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7)
2023(18702)
2022(15738)
2021(14805)
2020(12527)
2019(28780)
2018(28083)
2017(53759)
2016(29280)
2015(32630)
2014(32331)
2013(31930)
2012(29521)
2011(26635)
2010(26436)
2009(24641)
2008(24429)
2007(21639)
2006(18718)
2005(16770)
作者
(85029)
(71088)
(70858)
(67508)
(45234)
(34187)
(32365)
(27880)
(27053)
(25273)
(24179)
(23774)
(22588)
(22417)
(22270)
(22266)
(21417)
(21134)
(20602)
(20454)
(17749)
(17480)
(17363)
(16289)
(16204)
(15946)
(15804)
(15444)
(14377)
(14108)
学科
(120527)
经济(120406)
管理(84898)
(82042)
(66043)
企业(66043)
方法(57619)
数学(51649)
数学方法(51053)
(34334)
中国(33783)
(33215)
(26604)
贸易(26587)
(25929)
业经(25204)
(24926)
(23816)
农业(21539)
(21160)
地方(21149)
银行(21100)
(20791)
财务(20738)
财务管理(20694)
(20097)
(19866)
金融(19863)
企业财务(19682)
技术(17445)
机构
大学(417490)
学院(416313)
(178390)
经济(175083)
管理(162014)
研究(143439)
理学(140076)
理学院(138575)
管理学(136229)
管理学院(135470)
中国(112247)
(87412)
科学(86810)
(82059)
(74373)
(72540)
中心(67136)
研究所(66006)
财经(65601)
业大(63789)
(61237)
(59851)
农业(58949)
经济学(55460)
北京(54934)
(51397)
(51219)
师范(50560)
经济学院(50181)
财经大学(48878)
基金
项目(281388)
科学(222105)
基金(208110)
研究(199331)
(183691)
国家(182253)
科学基金(155930)
社会(128511)
社会科(122098)
社会科学(122062)
基金项目(108992)
(107534)
自然(102880)
自然科(100598)
自然科学(100565)
自然科学基金(98831)
(92205)
教育(91574)
资助(86356)
编号(78372)
重点(63652)
成果(63289)
(63188)
(59954)
(58449)
科研(55017)
创新(54797)
国家社会(54298)
教育部(54110)
课题(53767)
期刊
(188059)
经济(188059)
研究(119670)
中国(77705)
学报(69009)
(66147)
(63722)
科学(62476)
管理(58633)
大学(51777)
学学(49115)
农业(44502)
(42823)
金融(42823)
教育(36196)
技术(34803)
财经(32824)
经济研究(32128)
业经(30137)
(28194)
问题(25071)
(24575)
(23311)
统计(21612)
技术经济(20645)
国际(20417)
(20056)
理论(19677)
(19608)
世界(19417)
共检索到61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皓  
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路径依赖,二是差异化合谋。寡头企业为了避免成为反垄断调查的目标,通过协调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形成比价格合谋更加隐蔽的合谋。本文收集了中国轿车企业1998—2013年生产的530种车型的信息,通过属性价格模型构造产品空间,对新车型定位决策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1轿车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路径依赖"特征,即新车型贴近本企业的已有车型;2轿车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差异化合谋"特征,即新车型远离竞争对手的已有车型;3企业资源对"路径依赖"特征和"差异化合谋"特征存在调节作用;4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路径依赖"方面没有差异,但在"差异化合谋"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鹏  
文章以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为基础,考察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逐渐向低垄断型转变,自从加入WTO以后,竞争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我国轿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说明我国的轿车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白让让  
从市场结构、企业能力和细分市场进入或定位的理论假设出发,基于1999年~2006年中国轿车产业和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文献回顾、经验观察和Logit计量模型工具,结合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行为比较,分析影响细分市场进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细分市场的集中度越高企业的进入激励越小,企业总体占有率提高后会选择向下扩展产品线,合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细分市场定位有显著差异,相互进入会导致产品线的重叠和竞争的恶化,本土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时应避免过早全序列化模式对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的侵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文远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pplicability of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chinese car market from social welfare and put up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CES utility function.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car industry of china is more competitive than Bertrand competition and moderate tariff and subsidy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ocial welfare. It is a right to continue to reduce tariff level.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尚颖  贾士彬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保险业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寿险产品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为了更好的把握调整方向,本文试图从公司微观层面寻求影响中国寿险产品结构调整的各个因素。基于2005年~2010年6年间,37家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均衡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得出寿险产品结构与公司的规模实力、经营稳健性、盈利能力、监管、股权性质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其调整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寿险产品结构调整会更加严峻,在遵循公司内部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还应不断适应外因的改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运用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和厂商规模的对数方差等市场结构指标,研究了1993-2002年我国轿车市场的结构特征,证明曾一度处于高寡占的轿车市场已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汽车公司参与我国汽车工业大重组格局已基本确定,但这并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轿车市场仍有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危险。我国轿车行业只有在进一步加大公平、有序竞争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才能创建稳定、成熟的市场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春  万鹏博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逐步频繁,中国各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暴露逐渐增大,基于这一现实,本文运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选取2005年7月—2017年7月的数据,动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层面的外汇风险暴露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所有行业均存在显著的长期或者短期外汇风险暴露,且外汇风险暴露程度较大,所有行业的公司都应该强化外汇风险意识,并构建防范外汇风险的系统;外汇风险暴露存在时滞性和J曲线特性,央行的外汇干预可能在短期内不起作用或者引起相反的效果,建议中国央行仅在人民币汇率长期偏离均衡水平从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时才进行外汇干预;外汇风险暴露存在短期和长期的非对称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贬值冲击相对于升值冲击会影响更多的行业,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并不会对较多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更多关注人民币汇率贬值所带来的风险;根据非对称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中国可以通过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来大大减缓外汇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而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各行业的股票组合以实现外汇风险的对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皓  马翠花  
