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7)
- 2023(10167)
- 2022(8377)
- 2021(7669)
- 2020(6138)
- 2019(13943)
- 2018(13360)
- 2017(25276)
- 2016(13086)
- 2015(14882)
- 2014(14553)
- 2013(14658)
- 2012(14140)
- 2011(13183)
- 2010(13401)
- 2009(12602)
- 2008(11705)
- 2007(10275)
- 2006(9479)
- 2005(9117)
- 学科
- 济(65914)
- 经济(65857)
- 业(34059)
- 管理(32128)
- 中国(30049)
- 融(26528)
- 金融(26528)
- 企(24836)
- 企业(24836)
- 银(24509)
- 银行(24501)
- 行(23965)
- 地方(20777)
- 方法(20713)
- 数学(18613)
- 数学方法(18539)
- 农(18262)
- 贸(15000)
- 贸易(14981)
- 业经(14904)
- 制(14790)
- 易(14609)
- 财(14175)
- 农业(12735)
- 发(11892)
- 中国金融(11347)
- 地方经济(10766)
- 环境(10247)
- 体(9585)
- 学(9466)
- 机构
- 学院(187742)
- 大学(186526)
- 济(92467)
- 经济(90876)
- 研究(75154)
- 管理(66064)
- 中国(65709)
- 理学(54899)
- 理学院(54229)
- 管理学(53642)
- 管理学院(53286)
- 财(41615)
- 京(41389)
- 科学(40434)
- 所(37777)
- 中心(34765)
- 研究所(33942)
- 财经(32309)
- 经济学(30877)
- 经(29528)
- 农(29179)
- 经济学院(27797)
- 北京(27716)
- 江(27657)
- 院(26672)
- 范(25274)
- 师范(25058)
- 财经大学(24062)
- 州(23204)
- 科学院(22868)
- 基金
- 项目(117069)
- 科学(93228)
- 研究(90306)
- 基金(85732)
- 家(73892)
- 国家(73270)
- 科学基金(62139)
- 社会(60566)
- 社会科(57751)
- 社会科学(57743)
- 基金项目(43751)
- 省(43520)
- 教育(39648)
- 划(37004)
- 资助(35684)
- 自然(35483)
- 编号(35240)
- 自然科(34682)
- 自然科学(34675)
- 自然科学基金(34078)
- 发(32358)
- 成果(29434)
- 发展(27252)
- 部(27068)
- 重点(27004)
- 展(26804)
- 国家社会(26451)
- 课题(25693)
- 中国(25438)
- 创(24912)
共检索到314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与经济之间是血脉与肌体的关系,"什么时候比较正确地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就比较健康顺利,它在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越大"。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梳理和总结金融发展70年的历程,能为今后金融的更加顺畅发展提供经验。我国金融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经历了曲折的探索,但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体上获得了巨大进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圣金 聂满豪 刘相阁
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历程及成就,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金融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的来看,中国金融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从国内来看,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放眼世界,我国金融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初心,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实施金融数字化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要树牢危机意识,全方位增强应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能力和化解处置能力。
关键词:
中国金融 改革开放 实体经济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为标志,而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1932年2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新中国金融体系创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1927年土地革命开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1932年2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从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革命政权在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明明
我国的金融学科起源于西方的"货币银行学",但又有所区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金融学科经历了奠基阶段(1949~1979年)和开放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随着1979年中国金融系统恢复,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体系,并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基于金融学学科起源,系统梳理了我国金融学科的演进以及本土化应用情况,并对金融学科进一步发展做出思考。
关键词:
金融学 改革开放 发展史 前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华民,刘芬华
目前,信用失落行为在我国已具有社会普遍性,且上升为道德问题。信用失落是因为市场主体不能形成长期预期,而这又归因于:(1)产权不清或清晰产权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2)转轨经济时期政府政策行为的无约束性及与之相关的政府不当管制。要构建现代金融道德体系,就要奠定一个基础,构筑两个机制,外加约束政府行为,其中约束政府行为是关键环节。我们要构建的道德体系属于“底限伦理”范畴,因此要正确对待功利追求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
在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涵义进行区分后,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根据制度分析对其中的虚假成份进行了制度剔除,从而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结果发现,改革以来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对于我国金融发展我们一直存在着一种金融幻觉,而剔除其中的虚假成份也就等于打破了这种幻觉,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增长 虚假成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定位于制度改革,而制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金融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正确地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审慎稳健地促进金融国际化,正确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近期推进中国金融发展需要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民 陈卫东 周景彤 盖新哲 熊启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变成国际关注的"主角"。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产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这种发展变化在世界视野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改革开放 国际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少维 刘青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增幅下滑、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扩大内需任务很重,货币政策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利率水平也将面临着下调的压力。鉴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大前提下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应该更加积极些,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对策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民 陈卫东 周景彤 盖新哲 熊启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变成国际关注的"主角"。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产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这种发展变化在世界视野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改革开放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元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