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2)
2023(10728)
2022(8669)
2021(8334)
2020(7134)
2019(16419)
2018(16316)
2017(31234)
2016(16911)
2015(19293)
2014(19192)
2013(19246)
2012(17946)
2011(16202)
2010(16455)
2009(15981)
2008(16184)
2007(14267)
2006(13090)
2005(12626)
作者
(46241)
(38492)
(38469)
(36644)
(24644)
(18051)
(17498)
(14766)
(14548)
(13832)
(13141)
(12804)
(12793)
(12219)
(12071)
(11694)
(11393)
(11077)
(11010)
(10781)
(9828)
(9288)
(9242)
(8799)
(8772)
(8635)
(8565)
(8502)
(7554)
(7540)
学科
(81287)
经济(81185)
(77250)
(70958)
企业(70958)
管理(63093)
方法(34913)
(28143)
业经(27367)
数学(27331)
数学方法(27242)
中国(26310)
(25676)
(21827)
(19216)
财务(19209)
财务管理(19186)
企业财务(18151)
(17640)
贸易(17629)
农业(17507)
(17326)
技术(16556)
(16312)
(16056)
(14663)
银行(14660)
(14659)
(14553)
体制(14412)
机构
学院(248713)
大学(246631)
(122375)
经济(120587)
管理(99273)
研究(86237)
理学(83670)
理学院(82897)
管理学(82298)
管理学院(81801)
中国(73851)
(60462)
(53002)
财经(46485)
科学(43737)
(42723)
(42424)
经济学(38539)
中心(37905)
研究所(37657)
(36925)
(35491)
北京(35065)
经济学院(34814)
财经大学(34331)
(30220)
商学(29503)
商学院(29256)
(28930)
业大(28608)
基金
项目(146243)
科学(117810)
研究(114165)
基金(109320)
(92550)
国家(91717)
科学基金(79837)
社会(76757)
社会科(72914)
社会科学(72898)
基金项目(56743)
(53487)
教育(51248)
自然(46988)
自然科(45889)
自然科学(45876)
自然科学基金(45181)
编号(45089)
资助(44810)
(44767)
成果(37154)
(35432)
(34071)
(33459)
国家社会(33007)
重点(32535)
(32346)
教育部(31287)
(31103)
课题(30767)
期刊
(142802)
经济(142802)
研究(87094)
中国(51902)
(49674)
管理(43436)
(33552)
(30446)
金融(30446)
科学(30351)
学报(27066)
财经(24860)
经济研究(24236)
教育(23766)
业经(23259)
农业(23090)
技术(22971)
大学(22548)
(21667)
学学(20910)
问题(19324)
(19056)
国际(16991)
世界(16159)
技术经济(15550)
(15260)
现代(13009)
商业(12524)
经济管理(12510)
理论(12202)
共检索到40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曾宪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从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看,大致可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国有企业发展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始终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坚持与时俱进,高度注重国有企业发展与宏观环境相契合;高度重视企业保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努力谋求生产效率的提高;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独特治理结构。以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能有效促进政企分开,解决制约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澜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所有权深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不同阶段,并被冠以国家企业、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等多种称呼,这种称呼的变化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本质——所有权改革。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基本建立了企业现代管理体系,经营效益与治理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今后必须继续遵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规律,实行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分类推进,营造更加公平无歧视的市场环境,推行员工持股以保障劳动者利益,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杰  李东红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间,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大胆探索、渐进前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需要进行总结和思考的重点领域。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核心问题展开,即:重塑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重新处理企业与企业职工的关系;解除企业负担;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金胜  陈明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走过了30年。总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反思改革过程中理论思路,发现主导我国改革的实际上是对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中,何者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的理解上。我国的改革在开始的阶段是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是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功翔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较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很难有最优的所有制结构和股权结构。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框架内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演变构成了理解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维度,呈现出了我国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的壮阔图景,其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前后连续、相互贯通的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变革生产关系,重工业发展与基本民生保障并驾齐驱,呈现出"经济与民生平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提高生产力,先行发展经济,为民生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呈现出"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的外在表现形式;新时代,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外在表现形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启明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李启明一、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从企业单位数看,国有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不到20%,但资产总额占70%左右,从业人员和销售收入均占60%左右,销售税金占7...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范章  
用股份制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范章我认为,股份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一种好形式,甚至是最好的形式。因为,它既有利于目前国有企业增强自己财力,又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助于国有企业完善全民所有制的机制,使之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海波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每个阶段的改革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总之,直到今天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国企改革并没有真正、完全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经历了起步、停滞、恢复、探索、提升、拓展六个阶段,在教育对象、结构体系、法制建设、内涵建设、工作队伍、管理体制、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应当做到:贯彻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注重面向人人;明确改革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实现终身教育;坚守改革的根本战略,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聚焦改革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内涵质量;提升改革的途径方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改革的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树立改革的国际格局,进一步开创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志军  曾凡林  刘春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五次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初创期(1949—1976年);(2)重建期(1977—1992年);(3)发展期(1993—2006年);(4)初步成熟期(2007—2015年);(5)全面深化期(2016年至今)。五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课程目标从简单移植逐步走向本体回归;(2)课程内容从功能单一逐步走向多元整合;(3)课程实施从固定封闭逐步走向弹性开放;(4)课程评价从静态单一逐步走向动态多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经验是:(1)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特色课改经验;(4)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实证精神。我国未来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1)构建融合共通的课程体系;(2)强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3)提高课程实施的保障水平;(4)启动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积极调整完善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逐步探索形成一套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制度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财政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加力推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在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