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1)
2023(13963)
2022(11794)
2021(10774)
2020(8743)
2019(20014)
2018(19796)
2017(36653)
2016(19680)
2015(22450)
2014(22537)
2013(22504)
2012(21764)
2011(20257)
2010(20468)
2009(19562)
2008(19315)
2007(17432)
2006(16012)
2005(15302)
作者
(58146)
(48665)
(48547)
(46190)
(31365)
(23228)
(21898)
(18787)
(18701)
(17487)
(17054)
(16246)
(16055)
(15942)
(15563)
(15026)
(14417)
(14114)
(14064)
(13594)
(12782)
(11906)
(11653)
(11332)
(11099)
(10968)
(10827)
(10534)
(9806)
(9559)
学科
(105113)
经济(104994)
管理(57575)
(51115)
(40339)
企业(40339)
方法(33056)
中国(32893)
数学(28300)
数学方法(28090)
地方(26709)
(24757)
业经(22402)
(22316)
(22233)
(19523)
(19039)
贸易(19022)
(18416)
(18330)
金融(18327)
(17919)
银行(17901)
(17453)
农业(16400)
地方经济(16197)
环境(15727)
(15538)
(15121)
(13782)
机构
大学(299926)
学院(296729)
(138798)
经济(136233)
研究(115521)
管理(104947)
中国(90799)
理学(87256)
理学院(86126)
管理学(85027)
管理学院(84441)
(66379)
(65782)
科学(64021)
(58968)
研究所(52327)
财经(50604)
中心(50456)
(46298)
(45824)
经济学(44894)
(44394)
北京(43379)
(41613)
师范(41294)
(41167)
经济学院(39916)
财经大学(37169)
(36559)
业大(36160)
基金
项目(181084)
科学(143703)
研究(137286)
基金(132620)
(114698)
国家(113736)
科学基金(96251)
社会(91689)
社会科(87059)
社会科学(87041)
基金项目(68144)
(67532)
教育(61919)
(57653)
自然(56615)
自然科(55206)
自然科学(55193)
资助(54422)
自然科学基金(54259)
编号(53356)
成果(46268)
(44700)
(42005)
重点(41888)
国家社会(39477)
课题(39269)
(37985)
发展(36998)
(36875)
教育部(36647)
期刊
(171865)
经济(171865)
研究(106399)
中国(70879)
(51451)
管理(43662)
(42946)
学报(42928)
科学(41948)
(35232)
金融(35232)
教育(34733)
大学(33758)
学学(31320)
农业(28913)
经济研究(28340)
财经(28163)
技术(25529)
业经(24773)
(24500)
问题(22463)
(20513)
国际(19092)
世界(18728)
技术经济(15932)
(15756)
经济问题(13861)
现代(13529)
(13365)
论坛(13365)
共检索到49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徐怀礼  
新中国60年辉煌发展历程表明: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主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性经济条件是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规律是贯穿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共同的灵魂是人民利益,共同的着力点是发展。人民利益是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根本目的;人民利益是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内在动力。人民利益是新中国经济60年的主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宁钟  郭熙保  
本文论述了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基本经济规律是收益递增规律、独特的空间经济规律、投融资特性和联系效应规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映林  张国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蔬菜流通运行实际,论述了蔬菜流通运行中必须自觉遵循的商品等价交换、自愿让渡、供求平衡和自由流通等几个基本经济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车克勤  车江  车君  
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产目的,就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都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普遍规律,并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无论哪种社会,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首要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劳动报酬牵动的,所以劳动报酬的分配原则是推动生产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文玲  林梦琦  
所谓流通一般,即是说将在商品经济这种特定的经济形态下,揭示最能反映流通所具有的共性的现象、本质及运动规律的一般规定性并将其界定下来,以正确认识和发展流通。流通是动态的、运动中的经济活动过程,流通一般是最能体现这种经济过程基础的、共性的、具有一般规定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柯小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如何同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命题。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揭示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使之相互孤立,而未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兼容性,因而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屡屡存在既没有切实贯彻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又没有依据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办事的偏向。可以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究竟如何结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本文拟就这方面谈一些粗浅看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需采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初期阶段,迅速推进工业化需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需调整产业结构,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则决定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立人  
随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演进,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变化,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价值创造与财富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涉及剩余价值的转换。资本收入有多种形式和性质,不宜再用"剥削"。与此相应,私营企业主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不同于传统概念的"资本家"。理论创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很好诠释,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跃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文章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经典阐释,对这一经济奇迹背后的"密码"作理论分析。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新。这正是理解中国经济奇迹的一把"金钥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隋筱童  张旭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确立,是根据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的。民主革命时期全力保障革命根据地建设与供给,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解放思想,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建设高水平开放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新概括,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基本经济制度由单一所有制制度向基本经济制度体系转变的重大理论突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定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才能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葛扬  
"两个毫不动摇"到"两个都是"的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通过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两个健康"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拓展,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进行理论突破。所有这些,不仅推进了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发展,而且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前行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云健  刘爱军  
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意识形态属性、价值关系和国家治理的要求上存在内在的紧张。意识形态属性上,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则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价值关系上,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非公有制主要是实现个体的经济私利;国家治理上,公有制经济偏好固化甚至强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非公有制经济要求弱化现行状态的行政权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政  
中国不同省域基本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在坚持性质不变基础上,存在着"量"的差异。本文从省域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环境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省域层面在贯彻基本经济制度时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1)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2)政府环境贡献大于市场环境并且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3)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在省域的结构特征,我们进一步探究出一条中国省域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小俊  
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由社会生产的目的驱动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实现的,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反映社会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内在联系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段话科学地表达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实现该目的的手段的内在联系;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该目的的物质手段和根本途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