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8)
- 2023(10465)
- 2022(8748)
- 2021(8181)
- 2020(6694)
- 2019(15237)
- 2018(14940)
- 2017(27270)
- 2016(14722)
- 2015(16838)
- 2014(16801)
- 2013(16838)
- 2012(16339)
- 2011(15347)
- 2010(15509)
- 2009(14509)
- 2008(14507)
- 2007(12734)
- 2006(11706)
- 2005(11425)
- 学科
- 济(71259)
- 经济(71181)
- 业(36791)
- 管理(35851)
- 中国(29117)
- 企(25648)
- 企业(25648)
- 方法(24143)
- 数学(21556)
- 数学方法(21403)
- 农(19810)
- 地方(19717)
- 银(16882)
- 银行(16873)
- 行(16393)
- 贸(15895)
- 贸易(15877)
- 制(15797)
- 融(15502)
- 金融(15502)
- 易(15455)
- 业经(14953)
- 财(14551)
- 农业(13067)
- 发(12139)
- 学(11439)
- 险(11060)
- 保险(10969)
- 地方经济(10904)
- 环境(10571)
- 机构
- 大学(211470)
- 学院(209529)
- 济(99411)
- 经济(97584)
- 研究(84022)
- 管理(75346)
- 中国(71866)
- 理学(61636)
- 理学院(60843)
- 管理学(60086)
- 管理学院(59666)
- 财(47840)
- 京(47639)
- 科学(45804)
- 所(42515)
- 中心(38718)
- 研究所(37840)
- 财经(36046)
- 江(33147)
- 经(32897)
- 农(32786)
- 北京(32106)
- 经济学(31985)
- 院(29979)
- 范(29328)
- 师范(29099)
- 经济学院(28626)
- 州(26863)
- 财经大学(26747)
- 农业(25083)
- 基金
- 项目(127491)
- 科学(101383)
- 研究(97295)
- 基金(93591)
- 家(80758)
- 国家(80067)
- 科学基金(67833)
- 社会(64747)
- 社会科(61423)
- 社会科学(61414)
- 基金项目(47441)
- 省(46459)
- 教育(43574)
- 划(40329)
- 自然(39877)
- 资助(39571)
- 自然科(38952)
- 自然科学(38942)
- 自然科学基金(38269)
- 编号(38076)
- 发(33196)
- 成果(32745)
- 部(29829)
- 重点(29309)
- 课题(27912)
- 国家社会(27910)
- 发展(27673)
- 展(27232)
- 中国(27139)
- 教育部(25987)
- 期刊
- 济(119285)
- 经济(119285)
- 研究(79231)
- 中国(53975)
- 财(35056)
- 融(33378)
- 金融(33378)
- 农(31978)
- 管理(30466)
- 科学(28722)
- 学报(28271)
- 教育(25874)
- 大学(22395)
- 农业(21738)
- 学学(20400)
- 经济研究(20175)
- 财经(18543)
- 业经(17813)
- 技术(17699)
- 经(16081)
- 问题(15515)
- 贸(15428)
- 国际(14747)
- 世界(14100)
- 业(12491)
- 图书(11114)
- 技术经济(10716)
- 理论(10339)
- 坛(10090)
- 论坛(10090)
共检索到36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分"的传统就业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待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们缓解失业风险、促进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失业救济 传统就业 待业保险 失业保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春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康 方创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为链接城乡基地和桥梁、统筹城乡发展关节点的小城镇,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将60年来的我国小城镇发展划分为"恢复和初步调整、萎缩和停滞、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协调提升"五个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小城镇的成长方式已经由数量扩张向规模扩大转变,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两极分化严重,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和华北、成都两大平原的小城镇集聚区。近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小城镇区位优势的形成,在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下,小城镇产业蓬勃发展;专门化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小城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在东南沿海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凸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小城镇 发展历程 新态势 新中国60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尝 王姣娥 金凤君 王成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发展,网络布局逐步展开。经过60年的建设,中国已逐步建设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骨架网已基本形成,部分交通方式己经进入了普适化时期和优化升级发展阶段。交通技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输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运输组织优化将成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交通地理研究的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万玉勤
文章针对西宁市失业保险发展现状的阐述,说明西宁市失业保险缺乏促进就业保障力度和覆盖面窄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失业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保障功能、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理顺失业保险管理体制、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西宁市 失业保险问题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张鹏 程瑜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财政经历了奠基立业和艰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前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等几个阶段,财政体制、收入体系、支出结构、财政管理、财政宏观调控在演进中不断完善,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政发展 财政体制 财政管理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浩
中国工业化已经走过整整60年的风风雨雨,其间带给我们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工业化,指出中国工业化是一种国家主导经济发展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下的产业合理协调和布局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在逐步提高全国研发基金投入下的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模式;是一种由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现代新型工业化以较少环境污染的发展模式,这四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贯穿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始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雪 李书友
中国粮食市场与粮食政策6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七大变迁特点:一是粮食市场演进基本是以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二是粮食市场经历了由短缺到供求大致均衡、由政府定价为主到市场形成价格的演变;三是粮食产量波动与价格波动既受经济周期影响,又与改革进程高度相关;四是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呈明显相关性和周期性变化,且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产量波动幅度;五是粮食人均产量经历了由不足——基本满足生存——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演进历程;六是粮食兼具农产品、工业品与金融产品的属性特征日益明显;七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由"粮食政策调整或供给变动"向更复杂和更多元化的因素转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范娟娟
我国保险业20上世纪80年代恢复营业以来,不断推进行业变革创新,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保险业在东方大国发展的新时代。我国保险业20上世纪80年代复业以来,不断推进行业变革创新,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服
关键词:
中国保险业 保险业发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路兴隆
东北经济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东北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则出现了增长相对滞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现象。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高度契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在一个阶段的契合会产生路径依赖;要实现东北振兴必须关注人口流动的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消解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解放思想是东北地区破解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东北经济 人口流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中国保险业将近30年发展的历程证明,保险业的发展必须走协调式的发展道路;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未来30年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五大因素和三大基本变量,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可能。保险行业需要关注外部的环境变化,处理好内部五种关系,增强三个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从1949年到200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曲折,经历各种风险考验,创造了国人称颂、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中国财政也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刘永魁 陈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发展经历了化解失业,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以及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等六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和就业形势任务,提出相应的就业方针,实现失业风险有效防控治理,就业局势保持长期总体稳定,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与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就业仍面临劳动力人口总量大、新科技革命就业压力大、新就业形态失业风险大、外部环境对就业结构影响大等挑战,亟需以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为基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就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就业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朱俊丰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镇化道路的总结,需要充分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规律。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整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停滞发展期——解放发展生产力时代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代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期"三大发展阶段。高质量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依然面临着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失衡,人口过度集聚于超大城市,大城市病与中小城市功能性萎缩,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三大差距制约、城市发展特色缺乏等诸多问题。未来应当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加强不同空间区域的城镇化研究,深化城镇化的成本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城镇化政策体系,提升城市包容性,加快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大松 李芸慧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历经初创与调整、停滞与恢复、探索与改革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步伐加快,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应努力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银发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构建以促进就业为核心的失业救助制度;优化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制度融合;加快社会保障国际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