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5)
- 2023(14905)
- 2022(12841)
- 2021(12096)
- 2020(9918)
- 2019(23178)
- 2018(22958)
- 2017(44069)
- 2016(23737)
- 2015(26770)
- 2014(26821)
- 2013(26773)
- 2012(25005)
- 2011(22777)
- 2010(22721)
- 2009(20700)
- 2008(20077)
- 2007(17426)
- 2006(15589)
- 2005(14105)
- 学科
- 济(106258)
- 经济(106157)
- 管理(63058)
- 业(61330)
- 企(47782)
- 企业(47782)
- 方法(43465)
- 数学(37951)
- 数学方法(37622)
- 中国(32537)
- 农(28323)
- 地方(26503)
- 业经(22560)
- 财(22099)
- 学(21205)
- 贸(20683)
- 贸易(20667)
- 易(20052)
- 农业(19429)
- 制(17681)
- 银(16615)
- 环境(16604)
- 银行(16571)
- 融(16075)
- 金融(16074)
- 行(16019)
- 和(15909)
- 技术(15274)
- 发(15262)
- 地方经济(14978)
- 机构
- 大学(339452)
- 学院(336597)
- 济(143682)
- 经济(140868)
- 管理(131397)
- 研究(122857)
- 理学(112910)
- 理学院(111590)
- 管理学(109898)
- 管理学院(109294)
- 中国(92819)
- 京(74448)
- 科学(74031)
- 财(63215)
- 所(62046)
- 研究所(56513)
- 农(54062)
- 中心(54053)
- 财经(50316)
- 江(48342)
- 业大(48232)
- 北京(48189)
- 范(46193)
- 经(45955)
- 师范(45788)
- 院(44503)
- 经济学(43768)
- 农业(42035)
- 州(39554)
- 经济学院(39442)
- 基金
- 项目(227499)
- 科学(179235)
- 研究(168287)
- 基金(165429)
- 家(144224)
- 国家(143021)
- 科学基金(122012)
- 社会(106972)
- 社会科(101444)
- 社会科学(101421)
- 基金项目(87381)
- 省(86518)
- 自然(77597)
- 教育(76165)
- 自然科(75793)
- 自然科学(75777)
- 自然科学基金(74422)
- 划(73621)
- 资助(68525)
- 编号(67780)
- 成果(55726)
- 发(52463)
- 重点(51093)
- 部(51023)
- 课题(47320)
- 创(46819)
- 国家社会(44404)
- 教育部(43800)
- 创新(43751)
- 科研(42860)
- 期刊
- 济(160847)
- 经济(160847)
- 研究(106949)
- 中国(68083)
- 学报(51514)
- 农(50088)
- 管理(49476)
- 科学(49343)
- 财(45037)
- 大学(39037)
- 教育(38959)
- 学学(36428)
- 农业(35454)
- 融(31288)
- 金融(31288)
- 技术(28689)
- 经济研究(26743)
- 业经(25640)
- 财经(24313)
- 问题(21053)
- 经(20899)
- 业(18795)
- 图书(18394)
- 贸(17307)
- 技术经济(16728)
- 世界(16672)
- 理论(16208)
- 科技(16069)
- 国际(15390)
- 现代(15260)
共检索到510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旭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但呈现出"高速—低速—高速—中高速"发展的特征。与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宏观经济与各地区微观经济波幅较大相比,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两者的稳定性同时增强,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格局。与二战后高速增长的其他经济体和遭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进行比较,1978—2012年,中国打破了世界经济史上GDP高速增长的纪录。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人口红利、科技创新、投资,是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目前,受国内外环境条件制约,GDP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发展。系统考察新中国GDP增速的演变历程,深入研究波动的原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GDP增速适度发展的标准,对经...
关键词:
新中国 GDP增长速度 发展演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
本文应用tobit模型对我国1978—2000年的经济增长数据的可信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深入地研究了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GDP 可信度 tobit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海兵 林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经济成长期,经济总体呈现出超高速或相对高速增长的特点;在经济成熟期,经济总体呈现出正常增长或低速增长的特点。在人类经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是个客观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可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超高速增长(9%及以上的增长率);二是相对高速增长(6%~9%之间的增长率);三是正常增长(3%~6%之间的增长率);四是低速增长(1%~3%之间的增长)。中国当前已进入相对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类型 演化规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陈镜宇
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显著地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模型所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该模型中进口带来中间投入的品种增加,品种的增加是一种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得出进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数量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数据所进行的协整分析支持该理论所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技术进步 中间产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跃勤
经过经济普查,2004年中国GDP调增16.8%。GDP调大虽然使一些比例关系得到优化并有利于今后的科学决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GDP调大并不表示财富从天而降,更不意味着GDP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自动清零,调整增长战略、创新增长方式,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追求。
关键词:
GDP调增 增长转型 体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跃勤
经过经济普查,2004年中国GDP调增16.8%。GDP调大虽然使一些比例关系得到优化并有利于今后的科学决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GDP调大并不表示财富从天而降,更不意味着GDP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自动清除。调整增长战略、创新增长方式,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追求。
关键词:
GDP调增 体制创新 增长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万洲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达年平均9%以上的高增长,但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成本。经济增长与环境安全是否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呢?本文分析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即我国GDP快速增长和波动的过程中,环境安全与GDP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其所呈现的状态。结论是GDP增长速度越快不代表环境安全系数就越低,或是相反,而是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环境安全 GDP 拐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世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未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增长速度放缓将在何种背景和时点出现以及如何正确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2015年左右,也就是"十二五"末、"十三五"初,我国将进入增长速度回落的时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借鉴不同类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我们采用三种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计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在2015年前后下一个台阶,一旦增长速度常态性而非短期性地回落,增长模式或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势在必行。要成功实现转型,解决经济转型中的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相关领域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应当着力推动"参与促进型改革",其要点可概括为:扩大参与机会,提升参与能力,完善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创造稳定参与预期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方式 改革 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及其变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应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储玉坤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向纵深发展。跨国公司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突飞猛进。1991年世界出口总额高达3.44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1年出口总额1.90万亿美元,增长了81%。其中发达工业国家出口额为2.50万亿美元,比1981年出口额1.23万亿美元,增长了103%;发展中国家出口额为0.94万亿美元,比1981年出口额0.64万亿美元,仅增长46.9%。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09年与1978年相比,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9.9%。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位置不断上升,现已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翌宏
长期以来,不少人在研究计算企业从亏损到盈利或从盈利到亏损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方法,卢玉亭同志和唐家甫同志先后在《统计与决策》1985年第四期和1986年第一期上发表了相同的意见,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