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0)
2023(19138)
2022(16215)
2021(15199)
2020(12884)
2019(29576)
2018(28995)
2017(55709)
2016(29902)
2015(33561)
2014(32685)
2013(32288)
2012(29508)
2011(26357)
2010(26130)
2009(24289)
2008(23869)
2007(20770)
2006(17975)
2005(15952)
作者
(82353)
(68552)
(67937)
(64805)
(43674)
(32562)
(30916)
(26737)
(26021)
(24272)
(23317)
(23154)
(21711)
(21503)
(21032)
(20860)
(20440)
(19898)
(19596)
(19593)
(16787)
(16634)
(16482)
(15645)
(15271)
(15227)
(15098)
(14949)
(13606)
(13560)
学科
(126938)
经济(126803)
(105326)
管理(97841)
(93570)
企业(93570)
方法(59668)
数学(49587)
数学方法(49017)
(36617)
(36423)
业经(35488)
中国(33793)
(25658)
财务(25589)
财务管理(25551)
农业(25185)
企业财务(24229)
技术(23922)
(23866)
(23694)
贸易(23678)
(23037)
地方(22192)
理论(21991)
(21504)
(21361)
(19844)
(19251)
(18577)
机构
学院(419648)
大学(418090)
(177694)
经济(174391)
管理(172648)
理学(149572)
理学院(148090)
管理学(145798)
管理学院(145030)
研究(135281)
中国(105988)
(88372)
(80903)
科学(79986)
(65547)
财经(65240)
(63914)
中心(61635)
(60031)
(59663)
研究所(59435)
业大(59185)
北京(55795)
经济学(53980)
(51659)
师范(51227)
农业(49893)
(49482)
经济学院(48846)
财经大学(48591)
基金
项目(284549)
科学(226776)
研究(211286)
基金(209491)
(180768)
国家(179243)
科学基金(156690)
社会(136207)
社会科(129273)
社会科学(129241)
基金项目(110324)
(109350)
自然(100425)
自然科(98192)
自然科学(98170)
教育(96506)
自然科学基金(96482)
(91339)
资助(86205)
编号(85052)
成果(67653)
(63682)
重点(62773)
(62323)
(60292)
课题(57699)
创新(57595)
国家社会(56880)
教育部(55469)
人文(54340)
期刊
(191012)
经济(191012)
研究(123677)
中国(77670)
管理(67630)
(64167)
学报(58732)
(58233)
科学(57647)
大学(46400)
学学(43717)
教育(43192)
农业(40768)
技术(39049)
(36717)
金融(36717)
财经(32245)
业经(32114)
经济研究(31180)
(27740)
问题(24629)
(24123)
技术经济(22724)
(20257)
科技(19931)
现代(19777)
统计(19661)
商业(19233)
世界(19214)
理论(19103)
共检索到613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望斌  张玉利  
当前关于新企业创业导向的维度及其功效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战略过程视角,依据文献分析初步界定了新企业创业导向的5个维度,然后通过访谈调查和探测性检验,将新企业创业导向维度调整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3个方面,应用并优化了其测量量表。最后通过150份有效样本,对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绩效确实有显著的直接贡献,但间接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苗苗  马艳丽  
本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资源管理理论和创业行为理论首次对创业导向、投机导向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检验环境情境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广东省、北京市和吉林省的600家新创企业展开大规模问卷调研,最终获得361份有效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和投机导向均对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显著积极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在创业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而在创业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消极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投机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但在投机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负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方海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界定了测量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为了验证此评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国内29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并在探测性检验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调整为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与组织变革5个方面。最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基于363份有效样本,对我国企业动态能力的制约性因素,以及它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有限的贡献中,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雪灵  韩自然  董保宝  于晓宇  
新企业有着区别于成熟企业的"新"和"小"的属性特征,在行为选择时更偏向于创新和先动性的创业活动。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学习能够帮助新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减少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组织学习在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学习导向、获得式学习和新企业创业活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217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模仿式的获得式学习行为有利于新企业创新性和先动性创业活动的进行;作为企业内环境的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的获得式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学习导向的企业氛围中,获得式学习对新企业创新性与先动性创业活动的作用关系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望斌  张玉利  
新企业高失败率和成长巨大差异性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并导致创业导向研究的丰富成果。鉴于现有研究陷于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间无限追加调节和中介变量的复杂模型中,而忽视了对其中关键要素的深入挖掘,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学、战略理论和组织理论,认为新企业从创业导向到组织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路径与能力支持,并提出新企业能力构念,构建了"创业导向—新企业能力—新企业绩效"模型,并通过150份有效样本验证了中国背景下新企业创业导向和新企业能力的维度构成以及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也发现了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环境敌意性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新企业能力的显著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雪灵  马文杰  刘钊  董保宝  
实践中新企业在创业导向实施与合法性获得之间的两难选择,使得新企业如何跨越"合法性门槛",推动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成长,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从合法性相关研究出发,提出主动获取的战略合法性行为和客观表现的自洽合法性状态是新企业应该谋求的解决合法性障碍的两种方式,并分析了战略合法性和自洽合法性在创业导向与成长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战略合法性在解决创新和先动行为实施带来的市场认同缺陷和顾客接受偏见中的作用,从合法性视角打开了企业创新、先动行为与成长过程的黑箱;而企业自洽合法性为企业创业导向战略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企业背景和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望斌  张玉利  牛芳  
