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896)
2022(7042)
2021(6825)
2020(5549)
2019(12810)
2018(12625)
2017(22427)
2016(12409)
2015(14431)
2014(14403)
2013(14253)
2012(13033)
2011(11880)
2010(11719)
2009(11289)
2008(11388)
2007(9922)
2006(9118)
2005(8840)
作者
(34178)
(28555)
(28184)
(27187)
(18294)
(13274)
(12942)
(11077)
(10985)
(10034)
(9906)
(9620)
(9358)
(9058)
(8957)
(8740)
(8475)
(8200)
(8177)
(7987)
(7389)
(6844)
(6843)
(6430)
(6428)
(6387)
(6381)
(6283)
(5787)
(5629)
学科
(52457)
经济(52408)
管理(41657)
(35293)
(29401)
企业(29401)
中国(20962)
方法(20840)
数学(17688)
数学方法(17581)
(14589)
(13979)
业经(11958)
(11816)
(11733)
贸易(11725)
(11513)
(10248)
银行(10242)
(9754)
(9643)
(9024)
农业(9022)
(9001)
财务(8990)
财务管理(8967)
(8757)
金融(8757)
(8733)
企业财务(8526)
机构
大学(176421)
学院(170383)
(79329)
经济(77923)
研究(66711)
管理(66074)
中国(55878)
理学(54391)
理学院(53679)
管理学(52943)
管理学院(52568)
(39974)
(37555)
科学(36858)
(33294)
中心(30167)
研究所(29967)
财经(28479)
北京(26382)
(26283)
经济学(25453)
(25442)
(24673)
(23700)
(23518)
师范(23341)
经济学院(22729)
财经大学(21301)
业大(20296)
(20237)
基金
项目(106748)
科学(85711)
研究(80573)
基金(80442)
(70204)
国家(69675)
科学基金(59508)
社会(53628)
社会科(50905)
社会科学(50894)
基金项目(41201)
教育(36929)
(36492)
自然(36097)
自然科(35318)
自然科学(35312)
自然科学基金(34753)
资助(32927)
(32651)
编号(31349)
成果(26933)
(25568)
重点(24462)
国家社会(23952)
中国(23934)
(22966)
教育部(22406)
课题(21865)
(21682)
人文(20902)
期刊
(92157)
经济(92157)
研究(59873)
中国(43064)
(30797)
管理(29783)
科学(25148)
学报(24103)
(22800)
教育(21477)
(19874)
金融(19874)
大学(19307)
学学(17276)
农业(15741)
经济研究(15638)
财经(15113)
技术(14914)
(13270)
(12511)
国际(12479)
世界(12163)
问题(11866)
业经(11764)
(11760)
图书(10887)
技术经济(8730)
现代(8451)
会计(8441)
书馆(7989)
共检索到289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玉利  吴刚  
针对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本文侧重于学科建设的学术研究领域,选择科学化角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化进展,分析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管理科学化实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20世纪中后期以来工商管理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国情境的理论研究和国际化等多方面的快速进步,重点剖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工商管理学科科学化的促进与引领作用。可以清晰地发现,科学化是新中国70年工商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路径。面向未来,中国工商管理学科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工商管理学科要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要在继续重视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宏观问题,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性,让工商管理成为负责任的科学,依据科学的力量服务社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飚  颜廷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逐步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食物经济管理等成熟研究领域,研究范式上与西方农业经济学学科逐步接轨,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并在农业区域布局区划、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农村政策创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减贫与发展、农地制度安排、资源与环境经济、食品营养、消费与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金融供给等问题研究,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重点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柯佳明  
建国70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各时期分别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中国对外投资经历了建国初的空白期后,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经历了探索期、起步期、发展期和深化期的变迁,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对外投资发展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国应抓住美欧等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态度摇摆的契机,坚持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多边投资关系,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王娇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管理学学科历经沉寂和停滞、复苏与重建、成形与发展、繁荣与分化、沉淀与深化五个阶段的学科建制,取得巨大成就。学科研究对象与性质逐渐走向明确,学科体系搭建日趋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与规范化,学科不断繁荣并走向分化。学科今后发展仍需要重新审视学科设置和分类,解决学科的归属问题;确定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夯实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独立性;确立教育管理学学科性质,使学科兼容并包的同时有所坚守;建构中国本土的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注重教育管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持续规范,实现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研究范式的转型;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大教育管理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加来  周慧  周泽林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不断增强、促进国民收入持续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城市高房价泡沫、居民幸福感降低、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居民自由流动而出现的独有的农民工现象,以及产业创新对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支撑力不足也需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将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由"单个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到"城市域"的转变;海绵城市、卫星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小镇等新型城市类型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政策指导城乡一体化实践,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制度创新激发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农村与城市开始融为一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涛  张琦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扶贫重点、物质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各阶段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法有着特有的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发展变迁历程,从搬迁后农户就业安置模式角度分析各阶段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施及对减贫开发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减贫新趋势,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减贫政策创新提出了未来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明  
