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4)
2023(17673)
2022(15336)
2021(14080)
2020(11848)
2019(27052)
2018(26852)
2017(51022)
2016(27876)
2015(31492)
2014(31720)
2013(31298)
2012(29365)
2011(26806)
2010(26999)
2009(25485)
2008(24812)
2007(22422)
2006(20310)
2005(17904)
作者
(83585)
(69828)
(69541)
(66127)
(44738)
(33721)
(31429)
(27206)
(26655)
(25128)
(23959)
(23861)
(22694)
(22266)
(21702)
(21369)
(20769)
(20693)
(20163)
(19994)
(17484)
(17425)
(16939)
(16138)
(15773)
(15599)
(15569)
(15522)
(14250)
(13850)
学科
(125865)
经济(125710)
管理(81481)
(75716)
(60975)
企业(60975)
方法(48407)
数学(40807)
数学方法(40290)
(37679)
中国(31017)
(30082)
地方(28672)
业经(28663)
(28152)
(25463)
农业(25103)
理论(19597)
(18424)
贸易(18411)
环境(18266)
(18044)
(18034)
(18002)
银行(17983)
(17788)
金融(17783)
(17732)
(17186)
(17150)
机构
大学(409264)
学院(406956)
(163680)
经济(159930)
管理(154296)
研究(143033)
理学(132228)
理学院(130613)
管理学(128211)
管理学院(127475)
中国(107143)
科学(89472)
(88597)
(76918)
(73152)
(71429)
研究所(66181)
中心(64335)
(62609)
业大(61680)
财经(59991)
北京(56284)
(55671)
农业(55151)
师范(55093)
(54119)
(51590)
(50064)
经济学(49445)
(45105)
基金
项目(269958)
科学(210795)
研究(196040)
基金(194708)
(170304)
国家(168840)
科学基金(143629)
社会(123683)
社会科(116809)
社会科学(116776)
(105718)
基金项目(103170)
自然(92982)
自然科(90703)
自然科学(90679)
教育(89166)
自然科学基金(89040)
(88561)
资助(80404)
编号(79598)
成果(65911)
重点(60575)
(58901)
(58283)
课题(55567)
(54985)
创新(51350)
科研(51208)
国家社会(50645)
教育部(50195)
期刊
(196050)
经济(196050)
研究(124352)
中国(83954)
(68736)
学报(68491)
科学(62770)
(59369)
管理(58349)
大学(52121)
学学(49079)
农业(46103)
教育(44838)
(37004)
金融(37004)
技术(34714)
业经(31169)
财经(30271)
经济研究(29885)
(25984)
问题(25040)
(22001)
(20888)
图书(20766)
技术经济(20099)
理论(19200)
科技(19105)
现代(18172)
业大(17844)
资源(17670)
共检索到62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璇  
文章从乡村精英的性质、特点等方面对这一特殊阶层做出初步分析,以虎跳峡徒步路线地区为例,分析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脱胎草根而非传统权力社会的新乡村经济精英的形成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探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整个社区带来更大的福利。结论指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需要培育和支持新乡村经济精英,虎跳峡徒步路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值得其他欠发达地区借鉴。该案例研究对社会学领域的社会分层理论和人类学领域的旅游涵化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蓉  施国庆  
通过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Z村6名乡村经济精英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为进行深描,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Z村乡村经济精英历经了生计危机下的自主创业、政府介入下的积极成长和创业成功后的护村守业等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呈现出以下要点:第一,产业、民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正式性规范具有政策导向作用;第二,村内熟人信任机制与"面子观"约束机制等非正式性规范具有行动保障作用;第三,相关社会现象和村内价值理念等表意性符码具有价值感召作用;第四,精英自身及村庄所拥有的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具有行动基础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景宇  赵渺希  沈娉  
徒步旅游社区是都市外围郊野地区徒步旅游活动服务和管理的单元,合理划分徒步旅游社区对于引导当地形成旅游主题和供给公共设施,以及优化旅游要素的配置和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北部郊区增城和从化的旅游生态型城镇为例,基于互联网共享的徒步旅游GPS轨迹数据对研究范围内的空间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徒步旅游社区。不同社区在景观风貌和游客活动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通过聚类的方法划分差异显著的徒步旅游社区,对凝练社区徒步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优化配置服务设施、实施人流预警分流、改善徒步旅游社区间连通性等旅游规划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小娟  
我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不够,受益仍存在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活动存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机构和平台等参与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在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构建了以贫困人口为核心的受益机制,主要包括精准识别机制、政府主导协调机制、贫困人口内涵建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五大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红霞  
