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0)
- 2023(9332)
- 2022(7852)
- 2021(7322)
- 2020(5732)
- 2019(13372)
- 2018(12928)
- 2017(23414)
- 2016(12589)
- 2015(14752)
- 2014(14621)
- 2013(14607)
- 2012(14365)
- 2011(13601)
- 2010(13544)
- 2009(12309)
- 2008(12157)
- 2007(10567)
- 2006(9672)
- 2005(9347)
- 学科
- 济(64231)
- 经济(64178)
- 管理(27556)
- 业(27384)
- 中国(24928)
- 方法(20241)
- 企(18811)
- 企业(18811)
- 地方(18799)
- 数学(18136)
- 数学方法(17729)
- 农(17415)
- 贸(14732)
- 贸易(14718)
- 易(14308)
- 业经(13542)
- 融(11838)
- 金融(11838)
- 发(11763)
- 农业(11729)
- 银(11681)
- 银行(11670)
- 行(11524)
- 制(11022)
- 地方经济(10800)
- 学(10364)
- 财(10210)
- 环境(10014)
- 发展(8884)
- 和(8864)
- 机构
- 大学(183162)
- 学院(182985)
- 济(87270)
- 经济(85794)
- 研究(78237)
- 管理(62429)
- 中国(60609)
- 理学(51769)
- 理学院(51013)
- 管理学(50293)
- 管理学院(49923)
- 科学(43387)
- 京(42137)
- 所(40380)
- 财(37592)
- 研究所(36331)
- 中心(33932)
- 农(29414)
- 范(28891)
- 财经(28787)
- 师范(28678)
- 北京(28458)
- 经济学(28029)
- 院(27753)
- 江(27468)
- 经(26383)
- 经济学院(25065)
- 科学院(23625)
- 师范大学(23508)
- 农业(22632)
- 基金
- 项目(113880)
- 科学(90056)
- 研究(88248)
- 基金(81743)
- 家(71323)
- 国家(70707)
- 科学基金(59015)
- 社会(57131)
- 社会科(54251)
- 社会科学(54243)
- 省(42020)
- 基金项目(41736)
- 教育(40765)
- 划(36737)
- 编号(35105)
- 自然(34119)
- 资助(33829)
- 自然科(33312)
- 自然科学(33305)
- 自然科学基金(32729)
- 发(31473)
- 成果(30163)
- 重点(26903)
- 部(26735)
- 课题(26430)
- 发展(26169)
- 展(25717)
- 中国(25007)
- 国家社会(24774)
- 创(23421)
共检索到312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娜 孔凡哲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内容的发展足以映射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诉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算术知识技能为中心"阶段(1949—1977年)、"重视双基,着眼数学思想与能力"阶段(1978—2000年)、"四基并重,强调四能"阶段(2001—2013年)、"素养统筹"阶段(2014年以来),呈现出"由专宠显性到关注隐性"的发展趋势。据此,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形成了兼顾显隐性的"两类四面七要素"的现实样态。显性课程内容(即"双基")的课程教材建设已相对成熟,竭力完成素养统领的隐性课程内容的课程教材建设则成为课程发展的时代诉求。
关键词:
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刘永魁 陈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发展经历了化解失业,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以及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等六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和就业形势任务,提出相应的就业方针,实现失业风险有效防控治理,就业局势保持长期总体稳定,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与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就业仍面临劳动力人口总量大、新科技革命就业压力大、新就业形态失业风险大、外部环境对就业结构影响大等挑战,亟需以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为基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就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就业稳定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立宝 曹一鸣
以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与俄罗斯10个国家现行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与"统计与概率"三部分内容所占的章数、节数与页码数进行统计对比,以了解10个国家三部分内容的整体分布情况。内容分布不论整体上,还是各个年级段,国家间虽有差异,但是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数与代数"内容分布所占比重是最多的,多数国家超过50%,均值56%;"图形与几何"排第二,中国最高,达到41.4%,均值32%;"统计与概率"分布比重最少,平均12%。通过比较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中国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内容适当增加应用,渗透推理能力;适当精减"图形与几...
