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7)
- 2023(16672)
- 2022(14108)
- 2021(13140)
- 2020(10714)
- 2019(24315)
- 2018(24320)
- 2017(44851)
- 2016(24930)
- 2015(28594)
- 2014(28878)
- 2013(28450)
- 2012(27295)
- 2011(25147)
- 2010(25750)
- 2009(24040)
- 2008(23985)
- 2007(22043)
- 2006(20106)
- 2005(19047)
- 学科
- 济(116294)
- 经济(116138)
- 管理(70983)
- 业(63450)
- 企(50017)
- 企业(50017)
- 方法(37252)
- 中国(36390)
- 农(31761)
- 数学(31341)
- 数学方法(30952)
- 地方(28915)
- 财(27341)
- 制(26282)
- 业经(25962)
- 学(25220)
- 贸(21266)
- 贸易(21246)
- 银(21165)
- 银行(21123)
- 易(20488)
- 农业(20449)
- 行(20439)
- 融(20232)
- 金融(20224)
- 体(18522)
- 环境(18017)
- 理论(17478)
- 地方经济(16784)
- 发(16654)
- 机构
- 学院(367852)
- 大学(366987)
- 济(158259)
- 经济(154887)
- 研究(140137)
- 管理(127400)
- 中国(110366)
- 理学(105760)
- 理学院(104396)
- 管理学(102539)
- 管理学院(101862)
- 科学(82803)
- 京(81455)
- 财(77224)
- 所(73682)
- 研究所(65730)
- 农(63687)
- 中心(62036)
- 江(60524)
- 财经(58471)
- 北京(53162)
- 经(52702)
- 范(51736)
- 师范(51198)
- 业大(50323)
- 院(50156)
- 经济学(49724)
- 农业(49386)
- 州(47516)
- 经济学院(44314)
- 基金
- 项目(225689)
- 科学(176263)
- 研究(169347)
- 基金(160888)
- 家(140844)
- 国家(139617)
- 科学基金(116814)
- 社会(107086)
- 社会科(101276)
- 社会科学(101255)
- 省(87681)
- 基金项目(82957)
- 教育(77908)
- 划(74146)
- 自然(71591)
- 自然科(69829)
- 自然科学(69806)
- 编号(68936)
- 自然科学基金(68544)
- 资助(66940)
- 成果(59222)
- 发(53682)
- 重点(52525)
- 课题(50858)
- 部(50563)
- 创(45983)
- 国家社会(44790)
- 性(44159)
- 制(44049)
- 发展(43498)
- 期刊
- 济(198921)
- 经济(198921)
- 研究(124575)
- 中国(89340)
- 农(60974)
- 财(60807)
- 学报(57629)
- 科学(53481)
- 管理(52245)
- 教育(48462)
- 大学(43828)
- 融(41823)
- 金融(41823)
- 农业(41153)
- 学学(40767)
- 技术(33288)
- 经济研究(32218)
- 业经(31134)
- 财经(30693)
- 经(26712)
- 问题(25592)
- 贸(22210)
- 业(21755)
- 世界(20676)
- 国际(20402)
- 技术经济(18392)
- 图书(17747)
- 版(17511)
- 坛(16999)
- 论坛(16999)
共检索到60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 改革 理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湘
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的实行,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于拥有12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且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粮食问题始终举足轻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今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尤其令世人瞩目。本文拟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考察,以进一步说明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保证这一改革成功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政府,企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雪婷 胡品品 常伟
粮食流通体制在联结粮食生产和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发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日本粮食生产与流通现实出发,总结了日本粮食流通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其粮食政策、粮食法律以及粮食组织载体的阐述,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变政府支持与扶持方式、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进一步改革粮食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以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思源 朱强 李琳琳 沈琪霞
粮食政策即为解决粮食数量与粮食价格的一种施政方针,其计划措施的得失,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巨大,且现在世界粮食的总产量虽然充足,不过在区域分配上却极为不均,若一国粮食政策错误造成国内粮食短缺,又无法及时由国际市场得到所需的粮食,则会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流通政策与制度经历了反复的波折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值得反思。
关键词:
粮食 粮食政策 粮食流通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思源 朱强 李琳琳 沈琪霞
粮食政策即为解决粮食数量与粮食价格的一种施政方针,其计划措施的得失,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巨大,且现在世界粮食的总产量虽然充足,不过在区域分配上却极为不均,若一国粮食政策错误造成国内粮食短缺,又无法及时由国际市场得到所需的粮食,则会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流通政策与制度经历了反复的波折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值得反思。
关键词:
粮食 粮食政策 粮食流通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陶昌盛 沈雅琴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迄今我们所经历的情况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改革之一。要最终完成这项改革 ,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共同努力。期货市场的独特功能为解决粮食流通体制中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但要想利用期货市场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 ,必须尽快改变目前期货市场当中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环节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期货市场 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赴美饲料工业考察团**考察团成员:杨庭楷、陈锡文、韩俊、张增英、张显斌、颜波。应美国饲料谷物协会的邀请,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牵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一行6人,于1997年7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仁健 吴越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目标与思路唐仁健吴越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一)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9~1984年,主要是逐步提高国家统派购粮食的计划收购价格,同时,适当缩小统派购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超过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雪琴
我国入世已成定局,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国外优质粮及其先进快捷的分销体系的进入将对中国粮食市场形成冲击,对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形成挑战。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组建粮食银行,重构中国粮食流通新体制,营造世贸组织规则下的宏观调控环境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永康
掣肘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袁永康·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基本确立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社会制度的以市场机制为主旋律的粮食购销政策,而且对国家与农民、生产者与消费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等各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卫红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改革的复杂性放慢了改革的步履。改革目标的多元性、摇摆性,改革利益取向的分散性,改革手段的行政性以及改革动力的间断性等导致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徘徊。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可动摇,让企业和政府都归位, 让农民得到其应得的。
关键词:
粮食 流通体制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