伴随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前往世界各地旅游成为人们假期出行的时尚选择。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古已有之。严格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于二十一世纪,形成了农家乐、田园农业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洋家乐等主要发展模式。国家支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党和国家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旅游是乡村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孟凯   张冰逸   王铭杰   王强  
村民的生计可持续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而村民的生计转型意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本文以海口市北港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在旅游发展作用下乡村居民的生计转型意愿。研究发现: (1) 传统生计受限和转型机遇出现的双重背景促使村民调整生计方式;(2) 代际差异通过年龄效应——客观因素和世代效应——主观因素两条路径共同作用于村民的生计转型意愿,其中客观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主观因素包括地方情感、家庭压力和生计满意度;(3) 村民的生计转型意愿呈现出老年一代——相对抗拒、中年一代——普遍支持、 青年一代——持续观望的代际差异;(4) 生计转型意愿的形成具有“父慈子孝”的家庭互动逻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鑫  杨新军  陈佳  吴文恒  
为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转型及能源消费模式产生的影响,论文借鉴可持续生计理论,以陕南金丝峡乡村旅游地为例,通过入户调查与访谈,构建能源消费-生计多样性模型对农户分类,基于用能多样性矩阵与效益评估法,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用能结构及其综合效益,继而依据灰色关联分析,识别影响农户能源消费的主要生计资本因子,并总结农户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参与旅游经营与不参与旅游经营的两大类农户中,农户用能多样性水平随生计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而上升;2与非旅游经营户相比,旅游经营户商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新型能源迅速推广,传统能源消费有所降低,能源消费模式向优质化和商品化发展;3不同类型农户用能综合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1949年,法国学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和被塑造的,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改变,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女性的自我成长,从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少癸   韩佳钰   陈思榕   Rob LAW   章牧  
乡村旅游精英在乡村振兴、消除贫困、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中国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乡村旅游精英的动机研究却往往被简单化和边缘化。因此,文章基于中国乡土文化背景,聚焦乡村旅游精英这一特定群体,利用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由乡土情结、公共利益承诺、社会认可与支持、自我奉献精神和政策制定吸引力5个维度组成。其中,公共利益承诺、自我奉献精神和政策制定吸引力3个维度具有普适性,乡土情结和社会认可与支持则是文章基于中国乡土社会背景发现的新维度。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体系,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的驱动因素。以上结论对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评估乡村旅游精英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开敏  庄伟光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崔莉  刘彦随  
乡村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众多,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和生态环保的特征,通过旅游开发可以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空心村治理、农村剩余人口的就地安置、农民增收和农村空间重构。在乡村转型发展驱动机制研究成果系统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辽宁盘锦某乡村旅游规划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创新型乡村度假地产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二种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模式,识别了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立足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乐平  肖美娟  苏颖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红  
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Driving Mechanism)分析是认识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差异的基础,对分析各地的竞争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指出其发展是需求、供给、政府与营销四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正在改变着这些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并认为,政府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传喜  唐代剑  
以浙江德清外籍人士投资经营的洋家乐旅游新业态为例,分析了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规模和空间分布、社会网络、运作模式以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德清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包括乡村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等多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环莫干山地区,表现出复制性比较强和根植性比较强两种不同的社会网络特征,在运作上则形成了具有族裔特色的"生态循环"商业运行模式。在洋家乐族裔经济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是推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市场结构中的机会是拉力,而族裔社会资本、区位交通、当地政策与社会文化是条件因素。研究可为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