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7)
2023(19737)
2022(16612)
2021(15656)
2020(12803)
2019(29437)
2018(28901)
2017(54347)
2016(29308)
2015(32885)
2014(32557)
2013(32171)
2012(29903)
2011(27129)
2010(27111)
2009(25137)
2008(24692)
2007(21661)
2006(19479)
2005(17833)
作者
(82982)
(69858)
(68996)
(65758)
(43974)
(33261)
(31195)
(27064)
(26701)
(24649)
(23919)
(23530)
(22245)
(22043)
(21869)
(21398)
(20439)
(20165)
(20142)
(19876)
(17463)
(17040)
(16844)
(16159)
(15625)
(15613)
(15406)
(15226)
(14085)
(13855)
学科
(126502)
经济(126346)
(82874)
管理(78946)
(59696)
企业(59696)
(53000)
方法(46855)
数学(40983)
数学方法(40490)
中国(39735)
农业(35104)
业经(31716)
(30834)
(29475)
地方(28647)
(24323)
(23546)
贸易(23527)
(22871)
(22197)
银行(22156)
(21425)
(21184)
金融(21181)
(20532)
(19664)
环境(18821)
技术(18121)
(17380)
机构
学院(409580)
大学(409253)
(176779)
经济(173331)
管理(154338)
研究(150168)
理学(131544)
理学院(130015)
管理学(127886)
管理学院(127120)
中国(117690)
(88526)
科学(88296)
(82513)
(80634)
(75650)
中心(69223)
研究所(68059)
财经(63295)
(63215)
业大(62489)
农业(62065)
(57766)
北京(56298)
(55174)
师范(54600)
(54174)
经济学(53990)
(49437)
经济学院(48298)
基金
项目(271499)
科学(215070)
研究(200940)
基金(198349)
(173901)
国家(172392)
科学基金(147058)
社会(130199)
社会科(123229)
社会科学(123201)
(104707)
基金项目(103777)
自然(92624)
教育(91502)
自然科(90425)
自然科学(90398)
(88939)
自然科学基金(88777)
编号(80432)
资助(80231)
成果(65965)
(62785)
重点(62011)
(61533)
(56660)
课题(56627)
国家社会(55040)
(53407)
创新(53155)
教育部(52646)
期刊
(206507)
经济(206507)
研究(129934)
中国(96159)
(80087)
学报(63911)
(63152)
科学(61905)
管理(58208)
农业(54291)
大学(50407)
教育(47349)
学学(47293)
(45484)
金融(45484)
业经(36860)
技术(35863)
经济研究(32037)
财经(31858)
(27644)
(27536)
问题(27487)
世界(22264)
(21724)
(20838)
国际(19795)
技术经济(19482)
资源(19044)
科技(18362)
理论(18278)
共检索到648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淋议  罗箭飞  洪甘霖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玉辉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进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以赋予农民群众更加自主的生产经营权;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提高中国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作为改革重心,我国农村实施了"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服务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以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如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主体由政府主导型转为农民主导型;通过土地权能多元化实现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增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旋律等。最后,本文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简新华  聂长飞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持久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而农业现代化要求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又必须实行农地流转。新中国70年农地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村集体经济大体上经过了四个时期的演进和发展。新时代农地应该主要向集体流转,农业主要应该实行集体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这样才更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繁荣、农民持久脱贫并且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建党百年为时间轴,遵循"阶段目标—土地政策(制度)—改革成效及问题"的逻辑思路,围绕土地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政策两方面,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归纳总结有益于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研究表明,依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不同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解决了各时期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经验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依据新形势、新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土地政策;四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推进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逐步增强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作用;五是始终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维护农民公平享有农村土地承载的福利保障的同时,通过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淑清  
针对重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文章指出,重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需对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改革。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与稳定家庭承包制的矛盾关系,采取有效对策正确处理好这一重要关系是从战略上保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朝春  辜秋琴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变迁体现了从重视土地分配公平到注重土地利用效率的转向,是土地的政治、社保和经济功能互动调试的制度表达。未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将在“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朝着弱化非经济功能和强化经济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要落实集体所有权,逐步剥离承包地社会保障功能,健全承包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创新农地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就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农村是难点,"四化"同步,农业是短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对于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鲁来  
对我国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行梳理,并根据条件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分析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外部环境和社员个人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对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予以重新认识和定位,实现功能的重组和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推进农村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胜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40年,是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跨越的40年!在这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农村是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李怡乐  黄城  
由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2~23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建平  闫鹏鹏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政策激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及不足。因此,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市场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控制和垄断;在政策激励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土地集中的激励措施;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辉  赖昭瑞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立足点必须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中心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与重构是由多重制度创新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中国未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体系至少应涵盖以下几方面 :( 1)重构农业生产微观运行载体 ;( 2 )兼顾公平与效率 ;( 3)遵循与服从现实约束条件 ;( 4)实现政府行为主体与农民自我创新的有机统一 ;( 5 )建立创新目标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婷  王三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试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是政府责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障从最低限度的生存满足向高阶发展权的保障转变,并逐渐形成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用的保障模式。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城乡差异较大、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法制化程度低、区域差异性大等难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面向城乡一体化和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因应区域差异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常伟  
建立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着长期相对稳定性和基础性特征。本文运用比较制度分析这一工具讨论了作为基本制度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以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形成及其功能,并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关约束条件,指出应在稳定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向农民赋权,并探讨集体产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唯希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农场化经营趋势,家庭农场适应规模经济要求,代表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服务于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然要求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根据山东省潍坊及德州地区家庭农场的调研情况,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难题,农民土地产权效力弱的状况急需改善。"三权分置"政策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依照产权细分和促进土地产权交易的路径进行制度完善,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