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6)
- 2023(11294)
- 2022(9672)
- 2021(8929)
- 2020(7600)
- 2019(17776)
- 2018(17288)
- 2017(32560)
- 2016(17532)
- 2015(20665)
- 2014(20695)
- 2013(20946)
- 2012(20247)
- 2011(18730)
- 2010(18716)
- 2009(17735)
- 2008(17623)
- 2007(15681)
- 2006(13824)
- 2005(12884)
- 学科
- 济(102334)
- 经济(102262)
- 管理(44448)
- 业(42950)
- 方法(38557)
- 数学(34463)
- 数学方法(34271)
- 企(32543)
- 企业(32543)
- 中国(26566)
- 地方(23513)
- 农(23028)
- 业经(18852)
- 学(18297)
- 财(18164)
- 贸(18030)
- 贸易(18022)
- 易(17471)
- 制(15688)
- 地方经济(15398)
- 农业(15125)
- 融(13455)
- 金融(13453)
- 产业(13326)
- 环境(13138)
- 银(13096)
- 银行(13071)
- 和(12961)
- 行(12667)
- 体(11664)
- 机构
- 大学(271203)
- 学院(268924)
- 济(131444)
- 经济(129152)
- 研究(103409)
- 管理(98483)
- 理学(83805)
- 理学院(82770)
- 管理学(81610)
- 管理学院(81086)
- 中国(78363)
- 科学(59187)
- 京(58267)
- 财(55502)
- 所(53350)
- 研究所(48377)
- 中心(45522)
- 农(45038)
- 财经(44253)
- 经济学(43015)
- 经(40203)
- 江(39579)
- 经济学院(38704)
- 北京(37919)
- 业大(36849)
- 院(36112)
- 农业(35360)
- 范(35014)
- 师范(34734)
- 财经大学(32559)
- 基金
- 项目(171092)
- 科学(134590)
- 研究(125960)
- 基金(125220)
- 家(108887)
- 国家(108047)
- 科学基金(91002)
- 社会(83104)
- 社会科(78955)
- 社会科学(78935)
- 基金项目(65427)
- 省(64283)
- 教育(56208)
- 自然(55332)
- 划(54762)
- 自然科(54000)
- 自然科学(53982)
- 自然科学基金(53080)
- 资助(52124)
- 编号(48969)
- 成果(40551)
- 发(40074)
- 部(39640)
- 重点(39140)
- 国家社会(35607)
- 创(35050)
- 课题(34558)
- 中国(34064)
- 教育部(33984)
- 发展(33300)
- 期刊
- 济(150507)
- 经济(150507)
- 研究(86805)
- 中国(53617)
- 财(42120)
- 农(41370)
- 学报(40627)
- 科学(38449)
- 管理(36101)
- 大学(30559)
- 学学(28701)
- 农业(28254)
- 经济研究(25723)
- 融(25603)
- 金融(25603)
- 教育(23622)
- 财经(23529)
- 技术(22938)
- 业经(21202)
- 经(20623)
- 问题(20352)
- 贸(18595)
- 世界(16981)
- 国际(16855)
- 业(16046)
- 技术经济(15939)
- 统计(14550)
- 经济问题(12776)
- 策(12473)
- 商业(12453)
共检索到41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蕙 王雅莉 王舒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交通产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本文在分别探讨交通产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性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考查了交通产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性状两重性,认为交通产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性状两重性交点叠加起来的"度",决定了交通设施及服务的供求水平,也是新中国交通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要保障交通产业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地依据交通产业性状两重性的重合度来完善进入、投资、供给及定价等公共政策。本文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分析方法探讨新中国交通产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性状的两重性,是对中国产业性状特殊性(混合体制)创新研究视角的有益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铭 李鹏飞 钟辉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区域经济在空间布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一系列支持内地发展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地区间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沿海地区获得并发挥了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但劳动力流动障碍却使得人口空间分布调整滞后于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本文的理论和证据表明,地理因素仍然决定区域经济集聚的程度。由于对地理因素缺乏重视,2003年之后,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主要是将资源引导到地理劣势地区,这一政策虽然带来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缩小,但也伴随着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下降,沿海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地理劣势地区投资回报下降且债务负担高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与平衡的关系。本文认为,区域发展政策应该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让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按回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同时,在政策导向上以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均衡替代经济总量的均匀分布,最终开启"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的区域发展新时代。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区域平衡 地理 比较优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慧中 胡志平
新中国60年来历经了几次严重的物价水平的波动,但在总体上,我国的物价水平都保持了基本稳定,这在于国家正确把握了稳定物价的目标、原则、方法、手段和物价变动的"中国式"政治经济规律。根据60年稳定物价的经验教训,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农"基础地位的加强、公共服务等基本民生类价格改革力度的加强和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四个方面来稳定物价水平,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物价水平 60年演进 政治经济学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淑芳 杨虎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过70年的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增长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内生产总值1952—2018年增长174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14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关键词:
