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2)
2023(9419)
2022(8011)
2021(8060)
2020(6500)
2019(15369)
2018(15398)
2017(28346)
2016(16291)
2015(18926)
2014(19038)
2013(18294)
2012(17569)
2011(16551)
2010(16686)
2009(15578)
2008(15385)
2007(13624)
2006(12532)
2005(11861)
作者
(42108)
(34888)
(34766)
(33593)
(22442)
(16507)
(16122)
(13532)
(13478)
(12789)
(11746)
(11577)
(11390)
(11113)
(11079)
(11042)
(10369)
(10246)
(10175)
(10101)
(9189)
(8513)
(8398)
(8074)
(7967)
(7911)
(7883)
(7784)
(6997)
(6956)
学科
(61111)
经济(61050)
管理(37150)
(34272)
中国(29453)
方法(25826)
(24489)
企业(24489)
数学(23996)
数学方法(23750)
教育(20305)
(18564)
(16760)
贸易(16750)
(16528)
(15641)
(14774)
(13084)
银行(13081)
(12775)
(11636)
(11541)
(11225)
金融(11225)
农业(11207)
业经(10652)
(10241)
理论(10000)
(9760)
及其(9577)
机构
大学(231053)
学院(224931)
(102526)
经济(100517)
研究(88198)
管理(77690)
中国(65826)
理学(65391)
理学院(64547)
管理学(63651)
管理学院(63168)
(51617)
(49690)
科学(45668)
(43681)
(40133)
师范(39992)
研究所(39079)
财经(38164)
中心(38051)
教育(35380)
北京(35308)
(34953)
(33450)
经济学(33379)
师范大学(32879)
(30965)
经济学院(30100)
财经大学(28268)
(27985)
基金
项目(132352)
研究(109743)
科学(106929)
基金(95304)
(80406)
国家(79631)
社会(69421)
科学基金(66753)
社会科(65651)
社会科学(65641)
教育(58186)
基金项目(47594)
(47559)
编号(46649)
(44048)
成果(42845)
资助(40784)
自然(37716)
自然科(36786)
自然科学(36776)
自然科学基金(36155)
课题(35952)
(34525)
重点(31279)
教育部(30891)
(30752)
(30059)
(29715)
中国(28763)
国家社会(28434)
期刊
(114835)
经济(114835)
研究(90204)
教育(58050)
中国(55529)
(34865)
管理(29752)
(26613)
金融(26613)
科学(26571)
(25541)
学报(25395)
大学(21587)
技术(21550)
经济研究(20480)
财经(19877)
学学(18316)
农业(17925)
(17571)
(17357)
国际(16101)
业经(16100)
问题(15793)
职业(14341)
世界(13398)
(12153)
论坛(12153)
理论(10944)
技术经济(10470)
(10121)
共检索到37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伟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随着社会的变革不断演进,政策价值取向从以社会价值为中心走向兼顾个人价值和知识价值;教师教育模式由单一独立的定向模式走向开放多元的一体化模式;政策目标由增加教师数量变为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内容由注重知识技能提高转变为兼顾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为满足我国教育现代化对于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将继续强调教育公平,更加重视教师德育,注重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教育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伟丽  汪安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教师教育政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同时,乡村教师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制约着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70年来我国乡村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必须继续完善乡村教师教育政策,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德生  刘瑶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低潮期(1949年—1977年)、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1978年—2004年)和深入发展期(2005年至今);取得的系列成就集中表现在实现职教教师教育主体从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过程从阶段分离向整体连贯转换,实现职教教师教育重心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换。今后应从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促进职教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推动职教教师教育的协同化及国际化等方面不断完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德吉夫  包艳华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梳理,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以政治逻辑为主要取向的重点高校阶段、以经济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以教育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内涵发展阶段,对各阶段政策工具的特点展开论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长期性,阐述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复杂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秀军  陈跃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就业政策始终坚持以回应民生期盼、化解民生难题、谋求民生福祉为导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为新时代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新时代完善就业政策,应在调结构、保民生、补短板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使广大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张微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建构与学科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学科结构的变迁伴随着社会发展历经院系调整、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以及知识体系构建三个发展阶段。影响我国学科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同构逻辑下的制度缺失、认知逻辑下的认知局限和积淀逻辑下的路径依赖。重构学科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以政策为主线,坚持面向未来、统筹前瞻布局,服务社会需求、促进交叉融合,突出内涵建设、回归制度逻辑实现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同构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利  陈鹏  
立足于教育政策文本,结合重要历史资料和标志性教育改革事件,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变迁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发现:我国技工教育大致经历了以高效服务生产为主导的技工教育蓬勃兴起阶段,以适应政治探索为特点的技工教育曲折发展阶段,以应对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技工教育恢复调整阶段,以满足国家深化改革为抓手的技工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以实现长效发展为重心的技工教育内涵丰富阶段等五个阶段。回顾、检视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入认识技工教育在推动国家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为未来我国技工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性借鉴,促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技工教育新格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连海  齐春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教育方针经历了多次调整与修改。教育方针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在教育领域价值取向的不同选择。21世纪之前,工具性价值取向占主导,具体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前以政治性价值取向为主,改革开放后教育方针逐步转移至经济性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教育方针的多元化价值取向逐步彰显。整体而言,我国教育方针价值取向存在由国家中心向以人为本过渡、由工具价值向本体价值回归、由单一价值走向价值整合的特点。未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将在注重发挥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推动本体价值深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祁占勇  
职工教育是依据社会需求,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培养培训活动,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工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普及文化知识为重心的探索初创期(1949—1965年),以思想政治改造为主线的艰难曲折期(1966—1976年),以全员补偿教育为抓手的恢复发展期(1977—1992年),以职工培训为关键的全面转型期(1993—2001年),以终身职业培训为方向的内涵丰富期(2002年至今)五个时期。面向新时代,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在注重职工素质、关注弱势群体、构建终身培训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切实发挥维权与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木古楞  苏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国家体制建立"为导向的起步和探索期、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导向的调整与发展期和以"予人平等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繁荣与成熟期三个阶段。70年间,内蒙古民族教育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与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核心价值为主导,以地方文化价值为特色,通过制定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回应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多元诉求,呈现出鲜明的国家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内蒙古个性的民族教育之路。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发力,助力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和其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内蒙古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李清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面临的历史问题和当代挑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均等—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缓和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我国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梳理70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可以总结出其内在机制和逻辑,即长期的城市偏向政策、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历史原因,而建立惠农政策长效机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促进要素有效流动是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手段,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外部力量。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思路是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通过加强制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松  曹远航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探究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为分析该政策的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发现:70年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深受环境变迁与国家主导、观念认知与国家能力、行动者与关键节点等因素影响。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经了1949年、1984年、2013年三个重要历史否决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背景下,把握好新的历史关键节点,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加强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促进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是教育扶贫政策转型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国家资助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采取免学费、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社会捐赠等多种资助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组合,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学,构建起以人民为中心、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国家扶持与个人奋斗、公平与效率、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运用文本分析法,以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出台的82份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文件为样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我国教育政策始终关注着教育方针、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等;高校社会服务、自主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目标存在着"阶段性",表现为"模仿探索阶段""职能接轨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4个发展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应在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本科教育、分类发展、教育信息化上进行更加高效的推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全  马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结合7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及重要教育改革事件,探析政策文本视野下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阶段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筹建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发展中、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服务、中等职业教育推动新世纪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等共同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辉煌70年。回顾、总结和检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之路与成败得失有助于明晰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为我国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镜鉴和智慧,能够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