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0)
- 2023(7520)
- 2022(6369)
- 2021(6450)
- 2020(5234)
- 2019(12354)
- 2018(12363)
- 2017(20914)
- 2016(12571)
- 2015(14766)
- 2014(15008)
- 2013(14410)
- 2012(13787)
- 2011(12743)
- 2010(13105)
- 2009(12199)
- 2008(12154)
- 2007(10655)
- 2006(9930)
- 2005(9716)
- 学科
- 济(45592)
- 经济(45526)
- 管理(27569)
- 业(24294)
- 中国(23991)
- 教育(20394)
- 企(18133)
- 企业(18133)
- 方法(17463)
- 数学(15721)
- 数学方法(15455)
- 农(13806)
- 财(12198)
- 制(11972)
- 贸(11644)
- 贸易(11631)
- 易(11436)
- 学(10763)
- 银(9762)
- 银行(9761)
- 行(9439)
- 理论(9301)
- 融(8469)
- 金融(8466)
- 农业(8448)
- 发(8433)
- 业经(8361)
- 地方(7772)
- 体(7609)
- 教学(7147)
- 机构
- 大学(174619)
- 学院(166050)
- 济(72319)
- 经济(70778)
- 研究(70495)
- 管理(53506)
- 中国(53394)
- 理学(43724)
- 理学院(43047)
- 管理学(42269)
- 管理学院(41912)
- 京(40454)
- 科学(37035)
- 财(35572)
- 所(35555)
- 范(33095)
- 师范(32982)
- 中心(31846)
- 教育(31595)
- 研究所(31571)
- 北京(28210)
- 师范大学(27382)
- 江(27249)
- 财经(26708)
- 院(24797)
- 经(24412)
- 经济学(23580)
- 农(22386)
- 州(21606)
- 经济学院(21008)
- 基金
- 项目(97005)
- 研究(80949)
- 科学(78181)
- 基金(69325)
- 家(59512)
- 国家(58894)
- 社会(50768)
- 科学基金(48578)
- 社会科(47731)
- 社会科学(47721)
- 教育(45027)
- 编号(34111)
- 省(34089)
- 基金项目(33981)
- 成果(33016)
- 划(32607)
- 资助(29595)
- 课题(27597)
- 自然(27121)
- 自然科(26488)
- 自然科学(26481)
- 自然科学基金(26029)
- 部(25486)
- 重点(23806)
- 年(23052)
- 教育部(22958)
- 性(22680)
- 中国(22493)
- 发(22213)
- 国家社会(21158)
共检索到29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仲丹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民族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2)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特有规律认识不到位;(3)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政策评估亟待加强;(4)对民族教育立法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民族教育立法薄弱。本文在全面、深入思考与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1)必须认识到民族教育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2)必须认识到民族教育场域的特殊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对民族教育采取特殊照顾与优惠并举的政策措施,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文化适应给予特殊关照;(3)建立和完善民族教育政策制定机制,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特别是"第三方评估";(4)全面提高对民族教育立法的认识,积极将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有效政策措施上升为立法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民族教育立法规划,建立民族教育立法工作责任追查制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民族教育本质的大论争。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开展得最充分的一次学术讨论。新中国成立70年间,尽管曾出现过诸如民汉合校问题、民汉双语教学问题、教学语言授课问题等方面的学术讨论,但都不及这次学术大论争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观点之多、成果之大。这场大论争对民族教育研究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民族成分教育与民族地区教育并重、发挥民族教育理论的先导作用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场大论争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当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与民族教育研究互动的产物,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变迁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学术批评和争鸣的反映。这场大论争对今天的民族教育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并将成为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学派创生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木古楞 苏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国家体制建立"为导向的起步和探索期、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导向的调整与发展期和以"予人平等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繁荣与成熟期三个阶段。70年间,内蒙古民族教育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与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核心价值为主导,以地方文化价值为特色,通过制定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回应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多元诉求,呈现出鲜明的国家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内蒙古个性的民族教育之路。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发力,助力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和其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内蒙古经验"。
关键词:
内蒙古 民族教育政策 逻辑进路 时代走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科
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 ,必须从实际出发 ,吸收欧美等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及教训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还要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和国外的高新技术 ,建设符合国情的非传统农业现代化 ,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 ,文章分析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建斌
关于农业投资中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谭建斌增加农业投人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经济、金融界的共识,但农业投资中的波动性、滞后性、失调性等深层次问题不仅加剧了农业资金投人的不足,而且还制约着农业投资效益的提高,影响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方针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均盈
