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5)
2023(11078)
2022(9303)
2021(8659)
2020(6859)
2019(15625)
2018(15161)
2017(27579)
2016(14454)
2015(16397)
2014(16232)
2013(16308)
2012(15871)
2011(14852)
2010(14724)
2009(13504)
2008(13303)
2007(11408)
2006(10422)
2005(9959)
作者
(41784)
(34996)
(34886)
(33075)
(22327)
(16681)
(15758)
(13443)
(13418)
(12416)
(12090)
(11791)
(11310)
(11258)
(11069)
(10831)
(10339)
(10080)
(9970)
(9660)
(8959)
(8383)
(8372)
(8059)
(7984)
(7791)
(7710)
(7627)
(7072)
(6942)
学科
(76473)
经济(76411)
(33727)
管理(33610)
中国(27187)
(24166)
企业(24166)
方法(23826)
地方(23060)
(21179)
数学(20754)
数学方法(20621)
业经(17694)
(16111)
贸易(16095)
(15609)
农业(14209)
地方经济(13480)
(13173)
(12787)
金融(12787)
(12764)
(12599)
银行(12589)
(12546)
(12428)
产业(12426)
环境(11915)
(11820)
技术(10586)
机构
学院(209799)
大学(209008)
(100526)
经济(98897)
研究(86699)
管理(74873)
中国(67509)
理学(62782)
理学院(61933)
管理学(61180)
管理学院(60762)
科学(48643)
(47116)
(43952)
(42599)
研究所(39661)
中心(37706)
(33480)
财经(32872)
经济学(32117)
(31546)
(31335)
北京(31194)
(30361)
师范(30119)
(30073)
经济学院(28797)
科学院(26591)
业大(26498)
农业(25795)
基金
项目(135315)
科学(107896)
研究(102997)
基金(98315)
(85717)
国家(85039)
科学基金(71877)
社会(68329)
社会科(64984)
社会科学(64976)
基金项目(50916)
(50857)
教育(45393)
(43515)
自然(42232)
自然科(41233)
自然科学(41224)
自然科学基金(40514)
编号(40119)
资助(39687)
(36880)
成果(32656)
重点(31576)
(30790)
发展(30764)
(30258)
国家社会(29484)
课题(29424)
(28694)
中国(28258)
期刊
(120977)
经济(120977)
研究(73160)
中国(50645)
(32796)
管理(31111)
科学(30115)
(29597)
学报(28810)
教育(24937)
(24094)
金融(24094)
农业(23204)
大学(22492)
经济研究(20906)
学学(20761)
业经(19624)
技术(18269)
财经(16531)
问题(15977)
(15349)
国际(14693)
(14692)
世界(14426)
(13420)
技术经济(10907)
资源(10770)
经济问题(10161)
(10156)
论坛(10156)
共检索到34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白华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战略方向,将为国民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做出决定性贡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简政放权四个成功经验,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制度链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国,促进中国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康  方创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为链接城乡基地和桥梁、统筹城乡发展关节点的小城镇,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将60年来的我国小城镇发展划分为"恢复和初步调整、萎缩和停滞、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协调提升"五个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小城镇的成长方式已经由数量扩张向规模扩大转变,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两极分化严重,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和华北、成都两大平原的小城镇集聚区。近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小城镇区位优势的形成,在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下,小城镇产业蓬勃发展;专门化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小城镇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在东南沿海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专业镇;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凸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炼利  
本文比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对1998年至今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渐行渐远的基本结论,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做出深刻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全面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发现中国在探索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对民营经济正名立法,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实现了调整手段、调整内容、调整目的和调整对象的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启发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进而在混合所有制引导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演变构成了理解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维度,呈现出了我国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的壮阔图景,其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前后连续、相互贯通的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变革生产关系,重工业发展与基本民生保障并驾齐驱,呈现出"经济与民生平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提高生产力,先行发展经济,为民生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呈现出"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的外在表现形式;新时代,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外在表现形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吉春  宋婧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能源产业规范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完善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梳理我国能源产业规范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能源产业规范理念陈旧,主要依赖政府管制,能源产业规范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与协调性,能源产业规范与能源竞争规范存在冲突等。对此,应当明确我国能源产业规范的新理念,完善我国能源产业规范法律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力(权利)、义务、责任以及权利救济途径;建立超越一般性的政府部门规范讨论机制和规范制定机制,构建能源、财税、金融、信贷等综合性的规范体系;重新定位民间资本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位置,为更多的能源市场主体进行投资营造良好的制度性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芳  汤吉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全社会对发展绿色产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我国对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认识有着内在的并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脉络。发展绿色产业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问题,国内外经验均表明绿色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扶持。本文在系统总结近10年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不同层面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绿色产业发展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变绿色产业政策"重制定"为"重执行",强调动态监管;重点扶持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两个关系以及加强与国际接轨,关注世界绿色产业发展动向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张鹏  程瑜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财政经历了奠基立业和艰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前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等几个阶段,财政体制、收入体系、支出结构、财政管理、财政宏观调控在演进中不断完善,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刘杨程  马绍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规模效益、生产总值、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六个角度分析70年来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市场结构不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高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档次低;工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生产环保程度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推动供给侧改革,深化融合发展,打造"高端工业";培养高精尖人才,实行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工业";提倡生态化生产,改善生产流程,打造"绿色工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树洁  王洁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过去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巨变,创造了世界近代史上经济发展和减贫奇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区域发展非均衡和城乡发展不平等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经济发展非均衡存在的根源及现状,并基于这一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扶贫开发政策及制度安排,勾勒出我国贫困治理的历史轮廓,阐述我国各个阶段贫困治理的路径及特征。进一步,从贫困和不平等的测算、"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治理行政管理机制、"扶志"和"扶智"等视角着重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得出,经济增长、发展不平衡和贫困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经济增长在促进贫困减少的同时,也会因资源配置差异、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区域、城乡非均衡发展,而日益加剧的区域、城乡不平等又会抵消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无疑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科学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院  许晓芹  连晓庆  
产教融合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呈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产教融合政策演进、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三重逻辑。基于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多主体协同育人,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本文分析了第三产业战略地位的演变历史、趋势和成因;通过回归分析揭示了决定第三产业战略地位的第三产业比重的演变规律;从服务型生产资料、服务消费品、GDP贡献份额、就业贡献份额、第三产业比重增大趋势和资源限制的程度等方面,阐述了第三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亮  马占平  陆江  商业部粮食市场课题组   冯中圣  杨学山  王平生  
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促使经济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甚至超过第二产业。我国社会经济经过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奋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如何在90年代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