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1)
- 2023(7740)
- 2022(6134)
- 2021(5716)
- 2020(4544)
- 2019(10482)
- 2018(10338)
- 2017(18868)
- 2016(10143)
- 2015(11813)
- 2014(11681)
- 2013(11396)
- 2012(10527)
- 2011(9683)
- 2010(9283)
- 2009(8731)
- 2008(8656)
- 2007(7194)
- 2006(6519)
- 2005(6322)
- 学科
- 济(48504)
- 经济(48461)
- 管理(24143)
- 业(23023)
- 中国(19191)
- 方法(18278)
- 数学(16617)
- 数学方法(16551)
- 企(16317)
- 企业(16317)
- 农(13676)
- 贸(11256)
- 贸易(11248)
- 易(11076)
- 业经(10271)
- 财(9908)
- 制(9321)
- 农业(8785)
- 发(8581)
- 地方(8110)
- 融(8065)
- 金融(8065)
- 银(7978)
- 银行(7972)
- 行(7783)
- 学(7709)
- 发展(7172)
- 展(7162)
- 体(7117)
- 环境(7068)
- 机构
- 大学(145642)
- 学院(141379)
- 济(72681)
- 经济(71726)
- 研究(59925)
- 管理(50576)
- 中国(47401)
- 理学(42887)
- 理学院(42354)
- 管理学(41843)
- 管理学院(41567)
- 京(32243)
- 科学(31787)
- 财(31346)
- 所(29762)
- 研究所(26957)
- 中心(25910)
- 财经(24877)
- 经济学(24763)
- 经(23181)
- 经济学院(22311)
- 农(21620)
- 院(21465)
- 北京(21296)
- 范(19420)
- 师范(19292)
- 江(19247)
- 财经大学(18817)
- 科学院(18154)
- 业大(17110)
- 基金
- 项目(93357)
- 科学(75366)
- 基金(71465)
- 研究(70516)
- 家(62805)
- 国家(62370)
- 科学基金(52766)
- 社会(49107)
- 社会科(46678)
- 社会科学(46669)
- 基金项目(36391)
- 教育(31440)
- 省(31313)
- 自然(30676)
- 自然科(30002)
- 自然科学(29995)
- 自然科学基金(29515)
- 资助(28996)
- 划(28188)
- 编号(26242)
- 部(23027)
- 国家社会(22730)
- 中国(22580)
- 成果(22274)
- 重点(21877)
- 发(21396)
- 教育部(20126)
- 创(18849)
- 课题(18660)
- 人文(18500)
共检索到22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杨丽
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可划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速推进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增长动力和结构特点,可归纳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政治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制度前提;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举措;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坚持发展理念创新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先导;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法;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政策演进及其伟大成就,凝练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最新发展,展望中国扶贫未来发展趋向,有助于全面系统展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讲好中国扶贫脱贫故事,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寿富 吴维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本文从工业规模、工业体系、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五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五点经验:持续改革、不断深化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全面开放、融入全球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丰富资源、有效配置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基点;艰苦奋斗、循序渐进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工业化 技术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中国现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新中国70年工业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创新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修正、再创新、再修正的循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环境将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变化:一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消费升级对中国工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三是新技术、新经济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将愈加深刻,中国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的裂变期。展望中国工业发展前景,有五大特征:一是主动作为,发展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二是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不二法宝;三是产业融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四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五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更紧密互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白华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战略方向,将为国民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做出决定性贡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简政放权四个成功经验,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制度链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国,促进中国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历程 经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讲新中国的70年,必然会涉及如何认识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问题。本文就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得失是非做了实事求是的回顾与评析。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是紧密衔接的,没有前30年的站起来和初步强起来,就没有改革开放后的富起来和进一步强起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积累了中国自己的经验。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建设、制度保障、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率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教育体系由弱到强,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培养培训分离走向一体化,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逐步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同时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设的探索,教师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在教育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师教育 30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娜 何自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总结我国经济增长奇迹,但是一些观点忽视了前30年的发展成就和作用,以及70年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统一性。从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看,70年的发展经验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从"不变"的视角看,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始终强调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变化"的视角看,根据国内外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对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机制、发展战略步骤和对外战略进行了适时调整。新时代,我国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纵观70年的经济现代化经验,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现代化目标和"四化同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根据经济现代化实践保持体制、方针、政策的灵活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城市化的演进逻辑体现为人本主义的兴起、市场化方式的介入、"马丘比丘宪章"理念的植入和社会基础的统一性,城市化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城市目标模式、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道路模式、城市管理模式、城市体系模式和城市生态模式的转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意义的城市化需要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方面做实国家战略城市群的基础大都市区的发展,让更多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城市化由"雅典宪章"向"马丘比丘宪章"的演进,城市化模式由此演化为"结构形态转换型";另一方面实现从"单向性"城市化向"双向性"城市化转型,设计社会权利与社会资源对等配置的城乡制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和"乡贤文化"的回归,做实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崛起。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婷 王三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试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是政府责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障从最低限度的生存满足向高阶发展权的保障转变,并逐渐形成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用的保障模式。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城乡差异较大、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法制化程度低、区域差异性大等难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面向城乡一体化和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因应区域差异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成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农民所有,自主经营"的个体经营体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阶段。在70年的改革历程中,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主线,有效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应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推进土地流转形式由单一流转方式向多元化综合流转方式转变;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推进集体经济组织由注重行政管理向注重市场服务转变;坚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监管并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式由土地规模化向服务规模化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一仰 焦晓云
文章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报告了城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不断提高等现状。通过采用历史研究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创新性探索是城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借鉴别国经验特别是前苏联城市化建设经验是我国城镇化取得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城乡经济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经历了探索调整、确立发展再到改进加强三个阶段。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党管高校干部和人才,必须从严从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党的领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新中国70年宏观调控先后经历了从"计划管理"到"综合平衡"、再到"宏观调控""总量调控""总量+结构"调控以及从"需求结构调整"到"需求+供给"的结构性调控五次大规模实践转型,形成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总量+结构""需求+供给"的理论范式,为发展宏观调控理论贡献了中国经验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思想作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结构调整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思想渊源,而坚持党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自信,坚持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构成了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新时代宏观调控的总体格局是要在总结与完善上述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并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