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2)
2023(10659)
2022(8959)
2021(8169)
2020(6557)
2019(14842)
2018(14734)
2017(27141)
2016(14461)
2015(16577)
2014(16564)
2013(16669)
2012(16416)
2011(15483)
2010(15769)
2009(14761)
2008(14518)
2007(12938)
2006(12200)
2005(11839)
作者
(43216)
(36042)
(35886)
(34515)
(23315)
(17271)
(16212)
(13965)
(13935)
(12956)
(12673)
(11955)
(11916)
(11814)
(11533)
(11249)
(10693)
(10514)
(10463)
(9870)
(9587)
(8777)
(8686)
(8468)
(8249)
(8189)
(7945)
(7833)
(7322)
(7193)
学科
(89138)
经济(89053)
管理(36091)
(32938)
中国(28530)
方法(26342)
地方(25207)
(23471)
企业(23471)
数学(23062)
数学方法(22910)
(20374)
业经(17254)
(16057)
贸易(16038)
地方经济(15778)
(15505)
(15189)
(14737)
(14285)
银行(14276)
(14150)
金融(14150)
(14037)
农业(13826)
(13506)
(13331)
环境(12575)
(10418)
(10375)
机构
大学(221010)
学院(219148)
(109949)
经济(108032)
研究(89914)
管理(76426)
中国(71308)
理学(62963)
理学院(62147)
管理学(61374)
管理学院(60942)
(49151)
(48787)
科学(48778)
(45830)
研究所(40845)
中心(39386)
财经(37451)
经济学(36244)
(34890)
(33947)
(33111)
北京(32969)
经济学院(32302)
(31761)
(31157)
师范(30923)
(27702)
财经大学(27414)
科学院(27234)
基金
项目(131211)
科学(104270)
研究(100311)
基金(95992)
(82800)
国家(82122)
科学基金(69266)
社会(67874)
社会科(64562)
社会科学(64553)
基金项目(48412)
(48331)
教育(44653)
(41143)
资助(40464)
自然(39458)
自然科(38532)
自然科学(38522)
编号(38460)
自然科学基金(37850)
(35266)
成果(33230)
(30501)
重点(30220)
发展(29726)
国家社会(29644)
(29261)
课题(28751)
中国(28045)
教育部(26628)
期刊
(136725)
经济(136725)
研究(82218)
中国(53051)
(34767)
(32379)
管理(32069)
科学(29515)
学报(29229)
(27979)
金融(27979)
教育(25572)
经济研究(23474)
大学(23090)
农业(22091)
学学(21177)
财经(20085)
业经(19583)
技术(19353)
问题(17994)
(17670)
(16522)
世界(15644)
国际(15479)
统计(13941)
技术经济(12735)
(12086)
(11380)
经济问题(11311)
图书(10662)
共检索到376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新中国经济统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服务于计划经济的苏联经济统计体系被引入中国。此后,中国经济统计实践在探索中发展,其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也曾有长期的停顿与争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统计逐渐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这一历程,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海波  
陈云关于发展新中国经济的思想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在许多时期都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点,不仅已经成为国内许多人士的共识,而且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赞扬。比如,在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论到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时就曾指出:“陈云的政策性建议可以说是50年代中国国内提出的最合理化的发展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少之  刘文斌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工作重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需对以往的发展经验与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和科学借鉴。本文以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变历程为主线,以各个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相互间的互动状况为重点,全面回顾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为统筹兼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作的努力,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即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畅  沈思竹  
新中国70年来,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突破创新和深化完善四个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领办的股份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士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福利制度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制度安排。60年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6年是传统福利制度的创建阶段;1957—1983年是传统福利制度的发展阶段;1984年至今是传统福利制度向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阶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罗华陶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过程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高等教育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这种赶超型发展特色源于初始道路的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后发展理论看来,落后国家要成功摆脱边缘化困局,必须在初始阶段实现与国际体系的隔断,并在合适时机重新融入国际体系。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恰恰经过了与国际体系隔断与融入两个阶段,它们从不同方面塑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理性发展,必须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宏观治理转型,进而实现高等学校发展的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陈黎明  陆明理  
关于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文章基于1986—2016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与GDP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对环保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保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协同变动表现为两区制状态;两区制内的环保投资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呈现出不同特征;区制间转移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李俊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不少学生留学欧美,其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经济理论及欧美、东南亚经济问题,其中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学方面成就巨大。不少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博士回到国内,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经济学再次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在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史及西方经济学名著的迻译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良华  刘文鹏  
以 192 0年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已面临着“相关性消失”的严峻挑战 ,80年以后突破会计账户约束的新成本计量正在形成。从历史角度来考察成本计量模式演进过程 ,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计量与企业管理发展的关系 ,从而揭示出成本计量的内在发展规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婷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婷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坦  
本文系笔者近年来倡导并获准立项的中国经济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点考察。文章试图进行初步的学理阐述 ,基于大约 1 2 0年以来中外相关文献的发掘梳理 ,首次重点考证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独具特性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端与发展 ,论述中国和日本相关研究的具体状况与研究内容 ,考察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该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学术特点 ,进而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惟独在中国大陆作为理论经济学独立学科的特殊优势与发展前景 ,探寻丰富和发展传统汉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福民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梳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对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经济学早期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历史学研究视域从政治、外交转向到社会经济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吸收是促使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多种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