资本经营、企业兼并及破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郭均盈20年前,一个小小的“凤阳”,那种农民签字画押的承包方式对中国整个农村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90年代出现的山东“诸城”,对中国目前城市经济改革尤其是目前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带来的冲击波不亚于当年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纪 宋天华 李春海
信息时代 ,远程教育凭借其多种优势 ,将成为最有潜力、最富前途的一种教育模式。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远程教育的特点即技术性、开放性和由其特点引发的两大问题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图书馆 自动化 知识产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英华
在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反映预算年度特定活动的经费需求,是部门行使行政职能、实现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项目支出具有数额大、周期长、项目间差异大的特点,是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点和难点。探讨项目支出预算执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有利于完善预算管理。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部门预算中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认为完善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完善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建立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政府中期预算框架等方面完善预算编制技术与制度安排;二是从深化预算执行制度改革、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支出预算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渠道和方式等方面完善预...
关键词:
项目支出 预算执行 预算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
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卫生服务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对卫生服务市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关键是转变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1)集中财力,培育卫生服务市场;(2)加快卫生立法,依法管理卫生服务市场;(3)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卫生服务市场。
关键词:
卫生体制改革 职能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李露 王小娥
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证轨迹来看,产能过剩存在于以钢铁等为代表的中上游工业制造业和以部分机械制造行业为代表的中下游工业制造业,近年来在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也有所体现。在产能过剩的同时,中国的通胀压力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却难以消减。产能利用不足与通胀压力并存的根源值得深入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偏低且定价机制不合理、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失衡、企业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仍有利可图、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以及投资主体结构失衡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成因,其中投资结构和主体失衡是核心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海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在民族地区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系统的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与发展期(1949—1965年)、少数民族教育曲折发展期(1966—1976年)、少数民族教育恢复与重建期(1977—1999年)、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完善与质量提升期(2000年至今)四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20年,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呈现出相对独立封闭的特点,在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和就业不匹配、少数民族教育基础教育质量偏低、民族教育研究中理论研究薄弱、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问题敏感性强等方面。在今后的民族教育发展中,应建立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做好国家和地区民族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更加充分、平衡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少数民族教育的需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聂辉华
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解释了"摸着石头过河"战略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了这一战略所内含的中央政府的承诺问题以及地方政府的激励扭曲问题。文章初步提出了一个改革试验的剩余控制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配的最优原则,认为改革总体战略应该从"摸着石头过河"转换为"架起桥梁过河"。本文还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国企改革、医疗改革以及政治和社会改革的一些基本见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楼世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职业教育思想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演变,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曲折过程。回顾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职业教育体制的调整和变革、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四个阶段。面向新时代,要创新人才观,重视应用型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创新教育观,全面认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创新实践观,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岳增文
翻阅近年来的卫生报刊,许许多多的醒目标题赫然入目:“卫生部推出纠正红包对策”,“上海大兴端正医风热潮”,“江苏推出扼止红包新举措”,“红包在山西失去市场”,……,一股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的春风拂面而来。勿庸置疑,这些对策和举措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听听患者的呼声,做一点明查暗防,也许您会大吃一惊,红包现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程度上都有新的发展,即由明变暗,由低额到高额,由个别到普遍,由院内到院外。严峻的现实不能不促使各级卫生行政管理者们冷静而认真地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