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9)
2023(7811)
2022(6641)
2021(6820)
2020(5594)
2019(13417)
2018(13630)
2017(24718)
2016(14316)
2015(16717)
2014(16957)
2013(16182)
2012(15433)
2011(14479)
2010(14736)
2009(13583)
2008(13352)
2007(11708)
2006(10850)
2005(10465)
作者
(36298)
(30077)
(30009)
(29122)
(19137)
(14336)
(13969)
(11637)
(11579)
(10842)
(10219)
(10096)
(9853)
(9625)
(9508)
(9478)
(8897)
(8746)
(8710)
(8629)
(8208)
(7264)
(7218)
(6989)
(6857)
(6786)
(6747)
(6714)
(6066)
(5992)
学科
(53510)
经济(53453)
管理(29114)
中国(27440)
(25957)
方法(23335)
数学(21850)
数学方法(21678)
教育(20452)
(18787)
企业(18787)
(15165)
(14579)
贸易(14570)
(14383)
(14311)
(12899)
(11861)
银行(11858)
(11601)
(10491)
(10393)
金融(10393)
(9972)
理论(9771)
业经(9141)
(9093)
教学(8925)
(8918)
体制(8793)
机构
大学(201405)
学院(193905)
(88856)
经济(87266)
研究(78602)
管理(63674)
中国(58599)
理学(53335)
理学院(52621)
管理学(51833)
管理学院(51428)
(45909)
(43946)
科学(40188)
(39320)
(35374)
师范(35225)
研究所(35113)
财经(33540)
教育(32891)
中心(32725)
北京(31926)
(30819)
经济学(29512)
师范大学(29402)
(28132)
(27490)
经济学院(26606)
财经大学(25018)
(23586)
基金
项目(111653)
研究(93279)
科学(89140)
基金(79611)
(67838)
国家(67183)
社会(58442)
科学基金(55285)
社会科(55155)
社会科学(55146)
教育(51136)
基金项目(39901)
编号(39672)
(39081)
(36846)
成果(36664)
资助(33907)
课题(31105)
自然(30494)
(29741)
自然科(29711)
自然科学(29702)
自然科学基金(29214)
重点(26863)
教育部(26717)
(25885)
中国(25768)
(25693)
(25489)
国家社会(24439)
期刊
(99883)
经济(99883)
研究(80962)
教育(55890)
中国(51960)
(31164)
管理(25383)
科学(22999)
学报(22566)
(22515)
金融(22515)
(20934)
技术(19774)
大学(19257)
经济研究(18276)
财经(17860)
学学(16071)
(16028)
(15617)
国际(14590)
农业(14570)
职业(14084)
问题(14058)
业经(13056)
世界(12081)
(10576)
论坛(10576)
理论(9586)
技术教育(9446)
职业技术(9446)
共检索到328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志军  曾凡林  刘春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五次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初创期(1949—1976年);(2)重建期(1977—1992年);(3)发展期(1993—2006年);(4)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5)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五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2)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3)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4)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经验是:(1)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4)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我国未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1)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2)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3)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4)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楼世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职业教育思想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演变,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曲折过程。回顾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职业教育体制的调整和变革、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四个阶段。面向新时代,要创新人才观,重视应用型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创新教育观,全面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创新实践观,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杨希洁  
本文从质量角度对国内单一被试研究进行回顾,从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类型的选择考察单一被试研究内容的适切性、从实验复制的严谨度考察单一被试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以及从实验本身的信度、效度检核单一被试实验的整体品质。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未来研究者开展单一被试研究的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赵一  
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土地问题是生存问题。在人地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土地问题已不单是经济问题,更涉及社会稳定甚至政权的存续。新中国70年来,学界对这一重大制度变革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研究视角日趋多样,研究重心有所转移,研究方法得以突破。但已有研究亦存在视角过于宏观,眼光有待下移,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亟需缩减,交叉学科方法运用仍需丰富等不足,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土地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有赖于走出现有限局,由土地改革观察时代变迁,眼光可瞄准更宽广的视域,包括土地改革史料的整理和出版、新的主题与领域的挖掘、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郭倩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下,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新时期(1979—1999)对平等规范化的双语教育的探索、新世纪(2000—2011)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新节点(2012—2016)全面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步伐、新时代(2017以来)双语教育发展新趋势四个不同阶段,对我国双语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今后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优惠政策与特殊政策相结合,完善中国特色双语教育政策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结合,全面提升双语教育质量;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促进信息化语境下的双语教育转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经历了起步、停滞、恢复、探索、提升、拓展六个阶段,在教育对象、结构体系、法制建设、内涵建设、工作队伍、管理体制、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应当做到:贯彻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注重面向人人;明确改革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实现终身教育;坚守改革的根本战略,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聚焦改革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内涵质量;提升改革的途径方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改革的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树立改革的国际格局,进一步开创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天顺  