中国轿车行业的品牌价值正处于动态变化的趋势之中。在控制产品差异化特征之后,外国品牌对本土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但其溢价逐年递减;在4大类国别品牌中,欧系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其溢价也在逐年递减;在10类企业品牌中,6个企业有显著的品牌溢价,1个有显著的品牌折价,其它品牌则不显著。轿车的车型特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近几年来本土企业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昭玲  
本文旨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经验研究。文中以轿车制造业为例 ,分析了应用战略进口政策对该行业进口量、企业利润及国民福利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说明 ,只要选定适当的行业和产品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也具备应用的可能性 ,适度的关税保护政策可以起到提高国民福利的作用。无限制地高筑关税壁垒是错误的 ,正确选择保护程度十分重要 ,中国现行的关税与最佳关税相比是过高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田彬彬  
现有文献表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同,相比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一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跨国投资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而会改善一国的FDI质量。本文以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FD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FDI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改善中国FDI的质量和优化FDI结构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巍  谢淑萍  朱嫒玲  林国怀  
在对国内文献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周期说"和"价格决定说"对于解释当前轿车市场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规律的"收入效应说"。通过选择2004-2006年度21种典型车型的月度数据,在构建了时间横截面和时间序列都具有可比性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描述市场需求和价格与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各档次车型的市场供求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轿车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与轿车市场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检验,初步验证了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的周期性演化规律和收入效应说,揭示出高档车型目前存在着收入效应带来的需求缺口现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皓  周黎安  
本文对2002-2004年中国轿车厂商的竞争行为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2004上半年轿车行业体现出“内资集团价格战”的特征;在价格战之前,合谋集团的“内资纽带”特征非常明显;而在价格战之后,合谋集团的“外资纽带”特征更加鲜明。基于需求冲击的价格战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而从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变化出发,配合中国轿车行业的合资特征,不仅能够解释价格战,而且能解释价格战前后合谋集团特征的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祺  
集聚对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明,但集聚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尚未得到关注。笔者基于Hisamitsu(2016)理论框架和微观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了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对公司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集聚经济作为生产功能领域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代表,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集聚区内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而边际成本的降低可提升公司的运营利润,从而公司能够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投入更多。根据制造企业产品层面相关数据,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产品质量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祺  
集聚对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明,但集聚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尚未得到关注。笔者基于Hisamitsu(2016)理论框架和微观层面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了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对公司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集聚经济作为生产功能领域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代表,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集聚区内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而边际成本的降低可提升公司的运营利润,从而公司能够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投入更多。根据制造企业产品层面相关数据,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产品质量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出口比本地市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且该结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区域和规模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上述结论。集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应当能够有利于制定完美的集聚诱导政策并有助于公司平衡质量提升与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关系,以便公司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体竞争力,同时在提升集聚水平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过度集聚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蒋紫艳  赵军  
新产品的成功销售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具有生产特性的工程变量,比如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一是具有市场特征的影响因素,比如价格和保障机制。为了实现收益,制造商必须认真审视价格、产品可靠性和保障机制的选择。因此,本文将价格作为外生变量,将保障机制与可靠性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以最大化为目标的收益模型,分析可靠性与保障机制的最优策略。另外,探讨当不同变量的敏感性参数发生变化时,最优保障机制与产品可靠性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收益函数的基本特性,结论显示消费者总是从产品保障机制的信号中判断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这对新产品销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