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8)
- 2023(12717)
- 2022(10615)
- 2021(10226)
- 2020(8301)
- 2019(19069)
- 2018(18804)
- 2017(34867)
- 2016(19283)
- 2015(21493)
- 2014(21228)
- 2013(20989)
- 2012(19624)
- 2011(18081)
- 2010(18265)
- 2009(17322)
- 2008(17127)
- 2007(15182)
- 2006(13899)
- 2005(13042)
- 学科
- 济(82268)
- 经济(82152)
- 业(56643)
- 农(50796)
- 管理(49804)
- 企(34822)
- 企业(34822)
- 农业(33593)
- 中国(27260)
- 方法(27108)
- 数学(24177)
- 数学方法(23951)
- 制(23742)
- 业经(23550)
- 财(21312)
- 体(16999)
- 贸(16121)
- 贸易(16108)
- 易(15846)
- 银(15454)
- 银行(15445)
- 地方(15247)
- 行(14972)
- 学(14883)
- 发(14869)
- 融(14227)
- 金融(14225)
- 体制(13138)
- 农业经济(12619)
- 策(12279)
- 机构
- 大学(265981)
- 学院(265310)
- 济(122344)
- 经济(120116)
- 研究(100896)
- 管理(98677)
- 理学(83499)
- 中国(82618)
- 理学院(82546)
- 管理学(81471)
- 管理学院(80960)
- 农(58522)
- 财(58393)
- 京(57656)
- 科学(54946)
- 所(50265)
- 中心(47039)
- 研究所(44693)
- 农业(44340)
- 财经(43963)
- 江(41671)
- 业大(40318)
- 经(40205)
- 经济学(37947)
- 北京(36995)
- 范(35932)
- 师范(35690)
- 院(35539)
- 经济学院(33953)
- 财经大学(32257)
- 基金
- 项目(169719)
- 科学(135447)
- 研究(130505)
- 基金(125866)
- 家(109193)
- 国家(108179)
- 科学基金(92140)
- 社会(86935)
- 社会科(82094)
- 社会科学(82078)
- 基金项目(65481)
- 省(63143)
- 教育(58836)
- 自然(54914)
- 自然科(53584)
- 自然科学(53569)
- 划(53532)
- 自然科学基金(52666)
- 编号(52560)
- 资助(50293)
- 成果(44265)
- 部(40703)
- 重点(38482)
- 制(38464)
- 发(37887)
- 国家社会(37639)
- 课题(36817)
- 教育部(35049)
- 创(34935)
- 性(34696)
- 期刊
- 济(147178)
- 经济(147178)
- 研究(90381)
- 中国(68393)
- 农(63009)
- 财(44823)
- 农业(42663)
- 科学(39038)
- 学报(38679)
- 管理(35124)
- 融(33743)
- 金融(33743)
- 大学(31770)
- 教育(31765)
- 学学(29415)
- 业经(26834)
- 财经(22778)
- 经济研究(21709)
- 技术(21224)
- 业(20737)
- 问题(20269)
- 经(19729)
- 世界(18022)
- 贸(16339)
- 农村(15954)
- 村(15954)
- 农业经济(15369)
- 国际(14765)
- 版(14601)
- 经济问题(13558)
共检索到43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玉辉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进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以赋予农民群众更加自主的生产经营权;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提高中国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作为改革重心,我国农村实施了"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服务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以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如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主体由政府主导型转为农民主导型;通过土地权能多元化实现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增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旋律等。最后,本文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建党百年为时间轴,遵循"阶段目标—土地政策(制度)—改革成效及问题"的逻辑思路,围绕土地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政策两方面,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归纳总结有益于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研究表明,依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不同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解决了各时期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经验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依据新形势、新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土地政策;四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推进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逐步增强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作用;五是始终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维护农民公平享有农村土地承载的福利保障的同时,通过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淋议 罗箭飞 洪甘霖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关系,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先后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所有、家庭经营"、改革开放前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到改革开放后期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再到现阶段的"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和多元经营"4个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遵循人口与土地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大逻辑,又遵循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逻辑"、农业经营制度的"生产逻辑"等小逻辑。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需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联动改革的制度设计,发挥要素、组织和制度的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张晶渝 程小于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以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为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收,土地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快征地制度等农村土地系列制度改革,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合理流动和布局优化,着力破解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统筹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必良 王玉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发展的深层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核心,重构以产权为中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走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本文在解剖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对几种主要的变革主张进行了评述,並通过对土地产权的重新界定,提出了重构土地制度的基本思想以及土地产权股份化的政策主张。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婷 王三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试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是政府责任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障从最低限度的生存满足向高阶发展权的保障转变,并逐渐形成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用的保障模式。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着城乡差异较大、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法制化程度低、区域差异性大等难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面向城乡一体化和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因应区域差异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俊波
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的历程,本文认为可以分成"因穷求变"和"为富求变"两个阶段,其中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结合所形成的合力是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关键词:
农民首创 政府引导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锡文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引人注目的内容。对此,笔者谈两点个人的思考。一、土地的产权权利与土地的用途管制必须平衡任何现代国家的土地制度都至少包含两大基本内容:一是土地的产权制度,二是对土地用途的管理制度。土地的产权制度是为了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利,这是整个土地制度的基础。对土地用途的管理,则是基于土地总量的有限性和土地利用中所必然产生的外部性,因此需要政府代表社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龚晓莺 邓永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家庭承包制日益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对此,社会各界提出各种改革方案。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但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应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高度,从是否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等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各种改革方案之后,结论是,必须坚持家庭承包制度,并创新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土地征用制度。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 社会稳定 家庭承包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存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土地制度是决定经济社会全局的基础性制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系统梳理中外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性特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方向,提出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注重改革协调,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户籍、财税、社保、金融等相关领域改革紧密衔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相互关联,要注重改革的协同性和耦合性,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33个试点县(市)改革任务分工中,每个县(市)各有侧重,只安排一项改革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