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0)
- 2023(9406)
- 2022(7631)
- 2021(7472)
- 2020(5775)
- 2019(13061)
- 2018(12501)
- 2017(23581)
- 2016(12492)
- 2015(13910)
- 2014(13595)
- 2013(13401)
- 2012(12633)
- 2011(11684)
- 2010(11700)
- 2009(10938)
- 2008(10689)
- 2007(9502)
- 2006(8601)
- 2005(7926)
- 学科
- 济(53833)
- 经济(53784)
- 管理(34161)
- 业(33220)
- 企(25074)
- 企业(25074)
- 中国(20606)
- 方法(19999)
- 数学(17766)
- 数学方法(17577)
- 农(17426)
- 贸(14368)
- 贸易(14360)
- 易(14130)
- 财(12563)
- 业经(11653)
- 制(11443)
- 农业(11380)
- 策(10838)
- 银(10621)
- 银行(10619)
- 行(10363)
- 地方(9762)
- 融(9739)
- 金融(9738)
- 技术(8979)
- 及其(8352)
- 环境(8345)
- 发(8227)
- 学(8220)
- 机构
- 学院(177913)
- 大学(176972)
- 济(86823)
- 经济(85355)
- 研究(69833)
- 管理(67362)
- 理学(57111)
- 理学院(56502)
- 管理学(55887)
- 中国(55657)
- 管理学院(55531)
- 财(39028)
- 京(38138)
- 科学(37023)
- 所(34360)
- 中心(30927)
- 研究所(30918)
- 财经(30309)
- 经(27843)
- 经济学(27784)
- 江(25694)
- 北京(25382)
- 院(25365)
- 经济学院(24942)
- 农(24747)
- 范(23400)
- 师范(23281)
- 财经大学(22448)
- 科学院(20818)
- 业大(20467)
- 基金
- 项目(114133)
- 科学(92302)
- 研究(90050)
- 基金(84652)
- 家(72747)
- 国家(72160)
- 科学基金(61673)
- 社会(59481)
- 社会科(56547)
- 社会科学(56539)
- 基金项目(42598)
- 省(40929)
- 教育(40368)
- 自然(35973)
- 划(35788)
- 编号(35737)
- 自然科(35135)
- 自然科学(35126)
- 资助(34949)
- 自然科学基金(34558)
- 成果(30497)
- 部(27323)
- 发(26609)
- 重点(25912)
- 国家社会(25738)
- 课题(25526)
- 中国(25246)
- 创(24716)
- 教育部(23891)
- 性(23575)
共检索到28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世斌
新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了国防建设战略、经济建设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不同阶段,呈现出从供给主导向需求引导、单向政策向多项政策、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行政指令向市场调节、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等总体趋势。展望下一阶段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应更加注重政府对重大科技战略的规划引导,更加注重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更加注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政策演进 创新型国家 政策展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小健 杨维坤 邱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生资助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昉 王晓博
当前中国的反贫困进程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系统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反贫困政策和思想体系的演进路径,对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对1949—2019年期间国家层面颁布的301份反贫困政策文件进行分析,认为新中国的反贫困政策经历了五个不同核心的阶段。共同富裕是各个时期反贫困思想的主线,但不同发展阶段所赋予"共同富裕"的内涵不同,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扶贫政策的侧重点与战略规划的差异。文本的分析结果支持了未来扶贫工作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反贫困各阶段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但扶贫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反贫困思想 演进道路 文本对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令鹏 许维胜 吴启迪
技术进步业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用户需求、终端功能、网络入口、开放平台、应用服务、网络安全等方面,分析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见其演进路径,即从泛终端时代,到大融合时代,再到机器人时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邓一婷
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演进道路,指出在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网络变革、社会体制变革以及政府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间金融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展,社会性功能逐渐减弱,经济性功能逐渐增强。本文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民间金融正规化的趋势,但是很多民间金融组织的成本优势尚未完全发挥,政府不应急于通过强制性政策取缔所有的民间金融组织。此外,在推动部分条件成熟的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接轨的时候,政府应当鼓励民间金融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不要给予过多的行政干预,以免使得转轨后的民间金融成为附庸于政府的"盆景金融"。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历史进程 演进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雯轩 李晓华
数字化转型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后疫情时代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变革性力量。当前数字化转型依然为发达国家主导、服务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也尚待加深,并出现了数据安全、平台垄断等新问题。虽然各国加大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竞争,但尚未有普适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中国依托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大规模数据以及丰富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应在核心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规范、保护中小企业和培训数字化人才方面做好政策保障,探索出适合我国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历程 趋势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翔 王莹
纵观学术界关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主题和内容呈现先深后广的态势;研究方法上从定性分析出发,后期逐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研究视野出现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对消费性服务业的研究与每个阶段国家相关重要政策出台紧密关联,同时国民经济增长和网络信息技术也促进了研究主题的全面发展。从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发展历程上看,1949—1978年为起步探索时期,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角度探索了以商业为主体的消费性服务业业态的发展; 1979—1991年为理论发展阶段,从服务经济理论角度阐释了消费性服务业的本质和特征; 1992—2006年为深化拓展阶段,从服务业发展实践角度探讨了消费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7年以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从消费性服务业整体角度探讨了其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消费性服务业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完全,未来需要拓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滕广青 毕强
在对传统的"线形"、"树形"、"盒状"、"链式"知识组织体系以及数字时代的"网状"知识组织体系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知识组织结构体系是按照"线形→树形→盒状→链式→网状"的演变进化路径不断"柔化"、"复杂化"的过程。知识组织体系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知识链接与知识关联的研究、数据挖掘理论和应用的相关研究以及用户研究等。图1。参考文献11。
关键词:
知识组织体系 演进路径 发展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云龙 王墨林 刘永松
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演进趋势、建设路径模式选择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为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或区域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天添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增长动能新旧转换的结构换挡期。受“三期叠加”效应影响,银行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激励正在减退,货币资金的“脱实向虚”正在酝酿资产泡沫。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产融实践将货币资金引回实体经济,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顺应了中国经济分化的大趋势,已成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的产融实践在现有金融制度下形成了以银企合作为基础的产融合作和以金融控股为基础的产融结合两种不同路径。两种路径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逐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国家经济治理结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演进路径 宏观效应 产融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李众敏
中国已是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的投资模式不同,而是遵循一种价值链延伸型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对外投资政策,已经朝着符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方向改变,但是,不管是战略层面,还是核准与管理制度层面,以及促进政策方面,要有效地支持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价值链延伸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还需做出一些调整。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价值链延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嵘嵘 杨帮兴 郑念 王博
为了研究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以199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科普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科普人才政策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文本自身性质和时代内涵予以阶段性划分,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关键词网络的视角对各阶段科普人才政策进行网络特性解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在25年的演变历程中,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不变的宗旨,专业人才建设是其一贯的核心,科普志愿者逐步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的主力军,科普教育与培训、激励机制是科普人才得以聚合到科普工作中来并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对科普人才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政策规划中从政策的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刚 郭旸
伴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产业能级提升的内外部要求,源于内在的产业特质与运行规律,其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本文针对会展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会展场馆、会展策划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通过聚类分析,以检验我国会展业的集群化程度,并分析其"链群式结构"的演进趋势。
关键词:
会展业 集群化 演进趋势 发展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政策目标一直在调整与变化,其演进方向基本与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所建议的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重稳定目标相一致。2017年宏观政策目标的制定依然延续这一思路,在着重强调"稳增长"的同时,对"防风险"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旨在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根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大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目标的关注。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宏观政策目标 经济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