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6)
- 2023(15885)
- 2022(13451)
- 2021(12590)
- 2020(10859)
- 2019(25020)
- 2018(24811)
- 2017(47331)
- 2016(25679)
- 2015(29255)
- 2014(29479)
- 2013(29337)
- 2012(27641)
- 2011(25035)
- 2010(25224)
- 2009(24102)
- 2008(24355)
- 2007(21808)
- 2006(19498)
- 2005(18136)
- 学科
- 济(119808)
- 经济(119668)
- 管理(81510)
- 业(71313)
- 企(60521)
- 企业(60521)
- 方法(47082)
- 财(43293)
- 数学(41142)
- 数学方法(40792)
- 中国(33012)
- 农(27549)
- 制(27148)
- 学(25214)
- 地方(24966)
- 业经(24465)
- 务(22643)
- 财务(22602)
- 财务管理(22538)
- 税(22113)
- 企业财务(21468)
- 贸(20793)
- 贸易(20783)
- 税收(20642)
- 收(20462)
- 易(20178)
- 体(19236)
- 银(19165)
- 银行(19125)
- 融(18361)
- 机构
- 大学(379124)
- 学院(372978)
- 济(166536)
- 经济(163327)
- 管理(140181)
- 研究(133757)
- 理学(118825)
- 理学院(117463)
- 管理学(115777)
- 管理学院(115045)
- 中国(103842)
- 财(89449)
- 京(80322)
- 科学(77086)
- 所(68707)
- 财经(66130)
- 研究所(61154)
- 经(59796)
- 中心(59649)
- 江(57807)
- 农(57333)
- 经济学(53277)
- 北京(51708)
- 业大(49207)
- 财经大学(48550)
- 范(48158)
- 经济学院(47755)
- 师范(47744)
- 院(47065)
- 州(44702)
- 基金
- 项目(233693)
- 科学(184271)
- 研究(172982)
- 基金(172133)
- 家(149415)
- 国家(148226)
- 科学基金(126219)
- 社会(113082)
- 社会科(107288)
- 社会科学(107259)
- 基金项目(89767)
- 省(87344)
- 教育(78844)
- 自然(78095)
- 自然科(76283)
- 自然科学(76258)
- 自然科学基金(74963)
- 划(74002)
- 资助(71003)
- 编号(69174)
- 成果(59905)
- 部(53809)
- 重点(52828)
- 发(49922)
- 国家社会(48345)
- 创(47703)
- 课题(47541)
- 教育部(46766)
- 制(46590)
- 性(45462)
- 期刊
- 济(191726)
- 经济(191726)
- 研究(124947)
- 中国(79175)
- 财(75542)
- 学报(56736)
- 管理(52101)
- 农(51297)
- 科学(51206)
- 大学(42714)
- 学学(39776)
- 融(36941)
- 金融(36941)
- 教育(36908)
- 财经(34646)
- 农业(33775)
- 经济研究(32618)
- 技术(30464)
- 经(29801)
- 业经(26116)
- 问题(24897)
- 贸(22065)
- 务(19948)
- 国际(19813)
- 世界(19457)
- 技术经济(19343)
- 图书(19017)
- 业(18716)
- 理论(18259)
- 统计(18183)
共检索到59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庆
本文透过经济思想史的分析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演化路径,涉及到"体制下放"、"财政包干"和"分税制"三个主要阶段。而后基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财税关系中的委托代理特征,构造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博弈分析,依次得出适应差异化条件的最优制度安排——包括"集权"、"合作"、"分权"三种模式,再结合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验"加以验证、讨论和引申,旨在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公告 新制度经济学 可信承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中国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为改革目标,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经常性调整,这不利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该借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为: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30%为基本目标,以增值税平衡基金为地区间横向财政平衡工具,成立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委员会,以协调财政平衡基金的使用。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分配 增值税 财政平衡基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鸿磊 张丽丽
政府会计的发展和改革一直牵动着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将政府会计的弊端凸显了出来,政府会计的改革一时成为热点,而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和未来方向是难点所在。文章对政府会计相关的准则或者制度进行了回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系统作为一项制度在制定和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制度经济学 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鸿磊 张丽丽
政府会计的发展和改革一直牵动着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将政府会计的弊端凸显了出来,政府会计的改革一时成为热点,而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和未来方向是难点所在。文章对政府会计相关的准则或者制度进行了回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系统作为一项制度在制定和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制度经济学 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鸿磊 张丽丽
政府会计的发展和改革一直牵动着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将政府会计的弊端凸显了出来,政府会计的改革一时成为热点,而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和未来方向是难点所在。文章对政府会计相关的准则或者制度进行了回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系统作为一项制度在制定和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改革的路径和方式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制度经济学 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文林
房地产税改革将涉及多重收入分配关系调整。作为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关键性税种,房地产税改革应立足于我国现代财税体系建设的大战略,系统谋划房地产税与地区间财政收入分配改革的一揽子方案,特别是应围绕着增值税改革建立新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均等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瑜 张俊娜 温铁军
户籍制度自建立以来历经60年的演变,形成了具有福利粘附作用的体制。文章以财税体制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财税体制约束及其福利分配安排对户籍制度是否成为问题具有根源性影响。一是揭示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于1958年正式建立的重要背景是1950年代接受外部战略援助形成的军重工业内生资本增密及其预算硬约束对中央财税经济的沉重压力,这个硬约束导致二元户籍制度延续到1980年代初的财税体制改革。二是论述了1985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调整与户籍制度同步变化的三个10年变迁。三是讨论了近十几年农民转户意愿明显低落的原因,即2004年农业税费改革以来国家财税金支持三农政策已经部分消解了城乡差距,农村户口实际的和预期的福利均大大提升。四十年改革中,粘附了福利的二元户籍制度难以单独突破的原因,在于其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变化存在较强相关性。新时代的户籍改革研究也需要创新,从关注过去城乡二元户籍矛盾转向生产过剩压力下城市间产业升级竞争,后者导致吸引精英、排斥低端的户籍歧视。相应地,只有建立财税金统一的制度体系才能减少城市间福利差异。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户籍制度 福利分配 农村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生旺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首先,对资源大省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资源税的改革方向与好坏的判定标准。最后,对资源税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解决资源地区问题的解。
关键词:
资源税 新制度经济学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筠
随着市场、政府计划干预和人们行为习惯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混合经济”时期的到来,政府运用财政权力和货币权力来抑制或弥补混合机制缺陷的作用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包括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发挥政府财政权力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广泛运用,并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从对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模式特征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以期对我国的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关系模式,规范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豫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是协调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力的一种必要措施。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以及两地方政府对于中央资源争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应当确立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方向,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制度化,并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 制度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思考——兼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邓晓兰一、关于事权与支出范围的界定和划分分税制基础上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通行做法。财政活动即政府活动在经济上的集中反映,而不同级次政府的活动范围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冰洋 蔡红英 崔茂权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是共享税,地方分成部分按生产地原则确定收入归属地,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经济影响,而当下营改增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影响。笔者认为,保障地方政府财力须在增值税改革上着手,在借鉴VIVAT、CVAT和DVAT基础上,提出改革增值税三种方案:一是开征零售税并将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同时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收入全额划归中央;二是增值税实行60∶40共享,地方政府分享增值税的依据是当地消费占全国消费的比例;三是根据增值税发票信息将商品销售分为辖区内销售和辖区外销售两部分,根据两者比值分割增值税,前者为中央税,后者为地方税。改革的本质是促使流转税收入的分配原则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转变,让市...
关键词:
增值税 零售税 消费地原则 地方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佩华 王桂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