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4)
2023(13173)
2022(11534)
2021(11329)
2020(9337)
2019(22006)
2018(21623)
2017(40800)
2016(22165)
2015(25286)
2014(25237)
2013(25216)
2012(23296)
2011(20805)
2010(20695)
2009(18975)
2008(18764)
2007(15717)
2006(13545)
2005(12089)
作者
(62065)
(51652)
(50974)
(48897)
(32790)
(24457)
(23314)
(20439)
(19539)
(18447)
(17511)
(17321)
(16435)
(16021)
(15990)
(15741)
(15296)
(15130)
(14664)
(14388)
(12711)
(12708)
(12324)
(11649)
(11564)
(11424)
(11278)
(11253)
(10285)
(10187)
学科
(88842)
经济(88743)
管理(66671)
(59193)
(49564)
企业(49564)
方法(41715)
数学(36629)
数学方法(36306)
(33699)
中国(27422)
(22593)
(18894)
业经(17980)
(17925)
贸易(17917)
地方(17693)
(17459)
(17339)
(16601)
财务(16541)
财务管理(16484)
企业财务(15709)
财政(14964)
农业(14509)
(14116)
环境(13581)
理论(13544)
(13507)
银行(13464)
机构
大学(312419)
学院(306592)
(129072)
经济(126588)
管理(122562)
研究(108736)
理学(106588)
理学院(105366)
管理学(103792)
管理学院(103233)
中国(82100)
(67398)
科学(65656)
(65228)
(54731)
研究所(49725)
财经(48863)
中心(47921)
(46201)
(44738)
业大(43509)
北京(43457)
(41895)
(40138)
师范(39843)
经济学(39461)
(39419)
财经大学(36509)
农业(36009)
经济学院(35567)
基金
项目(211142)
科学(166106)
基金(155468)
研究(155265)
(135382)
国家(134308)
科学基金(114867)
社会(98928)
社会科(93742)
社会科学(93718)
基金项目(82500)
(78334)
自然(73845)
自然科(72148)
自然科学(72129)
自然科学基金(70844)
教育(70332)
(67197)
资助(64336)
编号(61934)
成果(51278)
(48133)
重点(47041)
(44093)
(43503)
课题(42430)
教育部(41591)
国家社会(41302)
创新(40642)
科研(40417)
期刊
(137550)
经济(137550)
研究(96947)
中国(59904)
(52717)
学报(48471)
科学(45262)
管理(44110)
(41024)
大学(36951)
学学(34529)
教育(32238)
农业(29182)
(24566)
金融(24566)
技术(24256)
财经(24140)
经济研究(23547)
(20598)
业经(19466)
问题(17805)
图书(16500)
(15932)
(15869)
理论(15594)
世界(15010)
技术经济(14523)
科技(14361)
实践(14019)
(14019)
共检索到45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学理论工作者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发展绘就一幅跨越70年历程的精美画卷,而这幅画卷的灵魂是"分级财政"。尽管分级财政历史悠久,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其为载体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尚不构成独立的研究主题。之后,分级财政在我国从萌发新芽到逐渐兴盛,中间还曾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目标模式被系统阐释,也曾具体化为分税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创新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蓬勃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保障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要特别注意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形成激励相容的财政体制。1994年中国初步建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收入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政府间财政关系要特别注意制度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激励约束功能。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应该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这种体制的要求,中国需要进一步规范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政府收入的划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分税、分租与分利相结合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晖  邵稳重  
在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存在博弈关系。分税制后,中央下放了更多的支出责任,地方财政谋求制度外收入的动机增强。在分析中国的地方财政活动时,不应局限于地方政府的预算表,完全意义上的地方财政体系应包括有关的准财政活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得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红日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实际比重,在经过分税制改革后有了明显的恢复性提高,但是离达到合理水平仍存在着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不同地区间人均可支配财政资金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更为明确,并使已经确定的合理制度避免出现重复,需要着眼于完整而全面的制度设计,明确改革目标,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妍妍  
目前中国政府间严格意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1994年"分税制"为起点开始实践并逐渐展开的。通过对现阶段各类转移支付的具体分析,可以观察到巨大的转移支付规模背后,隐含着制度上的诸多不合理因素。如何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进制度效率已经成为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慧  万芷轩  岳希明  
文章基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等相关法律对德国各级政府间公共事务立法权、执行权和支出责任,税收立法权、执行权和收入归属权,以及增值税划分、州际财政平衡和联邦补充拨款等财政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中德两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借鉴之处:促进财政体制法制化建设,将社会保障等收入分配功能较强的基本公共服务置于中央政府的事权之下,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增强转移支付的财力平衡效果,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玉文  
现时的德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由1949年制定的国家宪法《基本法》确立起来的,以后虽有调整,但中央政府较为集权的基本框架一直未变。概括地说,德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是按照规范化的方式进行协调和运转的。它首先按照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并且赋予各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限,采用共享税与专享税共存、以共享税为主的模式来划分税收收入。除此之外,还实行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财力布局纵向与横向的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高培勇  杨志勇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促进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分税制距离全面规范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今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需要继续坚守"分税制"的方向,构建与完善地方税系应以共享税为主,最终应建立分税、分租与分利相结合的政府收入划分体系。要取消税收返还,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同时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采用基尼系数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应发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作用,但转移支付以后地区间财力差异依然较大而要实现均等化,则应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应。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作用,但财政转移支付以后地区间财力差异依然较大,对此文章提出实现财政转移支付横向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如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采用基尼系数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应,可以看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作用,但转移支付以后地区间财力差异依然较大。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包括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预测  [作者] 谷成  周大鹏  
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绝对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却日益扩大。为了缩小地区间财政差异,有必要对作为财政均等化主要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加以改进,逐步弱化目前以税收返还加专项资金配套为主的转移支付模式,构建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体系。为使改革方案在政治上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可以设定中央对地方资金返还的最小数额,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财政能力加以适当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