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6)
- 2023(7041)
- 2022(5751)
- 2021(5886)
- 2020(4554)
- 2019(10904)
- 2018(10808)
- 2017(17426)
- 2016(10432)
- 2015(12403)
- 2014(12460)
- 2013(11645)
- 2012(11236)
- 2011(10518)
- 2010(10563)
- 2009(9366)
- 2008(9226)
- 2007(8150)
- 2006(7393)
- 2005(6700)
- 学科
- 济(37518)
- 经济(37490)
- 中国(22410)
- 教育(20212)
- 管理(18631)
- 方法(14532)
- 业(13877)
- 数学(13355)
- 数学方法(13263)
- 农(10650)
- 贸(9618)
- 贸易(9610)
- 易(9482)
- 企(9109)
- 企业(9109)
- 学(8514)
- 发(8192)
- 理论(7991)
- 财(7409)
- 地方(6969)
- 发展(6841)
- 教学(6764)
- 制(6757)
- 展(6719)
- 业经(6512)
- 农业(6501)
- 融(6248)
- 金融(6248)
- 关系(6224)
- 银(6197)
- 机构
- 大学(140944)
- 学院(132703)
- 研究(59894)
- 济(58346)
- 经济(57238)
- 中国(41255)
- 管理(40338)
- 京(33683)
- 理学(33456)
- 理学院(32877)
- 管理学(32313)
- 管理学院(32015)
- 科学(31278)
- 教育(29959)
- 所(29389)
- 范(29178)
- 师范(29072)
- 研究所(26588)
- 财(25655)
- 中心(25341)
- 师范大学(24431)
- 北京(23398)
- 院(21589)
- 江(19903)
- 经济学(19623)
- 财经(19618)
- 经(18350)
- 经济学院(17557)
- 农(17237)
- 研究院(16498)
- 基金
- 项目(82701)
- 研究(71017)
- 科学(66935)
- 基金(58024)
- 家(49886)
- 国家(49355)
- 社会(44221)
- 社会科(41564)
- 社会科学(41559)
- 教育(40746)
- 科学基金(40460)
- 编号(30001)
- 省(29270)
- 基金项目(28724)
- 划(28530)
- 成果(28330)
- 课题(25196)
- 资助(23866)
- 部(22271)
- 自然(21728)
- 自然科(21191)
- 自然科学(21185)
- 年(21065)
- 重点(20990)
- 自然科学基金(20835)
- 中国(20444)
- 教育部(20044)
- 发(19781)
- 性(19240)
- 规划(18578)
共检索到233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本文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政策脉络进行梳理,认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思路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满足了不同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进一步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整体发展。
关键词:
重点高校 “双一流”建设 示范引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德吉夫 包艳华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梳理,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以政治逻辑为主要取向的重点高校阶段、以经济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以教育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内涵发展阶段,对各阶段政策工具的特点展开论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长期性,阐述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复杂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政策工具 制度变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重光
一、旧貌换新颜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共有各类房屋面积2050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1949—1998的50年间,北京新建成各类房屋面积28321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前的138倍,相当于新建了近十三个北京城。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1978的30年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兴胜 黄少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之际,回望审视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历史进程和巨大成就,清晰呈现出以"调整与探索——奠定基础,恢复与发展——实现跨越,深化与提高——追求一流"为历史逻辑特征的壮阔画卷。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开放办学交流互鉴。
关键词:
新中国 70周年 高等教育强国 历史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永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历经起步探索、艰难维持、逐步恢复、快速推进、全面深化五个阶段,高等教育法律体系日臻成熟、行政法治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取得实效、高校法治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权益司法保障成效明显。展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未来,应以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引,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科学立法、全面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优化高等教育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法律实施,深入实施依法治校、全面提升高校法治化水平,强化高等教育领域法治教育、全面增强法治教育对象法治观念,完善高等教育领域争议解决机制、切实维护利益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全 马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结合7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及重要教育改革事件,探析政策文本视野下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阶段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筹建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发展中、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服务、中等职业教育推动新世纪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等共同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辉煌70年。回顾、总结和检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之路与成败得失有助于明晰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为我国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镜鉴和智慧,能够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郑燕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在梳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7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族际受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以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与此同时,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发展滞后、高层次人才难以满足民族地区发展需要、民族高校科研的前瞻性不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亟须提升等。民族高校需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加快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建设;以"两个服务"为原则,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以科研创新为导向,开展民族社会各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以复合型区域合作人才培养为依托,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成就 问题 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仕坤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是正确看待高等教育本质的一个重要根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充当了文化形成、保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是文化变革的推动者和完成者。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承担了塑造先进文化和培养文化力量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文化 高等教育 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运用文本分析法,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出台的82份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文件为样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我国教育政策始终关注着教育方针、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等;高校社会服务、自主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目标存在着"阶段性",表现为"模仿探索阶段""职能接轨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4个发展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应在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本科教育、分类发展、教育信息化上进行更加高效的推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华 孙霄兵
中国高等教育历经70年的发展,规模空前扩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国家统一领导、地方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高等学校法律治理,坚持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70年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70年 经验 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岚清
中国推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16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保持了待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继1979—1994年年均增长9.5%之后,今年预计将增长10%左右。按不变价格计算,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比1980年翻了一番,提前实现了找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战略目标。今年有可能提前5年实现到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祁占勇
职工教育是依据社会需求,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培养培训活动,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工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普及文化知识为重心的探索初创期(1949—1965年),以思想政治改造为主线的艰难曲折期(1966—1976年),以全员补偿教育为抓手的恢复发展期(1977—1992年),以职工培训为关键的全面转型期(1993—2001年),以终身职业培训为方向的内涵丰富期(2002年至今)五个时期。面向新时代,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在注重职工素质、关注弱势群体、构建终身培训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切实发挥维权与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利 陈鹏
立足于教育政策文本,结合重要历史资料和标志性教育改革事件,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变迁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发现:我国技工教育大致经历了以高效服务生产为主导的技工教育蓬勃兴起阶段,以适应政治探索为特点的技工教育曲折发展阶段,以应对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技工教育恢复调整阶段,以满足国家深化改革为抓手的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以实现长效发展为重心的技工教育内涵丰富阶段等五个阶段。回顾、检视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认识技工教育在推动国家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为未来我国技工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性借鉴,促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技工教育新格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荣久
当前,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30年的对外开放中,我国对外贸易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总结或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凌琪帆 曹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历经了起步探索、恢复重建、改革创新、重点发展、转型发展五个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办学形式不断创新、产教融合能力显著提升、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对象从职前向职后延伸、服务"三农"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