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6)
- 2023(17035)
- 2022(14704)
- 2021(13830)
- 2020(11580)
- 2019(26984)
- 2018(26582)
- 2017(50698)
- 2016(27484)
- 2015(31146)
- 2014(31189)
- 2013(31145)
- 2012(28662)
- 2011(26174)
- 2010(26035)
- 2009(24148)
- 2008(23680)
- 2007(20583)
- 2006(18324)
- 2005(16456)
- 学科
- 济(118873)
- 经济(118711)
- 业(75777)
- 管理(71636)
- 企(52644)
- 企业(52644)
- 方法(50535)
- 农(50403)
- 数学(44897)
- 数学方法(44460)
- 中国(36149)
- 农业(33289)
- 业经(26974)
- 财(26899)
- 地方(26152)
- 制(23576)
- 学(22795)
- 贸(22081)
- 贸易(22068)
- 易(21457)
- 银(18047)
- 银行(18011)
- 环境(17782)
- 融(17733)
- 金融(17730)
- 发(17470)
- 行(17294)
- 体(16506)
- 技术(16247)
- 理论(16123)
- 机构
- 大学(390764)
- 学院(388664)
- 济(165824)
- 经济(162385)
- 管理(152753)
- 研究(137954)
- 理学(132321)
- 理学院(130838)
- 管理学(128778)
- 管理学院(128060)
- 中国(105862)
- 京(83853)
- 科学(82746)
- 农(75763)
- 财(73454)
- 所(68959)
- 中心(63340)
- 研究所(62591)
- 业大(60565)
- 财经(58205)
- 农业(58133)
- 江(56750)
- 经(53367)
- 北京(53277)
- 范(52770)
- 师范(52380)
- 经济学(50278)
- 院(49420)
- 州(45425)
- 经济学院(45367)
- 基金
- 项目(265607)
- 科学(209565)
- 研究(196476)
- 基金(194230)
- 家(168757)
- 国家(167356)
- 科学基金(143539)
- 社会(126437)
- 社会科(119579)
- 社会科学(119547)
- 基金项目(103183)
- 省(102074)
- 自然(91040)
- 自然科(88878)
- 自然科学(88856)
- 教育(88246)
- 自然科学基金(87248)
- 划(85590)
- 编号(79704)
- 资助(79479)
- 成果(64711)
- 部(59932)
- 重点(59306)
- 发(57484)
- 课题(54613)
- 创(54157)
- 国家社会(52718)
- 教育部(51242)
- 创新(50636)
- 科研(50046)
- 期刊
- 济(185282)
- 经济(185282)
- 研究(120148)
- 中国(79084)
- 农(74831)
- 学报(60467)
- 科学(57358)
- 财(52352)
- 管理(52288)
- 农业(50865)
- 大学(46985)
- 学学(44132)
- 教育(40699)
- 融(38745)
- 金融(38745)
- 业经(32535)
- 技术(31860)
- 经济研究(28152)
- 财经(28020)
- 问题(26413)
- 业(24948)
- 经(23925)
- 世界(19849)
- 版(18982)
- 理论(18937)
- 贸(18868)
- 图书(18861)
- 资源(18841)
- 技术经济(18629)
- 科技(18150)
共检索到58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红梅 路江林 王克强
基于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入户调查的一手数据,本文选取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农民收入差距等指标,控制农民个体特征,使用Probit模型探讨农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就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就的综合满意度高,满意农户比例高达94. 70%;(2)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教育发展、居住条件改善、出行条件优化,显著增强农民综合满意度;(3)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医疗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的存在,显著降低农民综合满意度;(4)就个体特征而言,相较于女性,男性的综合满意度较高;相较于60岁及以下农民而言,60岁以上的农民综合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农民 新中国成立 综合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鹏凌 李乾 栾敬东 程红雨
本文基于对安徽省桐城市842户种植大户的调研,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种植大户成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动因。研究发现,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多、转入耕地规模越大、转入耕地期限越长以及拥有农业机械数量越多,种植大户成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意愿就越强;户主年龄大、家庭总人口多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投入成本高的种植大户选择成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启发 王侠英 蒋翠侠
为深入揭示安徽省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特征,在构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灰色关联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对其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对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影响均最大;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均存在地区分布的特点,北部地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高于南部地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给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城乡居民 熵值法 灰色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启发 王侠英 蒋翠侠
为深入揭示安徽省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特征,在构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灰色关联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对其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对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影响均最大;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均存在地区分布的特点,北部地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高于南部地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给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城乡居民 熵值法 灰色关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伦来 周莹 高翔