新企业成长问题是待深入剖析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基于199家新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企业创业导向受新企业属性等因素影响;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的成长水平具有贡献作用,而动态能力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企业经济结构等因素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其玮  李丹  
本文通过对176家分布于各地区和各行业的我国企业进行调查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建模(SEM)和最小二乘(GLS)法的方法,研究企业创业导向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创业导向中创新性的增强能够促进知识传递与融合;冒险性强弱同开放性与试验、领导与授权正向相关;竞争侵略性的增加能促使共同愿景的统一和确立,但可能削弱企业的领导与授权能力;而先动性维度则对共同愿景、知识传递与融合、开放性与试验及领导与授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联系。这些正向促进或反向作用,从总体上对组织学习的过程和发展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润萍  
创业能力对于新企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受到创业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者个体层面创业能力的前因和结果分析,组织层面的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待运用有效的理论揭示新企业如何构建组织层面创业能力的内在机理和路径。作为新兴的创业理论,手段导向理论有助于面临高不确定性的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持续进行迭代式学习,而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获取作为组织学习的核心环节有助于组织创业能力的构建。因此,手段导向可能通过知识获取提升新企业创业能力。然而,少有学者关注此方面研究。运用手段导向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深入剖析手段导向各维度对创业能力的积极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艳妮  郝喜玲  郑方  
本文旨在考察以往创业导向与创业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内生性问题,以2014—2018年创业板中互联网和软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和3SLS估计方法考察创业导向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以及CEO个体特征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前期采用创业导向战略促进当期企业成长,而企业成长也会反馈作用于当期的创业导向战略。同时,职能经验越丰富,创业导向的促进作用越强烈;受教育程度越高,创业导向的促进作用反而被削弱;而政治联结和两职合一未能发挥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了创业导向与创业企业成长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上市公司权衡创业导向与创业企业成长的经营决策以及CEO的遴选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祝振铎  
创业拼凑对于突破新企业创建和成长过程中的资源约束具有关键作用,但究竟何种因素能够激发拼凑行为以及对拼凑功效的调节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遵循"态度-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创业导向、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212家成立时间在8年内的新企业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业导向与创业拼凑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创业导向对创业拼凑与新企业财务绩效、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创业导向对创业拼凑行为及其功效具有驱动和调节双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圣利  
以2009—2011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其R&D投资的经济绩效。结果显示:创业企业的R&D投资整体上并未呈现出积极的经济效果;R&D投资的经济效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制造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该影响具有滞后性;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经济绩效均未产生积极影响,表明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效率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萍  蔺楠  
本文提出企业特性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效果的重要变量,并以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企业的研发与投资数据构造了创业导向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的直接效应,并考察了激励型、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性主效应的不对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创业导向程度正向影响企业成长性;(2)针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创业导向企业成长性有正向调节作用;(3)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代表的监督机制对创业导向企业的成长性有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创业导向企业,激励型与监督型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军伟  胡立君  付海艳  
与政府的联系、组织的社会网络资本和特有的关系资本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资本。通过对97家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资本对销售收入的提升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资产报酬率的改善却没有明确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提升销售收入过程中,组织的社会网络资本作用最大,特有关系资本次之,企业家的政府关系资本是第三位的。我们还发现,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在政府关系的利用和获得有利社会地位方面更有优势,但在组织的特有关系资本建设方面却呈现不足。作者建议管理者谨慎评价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有必要考虑不同社会资本结构的交互作用,并将之与其他要素综合起来运用;企业应当用动态的眼光分辨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对绩效改善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坤  骆温平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我国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构建了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对物流服务创新、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基本假设,并以调查获取的152份物流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结果认为:(1)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然而顾客导向较竞争者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更为显著,竞争者导向较顾客导向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更为显著。(2)在顾客导向及竞争者导向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制中,服务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物流服务创新对物流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服务创新不仅可以实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更是企业经营绩效及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