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5)
- 2023(17274)
- 2022(14705)
- 2021(14395)
- 2020(12014)
- 2019(28036)
- 2018(27931)
- 2017(52559)
- 2016(29405)
- 2015(33938)
- 2014(34000)
- 2013(33095)
- 2012(30954)
- 2011(28276)
- 2010(28629)
- 2009(26481)
- 2008(26256)
- 2007(23530)
- 2006(20829)
- 2005(18910)
- 学科
- 济(115984)
- 经济(115865)
- 业(77331)
- 管理(73897)
- 企(53866)
- 企业(53866)
- 方法(50478)
- 农(49987)
- 数学(45606)
- 数学方法(45030)
- 中国(39951)
- 农业(32722)
- 财(29326)
- 业经(26004)
- 制(25039)
- 贸(24740)
- 贸易(24728)
- 易(24219)
- 教育(23863)
- 学(22731)
- 地方(21249)
- 银(20261)
- 银行(20224)
- 理论(19766)
- 行(19485)
- 融(18569)
- 金融(18565)
- 策(18080)
- 技术(17293)
- 发(17167)
- 机构
- 学院(412747)
- 大学(411972)
- 济(173044)
- 经济(169460)
- 管理(152254)
- 研究(145039)
- 理学(130182)
- 理学院(128705)
- 管理学(126480)
- 管理学院(125676)
- 中国(109958)
- 京(88166)
- 科学(84137)
- 财(80263)
- 农(75879)
- 所(72955)
- 中心(66740)
- 研究所(65686)
- 江(62951)
- 财经(62876)
- 范(60754)
- 师范(60299)
- 业大(59627)
- 农业(58533)
- 经(57273)
- 北京(56737)
- 经济学(52992)
- 院(51205)
- 州(49742)
- 师范大学(48387)
- 基金
- 项目(263568)
- 科学(208084)
- 研究(201715)
- 基金(188514)
- 家(162614)
- 国家(161111)
- 科学基金(137197)
- 社会(125906)
- 社会科(118894)
- 社会科学(118863)
- 省(103154)
- 教育(98754)
- 基金项目(98190)
- 划(88086)
- 自然(85432)
- 编号(85373)
- 自然科(83390)
- 自然科学(83366)
- 自然科学基金(81884)
- 资助(78255)
- 成果(71624)
- 部(61234)
- 课题(60995)
- 重点(60218)
- 发(58364)
- 创(54630)
- 教育部(52947)
- 性(51877)
- 国家社会(51412)
- 创新(50944)
- 期刊
- 济(193103)
- 经济(193103)
- 研究(133217)
- 中国(91416)
- 农(74644)
- 教育(71322)
- 财(60618)
- 学报(59876)
- 科学(56040)
- 管理(53327)
- 农业(50715)
- 大学(47289)
- 融(43440)
- 金融(43440)
- 学学(43262)
- 技术(40624)
- 业经(34187)
- 财经(31275)
- 经济研究(30427)
- 经(26972)
- 问题(26569)
- 业(25849)
- 贸(23207)
- 世界(20796)
- 职业(20448)
- 国际(20421)
- 技术经济(19680)
- 统计(19558)
- 版(19485)
- 理论(19111)
共检索到638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图景,借助历史文献,结合标志性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事件,考察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变迁经历了雏形初现、孕育萌芽,十年动乱、遭遇重创与停滞,百废俱兴、重建工作的部署与展开,跨越世纪之交的调整与转型,注重内涵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的深刻变革5个发展阶段。知往鉴今,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体系,为推动未来中国农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理性智慧,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乐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帅帅 祁占勇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地位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因素。70年来,党和国家政策一直致力于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地位在政策的影响下经历了重塑(1949-1957年)、陷入危机(1958-1977年)、调整(1978-1984年)、走向巅峰(1985-1996年)、下滑与复兴(1997-2009年)、深入提高(2010年至今)六个阶段。审视职业教育地位的发展历程,其特征充分彰显了不同阶段职业教育服务的重心、体现了技术工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归根了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面向新时代,应不断丰富职业教育政策意蕴,凸显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不断丰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职业教育地位 政策文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徐陶然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考察,首先描绘了中国零售便利化的演进轨迹,包括极不便利阶段(1949—1979年)、时间便利阶段(1980—1995年)、体力便利阶段(1996—2010年)、精力便利上段(2011—2020年)等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还未经历的精力便利下段(2021年以后),最终实现心力便利的终极目标。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零售便利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零售便利化演进是由顾客旅程中购前(搜集信息、到达店铺、商品选择)、购中(付款、收货、离店)和购后(消费、评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便利化推动的。(2)零售便利化演进会依序经过极不便利、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等四个阶段,最终进入心力便利的最高阶段。(3)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心力便利依序演进时,不是前一个便利化水平达到饱和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演进,而是交叉或同时进行演进。(4)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影响关系。时间便利、体力便利和精力便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三者都会影响最终的心力便利水平。最后讨论了中国零售便利化演进的成就、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采取的核心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运用文本分析法,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出台的82份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文件为样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我国教育政策始终关注着教育方针、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等;高校社会服务、自主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目标存在着"阶段性",表现为"模仿探索阶段""职能接轨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4个发展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应在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本科教育、分类发展、教育信息化上进行更加高效的推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院 许晓芹 连晓庆
产教融合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呈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产教融合政策演进、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三重逻辑。基于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多主体协同育人,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乃庆 郑智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为:从21世纪开始办学规模迅猛扩大,呈超常规发展态势;教师总量逐年递增,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强化制度建设保障,职教体系初步成形;就业率持续提升,服务社会成效显著,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新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国高职应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特色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搭建职教"立交桥"体系,健全职前职后培养制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铸就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中国特色高职品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祁占勇