系统回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程广明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发展相互共生、良性互动。回首过往,新中国70年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不但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谱写出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走出了一条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之路,而且也彰显了来自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探索涌现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丰硕成果。现在来看,新中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实践更加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立场与研究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康
文章通过引入国家能力、市场竞争和社会信念等概念,为理解新中国70年来经济体制变革的演进路径、影响因素和内生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发现,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在经济效率、政治权力和社会信念等多重逻辑的作用与互动中推进的,而具体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受制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以及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偏好,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工业化的政治经济遗产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逻辑起点。因此,"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两个互相不否定"是正确理解新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以及长期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所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以及坚持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2019年6月15~16日,《资本论》中国化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端论坛暨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吉林财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吉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建国70年来,中国经济外交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经济外交反映着一国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判断、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权衡排序,以及对战略意图之实施方案的选择。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经济外交的丰富内涵可以被归纳为一条简明的线索,即如何在特定的国际秩序背景下,以有效可行的方式寻求国家核心利益的实现乃至提升。中国在不同阶段特有的秩序观和利益观构成了关于决策背景和追求目标的理解,进而影响和塑造了关于具体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秀琳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科,其核心思想源自《资本论》,曾受苏联理论界的深刻影响,并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逐步形成现有的学科状态。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并将继续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线索,系统梳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起源、演进、中国化等问题,并对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改革开放 发展史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龙晓菲 方太坤 罗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全面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深入研究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困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第八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成就巨大的原因,除了经济全球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拥有大国优势、"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中国人勤劳好学重教育、华侨众多爱国等多种因素之外,根本原因是坚持和改进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之所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是因为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僵化封闭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实行了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近期之所以存在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贫富差距较大、‘三农’问题突出、腐败现象严重等缺陷,则是因为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的观点,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洪昭 李成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了高级化的演进趋势。尤其近年来,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仍存在服务业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走出去准备不足、未能有效对接开放需要等不足与问题,限制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此,应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带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在优化产业就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劳动效率;打造新兴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区域间合理转移,实现整体产业水平提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业升级与合作,来全面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国旺 刘思源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技术-经济范式。成熟的技术-经济范式会从核心(领跑)国家向后发国家扩散,并为"有作为"的后发国家提供范式追赶契机,新兴的技术-经济范式则会给经过几轮范式追赶且步入"并跑"阶段的后发国家创造范式领跑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成功跨越技术-经济范式的"卡夫丁峡谷",目前爆发的工业智能化革命给我国带来领跑新兴范式的历史机遇。从技术-经济范式赶超角度诠释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探析制约我国范式领跑的体制机制缺陷,并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枫 高闯
新中国70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国家的顶层设计是要尽快全面实现全民所有制,在这一顶层设计下形成的政策环境逐渐演变为排斥民营经济,导致民营经济迅速萎缩。改革开放后的顶层设计是各类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顶层设计下的政策逐渐演变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越来越快的平稳发展。本文运用演化研究范式分七个阶段阐释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运用惯例机理深入研究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如何在政策推动下取得越来越辉煌的成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