家族企业在不同跨国创业阶段的资源拼凑动态演化,驱动资源的价值生成;家族企业特性亦使跨国创业过程中的资源拼凑朝着有利于实现家族愿景、控制意图和家族性资源整合的方向发展,借助跨国创业拼凑形成新的有序状态,获得跨国创业成长。本研究完善并深化了资源拼凑的应用情境、动因和过程,构建了基于资源拼凑的家族企业跨国创业成长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面临复杂多元的国际环境、内外资源匮乏的家族企业实施跨国创业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跨国创业 资源拼凑 案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于小进 郑庆龄 祝振铎
社会创业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实现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是一个重要而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整合资源拼凑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四家社会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多案例研究,旨在构建社会创业企业成长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不同的组织合法性,进而促进其成长。其中,实物拼凑、技能拼凑和市场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市场合法性,促进其经济层面的成长;制度拼凑与人力拼凑有助于社会创业企业获取社会合法性以推动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在社会创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资源拼凑促进合法性获取的途径有所差异,企业成长程度亦有区别。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创业企业成长过程机理,为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的成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花 谢萍萍 熊丽君
创业网络为新创企业获取资源、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提供了可能,能否将创业网络中潜在的资源真正转化为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取决于其对资源进行拼凑的程度。已有研究在相关领域有所探讨,但是尚需对创业网络进行细分,探讨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并讨论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条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将创业网络分为均包括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的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理论推演出两类创业网络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机制以及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从创业学习的角度探讨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204份来自新创企业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 23. 0和Mplus 7. 4检验数据质量、变量间关系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网络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正式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式网络规模的正向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非正式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正式网络的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以及非正式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利用式学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从资源的来源角度深度剖析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资源拼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通过创业学习界定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研究结果启示新创企业在构建正式网络时应重质不重量,积极构建多样性的正式网络并扩大非正式网络规模,加强与非正式网络成员的联系。同时,应善于资源整合和拼凑,实现对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并注重创业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加强探索式学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玲 田增瑞
利用199家社会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基于创业拼凑理论和管家理论,探讨创业拼凑、机会识别、管家文化与社会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社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识别在创业拼凑与社会企业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员工为中心的管家文化和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管家文化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丰富创业拼凑相关理论,并为社会企业突破资源约束、提升企业绩效提供新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龙丹 田新
一个废弃的煤矿穿过格雷森的农场。煤矿形成了巨大的污水坑,并且产生大量沼气。沼气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人体有毒,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煤矿遭弃用。这对农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人怀 王娅男
受到资源限制的新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创业拼凑理论为其指明新的道路。基于213份有效调查问卷,从知识观视角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创业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
创业拼凑 创业学习 突破性创新 新创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敬伟
创造性拼凑是研究创业企业成长的一个新视角,价值创新揭示的是高成长企业的成长逻辑。文章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创造性拼凑与价值创新两个思路的成长模型融合起来,构建了创业企业成长的整合模型,为勾画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逻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创造性拼凑 价值创新 企业成长 成长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绍华 查君君
从改善新企业资源获取视角出发,构建创业拼凑、创业学习与资源获取关系的概念模型,基于问卷调查回收的293份有效数据实证分析了创业拼凑对新企业资源获取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新创企业的初创期和早期成长期,创业拼凑对影响新企业生存的运营资源和影响新企业发展的知识资源的获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实践学习在创业拼凑和资源获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创业拼凑对创业学习也具有正向影响。此研究改善了创业领域创业资源获取的前因变量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拼凑理论。
[期刊] 预测
[作者]
左莉 周建林
本研究遵循"认知-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构建认知柔性、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对此逻辑关系的调节效应,从而形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以大连市213家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Bootstrap分析、Johnson-Neyman技术等手段,对核心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柔性对创业拼凑和新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认知柔性和新企业绩效中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调节认知柔性与创业拼凑间的关系,而且还调节创业拼凑对认知柔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左莉 周建林
本研究遵循"认知-行为-绩效"的理论范式,构建认知柔性、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对此逻辑关系的调节效应,从而形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然后以大连市213家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Bootstrap分析、Johnson-Neyman技术等手段,对核心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柔性对创业拼凑和新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认知柔性和新企业绩效中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调节认知柔性与创业拼凑间的关系,而且还调节创业拼凑对认知柔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兴庐 刘衡 张建琦
组织冗余是否以及如何驱动公司创业是战略学者讨论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创业过程中机会内/外生的动态平衡视角,认为创造性的资源拼凑和手持资源的机会搜寻是沉寂的组织冗余转化为公司创业的双元式中介路径过程。2015年7—10月间对广东、北京和湖北共33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发现:(1)企业的未吸收冗余如现金存留和应收账款等,其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强,刺激企业识别低买高卖的市场交易增值机会,提升了企业的新机会识别能力;(2)已吸收冗余内嵌于固定投资和生产流程之中,变现能力弱利用效率低,刺激企业发掘其
关键词:
组织冗余 机会识别 资源拼凑 公司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