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0)
2023(7751)
2022(6240)
2021(6002)
2020(4833)
2019(11142)
2018(10531)
2017(20104)
2016(10087)
2015(11561)
2014(10920)
2013(10887)
2012(10301)
2011(9262)
2010(9272)
2009(8974)
2008(7977)
2007(6761)
2006(6096)
2005(5787)
作者
(25867)
(21453)
(21200)
(20460)
(13695)
(10169)
(9568)
(8406)
(8150)
(7432)
(7340)
(7153)
(6909)
(6863)
(6728)
(6617)
(6223)
(6221)
(6219)
(5503)
(5329)
(5131)
(4947)
(4913)
(4872)
(4837)
(4611)
(4362)
(4313)
(4280)
学科
(43904)
经济(43854)
(27559)
(26992)
金融(26992)
管理(26577)
(24512)
银行(24512)
(23901)
中国(23481)
(21769)
企业(21769)
方法(18271)
数学(17060)
数学方法(17010)
(14354)
(14072)
(11773)
贸易(11757)
(11645)
中国金融(11306)
(11253)
业经(9442)
(9192)
财务(9178)
财务管理(9156)
(9034)
企业财务(8873)
地方(8656)
体制(7965)
机构
大学(139104)
学院(136066)
(72188)
经济(71109)
研究(52750)
中国(51645)
管理(49735)
理学(41997)
理学院(41571)
管理学(41217)
管理学院(40972)
(34804)
(29465)
财经(27666)
中心(25966)
经济学(25857)
(25645)
科学(25342)
(25110)
经济学院(23461)
研究所(22647)
(21268)
财经大学(21241)
金融(20928)
(19653)
北京(19609)
银行(18814)
(18796)
人民(18166)
(17643)
基金
项目(88425)
科学(71478)
基金(68827)
研究(68012)
(59189)
国家(58748)
科学基金(50484)
社会(47957)
社会科(45825)
社会科学(45818)
基金项目(35009)
教育(29791)
(29172)
自然(28876)
资助(28691)
自然科(28292)
自然科学(28285)
自然科学基金(27858)
(25826)
编号(25011)
(22302)
国家社会(22127)
中国(21813)
成果(21215)
重点(20301)
教育部(19985)
(19794)
(18871)
(18835)
人文(18550)
期刊
(72792)
经济(72792)
研究(49360)
(33926)
金融(33926)
中国(28816)
(26231)
管理(18670)
科学(17275)
学报(16828)
(16531)
财经(14836)
大学(14181)
经济研究(13876)
学学(13341)
(12852)
(11021)
国际(10795)
农业(10788)
世界(10755)
教育(9912)
问题(9633)
技术(8896)
业经(8411)
理论(6857)
(6776)
技术经济(6191)
统计(5894)
中国金融(5760)
实践(5693)
共检索到220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以此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回顾新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变迁,就会发现新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就是党践行中国道路、勇于创新和自我革命的历史。按照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路径,新中国金融监管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管制→混业经营下的统一监管→分业经营下的分工监管→次贷危机后的修正双峰监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认为,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群慧  刘尚希  张车伟  张晓晶  杨开忠  胡滨  闫坤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全会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讲话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关键词: 习近平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远  
中东国家是中国日新月异变化成就的见证者,中东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解读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中国道路的战略性深刻意义。中东国家政商精英、智库学者、专业人士中共观的核心内容包含认识到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以及认识到探索本国道路的关键性。本文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东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认知与解读,着重对以政党为行动主体的交流实践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讨对象的文章报告进行阐释。鉴于中东国家的认知与解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为消弭误读,未来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需要推进更加全面系统、积极进取的交流互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孙绍勇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之所以不畏艰难险阻,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党在领导农村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百年党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梳理了百年来党领导农村发展的五大历史性成就,将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农村改革、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继续发扬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明海  麻君  赵舜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金融监管在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 ,实现金融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通过创新与发展来实现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强力支持 ,成为摆在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素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下一步做好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广延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路径替代进行探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巫云仙  
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体现了70年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既是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70年后金融业再出发的起点。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和软硬制度建设,是金融业从大到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业的制度变迁,具有方法论和战略意义,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