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5)
- 2023(12296)
- 2022(10375)
- 2021(9693)
- 2020(7776)
- 2019(18134)
- 2018(17472)
- 2017(31563)
- 2016(16478)
- 2015(18600)
- 2014(18511)
- 2013(18355)
- 2012(17440)
- 2011(15968)
- 2010(16125)
- 2009(14898)
- 2008(15262)
- 2007(13324)
- 2006(11988)
- 2005(11332)
- 学科
- 济(75427)
- 经济(75354)
- 业(51030)
- 管理(49748)
- 企(41225)
- 企业(41225)
- 中国(28815)
- 方法(24633)
- 数学(20953)
- 数学方法(20835)
- 农(20769)
- 地方(20416)
- 技术(18898)
- 财(18371)
- 业经(17563)
- 贸(15968)
- 贸易(15949)
- 易(15505)
- 银(14884)
- 银行(14873)
- 制(14307)
- 融(14256)
- 金融(14256)
- 行(14246)
- 农业(14093)
- 学(13407)
- 技术管理(13257)
- 发(12780)
- 环境(11809)
- 地方经济(11403)
- 机构
- 学院(234944)
- 大学(233834)
- 济(108193)
- 经济(106291)
- 研究(89990)
- 管理(88058)
- 理学(73953)
- 理学院(73056)
- 管理学(72237)
- 中国(71994)
- 管理学院(71756)
- 财(51876)
- 京(51437)
- 科学(49699)
- 所(45435)
- 中心(40643)
- 研究所(40273)
- 财经(39056)
- 江(36706)
- 经(35513)
- 农(34446)
- 北京(33990)
- 经济学(33638)
- 院(32267)
- 范(32124)
- 师范(31871)
- 经济学院(30110)
- 州(29277)
- 财经大学(28694)
- 业大(28143)
- 基金
- 项目(148145)
- 科学(118965)
- 研究(114021)
- 基金(108068)
- 家(94230)
- 国家(93042)
- 科学基金(79674)
- 社会(75583)
- 社会科(71817)
- 社会科学(71804)
- 省(56819)
- 基金项目(56312)
- 教育(51248)
- 划(47988)
- 自然(47176)
- 自然科(46124)
- 自然科学(46113)
- 自然科学基金(45371)
- 编号(44271)
- 资助(42893)
- 发(38071)
- 成果(37293)
- 创(36626)
- 重点(34052)
- 部(33975)
- 创新(33354)
- 国家社会(32442)
- 课题(32398)
- 发展(31678)
- 展(31146)
- 期刊
- 济(128984)
- 经济(128984)
- 研究(82221)
- 中国(60320)
- 财(42867)
- 管理(37331)
- 农(32791)
- 科学(32495)
- 学报(31063)
- 教育(30455)
- 融(26862)
- 金融(26862)
- 大学(24622)
- 农业(22944)
- 学学(22549)
- 经济研究(21637)
- 技术(21193)
- 财经(20036)
- 业经(19913)
- 经(17475)
- 问题(16216)
- 贸(15597)
- 世界(14898)
- 国际(14583)
- 会计(14163)
- 业(14031)
- 技术经济(13241)
- 科技(12846)
- 坛(11948)
- 论坛(11948)
共检索到39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在8月31日的"新中国会计70年"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会计行业管理机关、科研机构和学术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刻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会计行业、会计理论、会计教育等的7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并从展望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专家们的发言既描绘新中国会计发展的脉络,又探索会计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既表现为会计专家学者的理性思考,又饱含着新中国会计发展见证者建设者的真挚情感。本刊特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朝滋
在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转段、升级、换打法。教育部正在组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珠峰计划""五五计划",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奋斗。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成就巨大的原因,除了经济全球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拥有大国优势、"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中国人勤劳好学重教育、华侨众多爱国等多种因素之外,根本原因是坚持和改进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之所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是因为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僵化封闭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实行了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近期之所以存在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贫富差距较大、‘三农’问题突出、腐败现象严重等缺陷,则是因为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的观点,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鲜华 谷超
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与会计实务的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文章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企业会计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背景下的演进脉络,揭示经济要素与会计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从产权变革和科技进步两个维度阐释了会计制度变革引领下企业会计实务的创新发展。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为了保证依据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质量,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会计制度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正和改进。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思想的演进过程,提出未来的会计在价值创造、智能驱动和互联共享三个方面都将有颠覆式的变革。
关键词:
会计制度演进 会计实务创新 会计智能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以及坚持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2019年6月15~16日,《资本论》中国化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端论坛暨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吉林财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吉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一、新中国财政70年背景概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1949年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真可谓:70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70载春华秋实,玉汝于成。站起来,靠的是革命建设。革命二十八载,是中国共产党于南湖举起革命之旗,于井冈山点燃燎原之火,于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怡民
在举国欢庆建国50周年之际,本文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回顾了我国情报事业的光辉历程,畅谈了改革开放20年来情报事业的重大成就,并就新形势下的情报事业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中国,50周年,情报事业,发展,成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海波
中国近70年来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可以从十个方面总结,包括成功地进行三次经济变革,发挥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双重叠加的作用,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幅增长与各层次教育的迅速发展相结合,实现丰富的国土资源、广阔的天空资源与工业化、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发挥优秀文化传统的作用,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空前未有的大发展,得益于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以及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立场与研究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服务经济研究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从最初的基本边缘化到如今的空前繁荣,学术界付出了巨大努力。服务经济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既受益于理论界的思想解放,也得益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服务业门类繁多,性质迥异,服务经济理论研究和服务经济学科体系建设难度很大。本文在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服务经济(第三产业经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总结了八个研究主题,并对其研究内容、演进历程和学术贡献逐一阐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服务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界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使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欢欢 沈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到70年代,主要研究煤炭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设分类;80到90年代中后期,集中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治理的研究;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探讨经济转型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关注于生态文明与城市创新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转型发展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大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项具体制度。自1982年宪法确立审计监督制度以来,我国审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刊特别刊登中国审计学会会长董大胜同志的《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审计的发展进步》一文,从国际比较视角,简要而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审计监督制度取得的卓越成就,归纳提炼了新中国审计监督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希望这篇文章在为我们提供审计理论研究参考的同时,还能使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祥敏 马秀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通过追寻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演进轨迹,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成人教育的概念差异,进而展现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历史寻迹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经历了从初露端倪、强势回归到如今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事业亦展现了别样的发展路径,如今正书写着立竿见影的青春篇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高尚全 张卓元 马建堂 蔡昉 林毅夫 黄群慧 田国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经济学70年:回顾与展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谈(下)
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8年物价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抒怀二首
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70~1979)
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
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49~1959)
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
继往开来 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再创时代辉煌——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工业发展:经验、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