新中国成立的70年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普及程度稳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汲取世界先进经验、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在肯定70年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与中央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攻坚和质量提升的任务依然繁重,残疾人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急需有效解决,特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需进一步加快。未来我国特殊教育应在普及、普惠、质量提升上持之以恒地努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继霞  汪东升  吴丽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政策历经多次演变,与其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性质、速度、方向、规模也呈现出阶段性动态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体现在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向农村的迁移,但此后转变为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政策则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从严格限制流动到逐渐放开流动;从对进城人口进行管制到进行引导,最终转变为兼顾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这些政策变迁的内涵体现了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也体现了中国社会流动体系不断开放和完善的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兴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职业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大致可分为大力发展、基本停滞、恢复建设、充实提高、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六个阶段。70年来,北京职业教育取得了诸多成就,呈现出资源从总量不足到结构性缺失、重点投放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引进国际先进资源的突出特点,形成了职业教育功能和结构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改革需要强有力和可持续的领导力量作为基本保障、高标准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并加以工程项目制管理的基本经验。未来,北京职业教育要找准定位,坚持服务首都大局和城市发展战略;制定战略,努力形成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的格局;优化发展方式,组合好政府和市场资源;探索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和专业活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永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历经起步探索、艰难维持、逐步恢复、快速推进、全面深化五个阶段,高等教育法律体系日臻成熟、行政法治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取得实效、高校法治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权益司法保障成效明显。展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未来,应以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引,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科学立法、全面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优化高等教育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法律实施,深入实施依法治校、全面提升高校法治化水平,强化高等教育领域法治教育、全面增强法治教育对象法治观念,完善高等教育领域争议解决机制、切实维护利益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伟丽  汪安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教师教育政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同时,乡村教师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70年来我国乡村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必须继续完善乡村教师教育政策,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海涛  张玉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教育法制向教育法治的时代转型。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立法已初具体系,教育行政领域基本形成了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教育司法实践在制度的保障下迅速发展。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当前的教育法治建设还存在着立法理念有所滞后、执法力度尚显不足、司法裁判标准不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有必要立足国情,对我国教育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客观理性的前瞻,对教育立法、行政、司法的全面推进提出可行之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汉民  孔令乾  鲁彦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外贸体制的变革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中,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外贸国家统制,由国家集中决策、统一经营,外贸企业缺乏自主权,外贸主要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对内放权让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市场、推动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主线,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实现了外贸体制的根本变革。外贸体制的变迁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活力,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回顾我国贸易体制的变迁历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是中国外贸体制变迁的重要特征。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国力  王继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用地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以分地为特征的土地改革阶段、以合地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阶段、以承包为特征的家庭承包经营阶段、以放活为特征的承包地"三权分置"阶段,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的提质增效和实力增强,积累了中国特色的农地改革经验。同时也存在耕地保护压力大、征地不规范、土地细碎不利于规模经营、农业土地增值收益投向农业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大局。立足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从稳定承包、农地征用、耕地保护、土地流转、要素下乡等方面明确未来我国农业用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大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