本文基于边际受益归宿分析方法,论证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支出同其他公共财政支出一样,其受益归宿的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兼得的。要实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支出的效率,就必须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发展加工业的财政支出向富裕地区倾斜,而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财政支出向贫困地区倾斜。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的经验证实,无论是发展加工业的财政支出,还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财政支出,都明显偏向于富裕地区。这表明,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支出的受益归宿不仅缺乏公平,而且也缺乏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戴红霞
在安徽省桐城市文昌大道政务新区,有一座醒目靓丽并具有时代气息的大厦,远远望去,设计为"一帆风顺"的大院门楼两旁站着严肃的保安,宽敞洁净的庭院内错落有序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巍峨耸立的办公主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桐城市国土资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祥 王克强
农村居民在城市和农村均进行居住,导致家庭两栖化现象的发生。本文建立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决策模型,基于规模变迁视角,分析农业经营规模和家庭规模变化对家庭两栖化的作用机理,并利用logit模型对其影响效应进行测算。得出如下结论:受家庭养老、风土人情、宅基地变现能力等影响,家庭规模小型化显著加剧家庭两栖化现象。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人口跨产业、跨区域转移,另一方面也增加农村土地等要素的未来预期收益和农民居住意愿,从而进一步强化家庭两栖化现象。在传导效应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可以显著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人口流动,提升家庭两栖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助于释放农村劳动力进而显著提高农村家庭非农收入,对家庭两栖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养老事业投入,建立完善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家庭两栖化 规模变迁 宅基地 农业规模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胡伟 冯小影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性别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民参合的缴费水平以及新农合的名义报销水平等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显著相关。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评价较为集中和稳定,但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收费、态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王付春
基于安徽省1 121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交叉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集中居住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9%的调查对象对集中居住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圈影响显著,人际交往圈扩大、一般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人际交往圈缩小的6.4倍、1.9倍。家庭年收入和现有住房面积影响显著,家庭年收入在20 001~40 000元的、40 001~60 000元的、60 000元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10 000元及以内的2倍、3.7倍、4.8倍。现有住房面积在61~120平方米的、121~180平方米的、181平米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60平方米及...
关键词:
农民 集中居住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庆蒙 张露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工具变量并利用IV-oprobit模型控制一定内生性后分析发现,在控制收入水平的条件下,转入土地并不会直接地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土地转入能够间接地通过提高收入来增进生活满意度。基于人均纯收入的分层研究表明,对处在较低收入水平的农民而言,通过土地转入所带来的生活满意度提升不容忽视,其中转入土地能够使处在0%~25%和25%~50%收入分组群体的农民对生活感觉"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提高14.4%以及28.4%;同时,土地转入则会对高收入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此外,健康状况、是否在县城购置房产、住房类型等因素均对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基于提高低收入农户生活满意度的视角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虎 范从来
本文运用1980-2004年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和影响机制。与已有的中国金融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结论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发展也显著拉大了中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另外,本文还发现,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资本积累、农村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等各项渠道实现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影响渠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贺建风 费潮生 张晓静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通勤时间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勤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通勤时间因区域位置、个体因素和工作性质的差异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表现出较强异质性,在沿海区域、城市地区、男性员工、无晋升渠道员工的分组中影响效应更为强烈;(3)进一步对影响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验证出工作日睡眠时长和情绪低落程度是通勤时间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变量,通勤时间增加会通过影响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短期内个体的生理状态从而对工作满意度产生负面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政府部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