职工教育是依据社会需求,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培养培训活动,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工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普及文化知识为重心的探索初创期(1949—1965年),以思想政治改造为主线的艰难曲折期(1966—1976年),以全员补偿教育为抓手的恢复发展期(1977—1992年),以职工培训为关键的全面转型期(1993—2001年),以终身职业培训为方向的内涵丰富期(2002年至今)五个时期。面向新时代,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在注重职工素质、关注弱势群体、构建终身培训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切实发挥维权与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楼世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职业教育思想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演变,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曲折过程。回顾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职业教育体制的调整和变革、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四个阶段。面向新时代,要创新人才观,重视应用型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创新教育观,全面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创新实践观,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晓雯 刘志文
产教关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心环节,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形成了多种形态的话语范式,开创了走向多元中心治理的新范式与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产教关系的话语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文章尝试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中关于产教关系的关键文献分析,梳理产教关系话语范式的演变,勾勒出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的演进脉络,并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话语范式进行展望,提出面对当前新的阶段性命题,产教关系的理论体系需要向更合理化的"政策翻译"、以问题为导向的动机、立足本土的国际话语构、注重定量分析法的范式转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关系 话语范式 实践范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小虹 王婷婷 王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政策经历了从索取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演变。本文将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分为6个阶段,以国家层面颁布的2 259项农业政策为样本,从政策总量与结构、府际关系、政策内容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旨在厘清这6个阶段中国农业政策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中国农业政策在内涵上实现了从"取"到"予"的逆转。②在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方面,农业政策的制发目的由"增产、稳收"转向"保质、增收"。③农业政策手段随着农业政策目标的调整由转移农业剩余向优先发展农业转变。④农业政策演变体现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化构建到不断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⑤农业政策制发主要由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主导,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实施。⑥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伴随着地方与中央、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利益协调。
关键词:
农业政策 70年 演变轨迹 量化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蓬克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中的职业教育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透视国家层面在不同时期对于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及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官方媒体话语中的形象。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层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整体形象良好。职业教育在报道中经常和发达经济体和地区一起出现,良好的地域形象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媒体形象。职业教育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同时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脱节现象。《人民日报》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具体发展措施和发展方向,其发展形象也逐渐由笼统抽象变得明确具体。媒体在职业教育形象的建构和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国家主流媒体对于职业教育的报道是形成职业教育形象社会认知的基础。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 媒体形象 话语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韩瑜茜
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创建期、转型期、提升期和深化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价值诉求、办学形式、组织形式、教育内容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分析与反思,提出我国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是以服务"三农"为本,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助推社会化推展;四是推进立法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历史演进 未来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祥敏 马秀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通过追寻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演进轨迹,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成人教育的概念差异,进而展现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历史寻迹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经历了从初露端倪、强势回归到如今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事业亦展现了别样的发展路径,如今正书写着立竿见影的青春篇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全 马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结合7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及重要教育改革事件,探析政策文本视野下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阶段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筹建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发展中、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服务、中等职业教育推动新世纪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等共同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辉煌70年。回顾、总结和检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之路与成败得失有助于明晰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为我国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镜鉴和智慧,能够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平凡 谌雷元
产教融合蕴含着深刻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逻辑,从管理到治理的演变过程又与历史有着深刻的结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领域初步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确立了产教融合改革发展的基本范式和范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依靠政府高度集中、单一的计划行政管理手段实现资源配置,其动力机制具有强烈的外生性,教训深刻。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与渐进式市场经济变革具有高度相关性,动力机制建构手段向市场和法治转向,外生动力机制向内生动力机制转向。进入新时代,市场在产教融合中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运用引导、付费、激励和监管等方式适恰地更好发挥功能;社会组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产教融合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治理机理呈现系统化、法治化、多元化和扁平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