关键词:
数学教科书 课程内容 分布 比较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成文
本文以数学和阅读两门课程的历史论争为线索,展示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脉络及理论上的纷争,在总结其论争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出课程开发的基本趋势:即中小学课程开发的日趋政治化。
关键词:
课程 阅读 数学 政治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琦 杜健箭
广告是社会的镜像。本文从广告的视角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消费趋势的演变。通过对广告规模、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分析,将广告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飞跃期,并对其特征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广告与消费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提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消费趋势变化轨迹。研究发现: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在不同的广告发展阶段都有明显的特点和变化,消费趋势的演变和广告的发展在交互影响中升级、创新。研究结论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运用广告引导及制造消费需求有借鉴价值,建议运用广告刺激消费者的主动消费行为,积极迎合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变化,不断催生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时尚。
关键词:
广告镜像 广告特征 消费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文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占有重要位置。在新时期这一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是否需要通过改革来发挥其作用,初中数学课程往什么方向改革能够更好适应时代需求、社会需求,初中数学课程如何改革能够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等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2018年8月出版发行的《内容分布与认知要求双重视角下的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康玥媛编著)一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章勤琼 张维忠
对于数学课程的研究已经从仅关注学校与书本里的数学转向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丰富的日常生活场景。以非洲为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课程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因而注重"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课程的关联,考虑数学课程的文化相关性显得意义重大。而若要在数学课程发展中很好地体现文化多样性,则需要作如下思考:理解民族和文化的数学传统与整体经验;充分利用不同文化中的资源;反映学生的学习文化与风格;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同时能在评价中反映学生的文化体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朝滋
在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转段、升级、换打法。教育部正在组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珠峰计划""五五计划",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奋斗。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全面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发现中国在探索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对民营经济正名立法,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实现了调整手段、调整内容、调整目的和调整对象的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启发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进而在混合所有制引导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民营经济 正名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演变构成了理解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维度,呈现出了我国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的壮阔图景,其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前后连续、相互贯通的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变革生产关系,重工业发展与基本民生保障并驾齐驱,呈现出"经济与民生平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提高生产力,先行发展经济,为民生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呈现出"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的外在表现形式;新时代,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外在表现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凌琪帆 曹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历经了起步探索、恢复重建、改革创新、重点发展、转型发展五个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办学形式不断创新、产教融合能力显著提升、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对象从职前向职后延伸、服务"三农"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王苏苏 刘轶锋
文章利用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时空双重比较视角,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浅析了基本原因。结果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1)中国人口老龄化经历了"孕育—稳升—速升"3个发展阶段。(2)老年人口的结构性差异贯穿于70年全程,但高龄化、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城乡倒置经历了"缩—扩"的变动模式;东北地区在"东部领跑、中西加速"模式中后来居上。(3)多数省份的老龄化进程为"低起点—高增长"模式。(4)经济社会发展是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动因,并通过低生育、长寿命和人口迁移作用于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底部、顶端和中部,共同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还将继续向纵深发展,成为人口常态。在家庭结构深刻变化、养老功能极大弱化的情况下,家庭、社会、政府如何携手应对,成为新时代重大的民生议题与挑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艳 陈玉杰
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技能人才培养重要的手段,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就业导向、坚持普惠性和兼顾特殊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经历了以技术工人培养为主阶段、蓬勃发展阶段、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逐步确立阶段和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阶段。与此同时,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培训机构迅猛发展、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但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将培训贯穿到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完善培训政策,加强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等也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职业技能培训 政策法规 培训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师乐 黄祖辉
本文首先从现实路径和中国特色两个维度出发,以内部结构变迁作为划分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2年农机大型化的起步阶段,1962—1978年的并驾齐驱阶段,1979—2003年的农机小型化阶段,以及2004年以后向农机大型化回归的阶段。随后,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机政策等因素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本文发现,21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动力,并在土地细碎化、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双重约束下,保障了粮食供给。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心一方面是从全域发展的视角构建本地或跨区的农机服务网络,注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农业机械资源的合理调配;另一方面需重视高端农机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利用科技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春平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结构关系不断变迁,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与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尽快补齐这一短板。本文聚焦科技类社会组织,系统研究中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历程、重大转型,探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和制度建设。
关键词:
科技 社会组织 历程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