工商管理学科的“软”科学特征体现在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普适性,表现在问题提炼、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数据获取和结论应用等多个方面。故而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走学科交叉之路,特别是与“硬”科学技术交叉,从而不断提高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其核心就是要在理论方法和数据获取上“入心入脑”,在实践应用上“进企进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明  
目前工商管理学科存在科学性不足和实践指导作用不强等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社会认可度不断下降。如何正视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更有效的工商管理学科体系,正面临着挑战。本文提出从关注研究领域的设定、研究科学性的提升、知识传授的专注和对毕业生的支持等四个维度入手,着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有用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明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以培养满足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历了移植探索、规范调整、丰富提高和创新发展的内涵式上升过程。伴随专业建设实践,相关研究同步进行,阶段化特点明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研究视域和内容不断扩展,主要围绕职业教育专业的属性特征、设置依据与原则、专业结构调整、专业体系与职业体系协调发展、专业认证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成果日臻丰富。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在总结研究成果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应持续深耕专业的根本问题,揭示专业建设的现实症结,推动专业建设向高水平、特色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苑泽明  刘冠辰  李萌  富钰媛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已经从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家发展成全球瞩目的创新制造大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回顾新中国无形资产研究成就,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和政策梳理,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无形资产研究历经萌芽、探索、形成和发展等四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无形资产基础理论、无形资产会计、无形资产财务和无形资产评估四个方面总结了无形资产研究形成的理论体系,最后归纳了我国无形资产研究发展特征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本文对新中国70年财政政策进行回顾和展望。70年来的财政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1952年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型财政政策;1953—1978年计划型财政政策;1978—2012年适应经济转型需要的财政政策;2012年以来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财政政策。70年财政政策的经验表明,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需要准确认识国家作用;财政政策成功的基础是尊重财政规律;财政政策需要超越宏观经济稳定目标,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保障;财政赤字需要在积极防范财政风险背景下理解;财政政策的实施常与财税改革相伴随;财政政策的财力基础需要多渠道夯实;财政政策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向未来,财政政策应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重新理解财政政策知识,为财政政策选择提供支持;应和其他政策目标相互协调。本文还从政府可支配财力和现金流的视角讨论未来财政政策的空间与挑战,并梳理了财政政策作用需要面对的传导机制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赵一  
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土地问题是生存问题。在人地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土地问题已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稳定甚至政权的存续。新中国70年来,学界对这一重大制度变革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研究视角日趋多样,研究重心有所转移,研究方法得以突破。但已有研究亦存在视角过于宏观,眼光有待下移,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亟需缩减,交叉学科方法运用仍需丰富等不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有赖于走出现有限局,由土地改革观察时代变迁,眼光可瞄准更宽广的视域,包括土地改革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新的主题与领域的挖掘、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舒展  罗小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客观评价其历史成就和不足,为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借鉴。21世纪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客观要求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从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更加强调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三权分置"引导承包地优先以整村流向村股份合作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集体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越  
随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经营管理类人才,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具体需求,高校不仅要促进工商管理学科与现有学科之间的交汇融合,还要积极创建工商管理伦理学和管理思维学等缺位学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关注工商管理学科之间的内部与外部交融是非常必要的。创新工商管理实践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交融发展,是推动工商管理这门综合性学科发展的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瑾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建设、停滞不前、拨乱反正与重建、改革与初步发展、正式成立与快速发展五个阶段。回顾这段学科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得以准确定位、多元化学科基础得以明确丰富、研究方法系统基本建立、学科体系得以建立并实现多样化发展、学科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日益增强。在科学而合理的学科建设与干预下,成人教育学学科在未来应进一步树立"学"的价值取向,加强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塑造独立的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独立的学术空间;推动学科梯队建设,强化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本土化与国际化,实现与国际同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