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2)
2023(11398)
2022(9766)
2021(9581)
2020(7877)
2019(18841)
2018(18587)
2017(33856)
2016(19469)
2015(22561)
2014(22796)
2013(22102)
2012(21196)
2011(19466)
2010(19716)
2009(18301)
2008(18350)
2007(16398)
2006(14433)
2005(13367)
作者
(53387)
(44694)
(44618)
(43117)
(28726)
(21437)
(20645)
(17420)
(17112)
(16295)
(15175)
(14992)
(14452)
(14344)
(14223)
(14158)
(13706)
(13258)
(13031)
(12939)
(11429)
(11213)
(10892)
(10274)
(10195)
(10178)
(10088)
(9976)
(9107)
(8977)
学科
(76549)
经济(76483)
管理(46993)
(44934)
方法(34573)
(33998)
企业(33998)
数学(31375)
数学方法(31035)
中国(29191)
(22763)
教育(20844)
(19751)
(18226)
贸易(18220)
(17827)
(16915)
(14872)
农业(14501)
地方(14105)
业经(14010)
理论(12963)
(12827)
银行(12806)
(12417)
(12357)
(12056)
金融(12052)
(11014)
(11011)
机构
大学(277762)
学院(272280)
(118029)
经济(115618)
研究(103906)
管理(97140)
理学(82615)
理学院(81538)
管理学(80152)
管理学院(79592)
中国(75561)
(60678)
科学(59247)
(54237)
(52783)
研究所(47813)
中心(46149)
(44781)
师范(44517)
(43504)
财经(42213)
(41615)
北京(40009)
(38481)
经济学(37468)
(36605)
师范大学(36311)
教育(36120)
业大(36001)
农业(34153)
基金
项目(171112)
科学(135899)
研究(132934)
基金(122820)
(105950)
国家(104982)
科学基金(88173)
社会(83052)
社会科(78506)
社会科学(78486)
教育(67507)
(64583)
基金项目(62926)
(57432)
编号(55937)
自然(53697)
自然科(52393)
自然科学(52375)
资助(51751)
自然科学基金(51493)
成果(49372)
课题(41480)
(41448)
重点(40114)
(38765)
教育部(36109)
(35341)
(34971)
国家社会(34061)
大学(33692)
期刊
(129408)
经济(129408)
研究(95752)
中国(63149)
教育(57306)
(41110)
(39342)
学报(38846)
科学(36616)
管理(33954)
大学(30353)
(26914)
金融(26914)
学学(26909)
农业(26904)
技术(25764)
经济研究(21996)
财经(21392)
业经(18810)
(18570)
(17722)
问题(17257)
国际(15985)
(15412)
世界(14935)
职业(14449)
技术经济(13300)
(13264)
论坛(13264)
图书(13161)
共检索到43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胜才  谢春林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霞  Paul S.Maxim  
加拿大政府一直努力支持其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只有少数加拿大人是双语者,魁北克以外的法语仅能勉强存活。加拿大正式出台了多元文化政策,但是对包括原住民语言在内的非官方语言的支持非常有限。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总人口语言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提高英法双语效率方面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官方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支持十分有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尤铮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业成就以及在英国社会的适应能力,一直以来英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都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主,经历了从英语作为外语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再到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变化,其中折射出对移民性少数民族态度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在强调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背景下,英国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制定相关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个性化辅导等措施,这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经历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内涵。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一个文明的消失,这个减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护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保护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保护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和独特的人类文明。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区分"双语"和"双文"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长久地保持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与秦始皇时所奠定的"书同文"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汉字对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是基于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的。"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资源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二是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山华  
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中东欧转型国家基于国族建构的核心需求,结合国内民族结构和国际组织要求等因素,为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定位,代表了欧洲民族国家政府的3种主要管理倾向:捷克采取外松内紧的隐性融合政策,斯洛伐克采取全面收紧的显性抑制政策,而匈牙利高调支持少数民族语言的自治。3国管理策略的不同导致各自在民族语言保护数量、教育门槛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国仅有少量民族语言能够应用于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其余大都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罗姆人的语言甚至受到系统性的歧视。未来一段时间,中东欧国家将继续在公共话语中支持多语主义的价值取向,但也会允许单语主义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具体政策之中,并有可能形成跨国协调管理机制。中东欧国家的案例一方面为我国完善本国政策提供具体技术参照,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国应立足自身需求设计符合本国社会条件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麦麦提  马东亮  
思想政治相关情绪的表达并不仅仅指有关情绪的负面表达,而是指一系列相关的情绪活动以及情绪活动的外显。情绪来自个体对环境的反馈,民族高校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相关情绪是对民族高校思政工作营造出的相关环境的直接反映,因此也是校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衡量标准。正确认识与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差异,了解成因、分析对策,是科学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正确途径之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生辉  
跨语种共享是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提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程度的思路主要有基于主体的策略、基于客体的策略、基于中介的策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的关键是要建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间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该体系可以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联结为一个整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生辉  胡莹  
降低语言文字差异性造成的沟通交流障碍,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交流,是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性需求。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构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的总体思路,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应以"多元一体架构"思想为指导进行设计,遵循"多语兼容""语义关联"和"集成服务"三大策略进行构建,其顶层框架由基础设施层、数字文献层、信息组织层、语义关联层、知识服务层、标准规范体系和组织协作体系共七大模块构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卫亚  王军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功能主义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等三大社会学理论对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政策调整具有重要启示。应当正确认识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的合理性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必要性,及时科学地调整其传承政策,促使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普通话推广实现"两全其美,和谐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云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同时会受两种已习得语言的影响。本文从三语教育理论的视角,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语、汉语习得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规律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木古楞  苏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国家体制建立"为导向的起步和探索期、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导向的调整与发展期和以"予人平等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繁荣与成熟期三个阶段。70年间,内蒙古民族教育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与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核心价值为主导,以地方文化价值为特色,通过制定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回应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多元诉求,呈现出鲜明的国家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内蒙古个性的民族教育之路。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发力,助力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和其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内蒙古经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生辉  
从国家层面上确立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整体战略和基础架构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档案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概要介绍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需求,按照平衡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的思路设计出两次归档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跨地区共享体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介的多语种电子文件共享体系等技术架构。本文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成果实施后将对民族团结的整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生辉  
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消减多民族语言文字差异性所带来的沟通障碍,是我国民族地区公共信息机构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系统思维和管理实践视角,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指导,以图书馆界研究和实践多年的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具有我国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管理特色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分析论证了其内涵特征、体系架构、构建策略等问题。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在我国民族地区政务信息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建设对我国民族团结与交融的整体格局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秋丽  张俊豪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的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1977年)、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壮大发展时期(1978年—2004年)、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主的内涵发展时期(2005年至今)三个阶段。本文从政治论、经济论、价值论三维分析框架,对民族院校发展政策逻辑演进进行梳理分析,并根据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民族工作的实际,对新时代民族院校发展政策进行了展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祁进玉  
语言教育平等是语言权利的核心。中国政府一直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致力于推进语言教育平等。近年来,民族语言教育议题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这些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开展语言教育法规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本文基于民族教育条例文本分析,在梳理与总结中国政府促进语言教育平等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力图将法规文本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揭示语言教育规定发展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并基于语言教育法规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认识语言教育平等和进一步完善语言教育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