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0)
- 2023(14482)
- 2022(12241)
- 2021(11543)
- 2020(9298)
- 2019(21180)
- 2018(20719)
- 2017(38163)
- 2016(20442)
- 2015(23059)
- 2014(22653)
- 2013(22195)
- 2012(21496)
- 2011(19896)
- 2010(20219)
- 2009(18874)
- 2008(18808)
- 2007(17038)
- 2006(15482)
- 2005(14461)
- 学科
- 济(89954)
- 经济(89870)
- 管理(60869)
- 业(60333)
- 企(48288)
- 企业(48288)
- 中国(33129)
- 方法(30465)
- 农(26250)
- 数学(25989)
- 数学方法(25626)
- 地方(23100)
- 技术(21408)
- 业经(20836)
- 财(20312)
- 贸(19880)
- 贸易(19861)
- 易(19324)
- 制(18663)
- 银(17906)
- 银行(17887)
- 农业(17467)
- 行(17456)
- 融(17183)
- 金融(17183)
- 学(16162)
- 策(15295)
- 发(14433)
- 技术管理(13957)
- 环境(13723)
- 机构
- 学院(290871)
- 大学(290748)
- 济(130598)
- 经济(128065)
- 研究(110627)
- 管理(108998)
- 理学(91444)
- 理学院(90343)
- 管理学(89000)
- 管理学院(88410)
- 中国(88002)
- 京(63930)
- 科学(62550)
- 财(60235)
- 所(55819)
- 中心(49894)
- 研究所(49835)
- 江(45962)
- 财经(45652)
- 农(44451)
- 北京(42084)
- 经(41564)
- 范(40794)
- 师范(40467)
- 经济学(40186)
- 院(39723)
- 州(36861)
- 业大(36329)
- 经济学院(35847)
- 农业(34118)
- 基金
- 项目(182033)
- 科学(145690)
- 研究(139538)
- 基金(131708)
- 家(113687)
- 国家(112692)
- 科学基金(96689)
- 社会(90584)
- 社会科(85940)
- 社会科学(85923)
- 省(70052)
- 基金项目(67580)
- 教育(63724)
- 划(59473)
- 自然(58442)
- 自然科(57186)
- 自然科学(57173)
- 自然科学基金(56200)
- 编号(55549)
- 资助(54015)
- 成果(47246)
- 发(44802)
- 创(42842)
- 重点(41348)
- 部(41345)
- 课题(40574)
- 创新(39233)
- 国家社会(38010)
- 发展(37113)
- 展(36525)
- 期刊
- 济(156646)
- 经济(156646)
- 研究(100423)
- 中国(73068)
- 管理(46783)
- 财(44759)
- 农(42847)
- 教育(40863)
- 科学(40456)
- 学报(39208)
- 融(35724)
- 金融(35724)
- 大学(31030)
- 农业(29602)
- 学学(28378)
- 技术(27208)
- 经济研究(25857)
- 业经(24633)
- 财经(23306)
- 经(20404)
- 问题(19712)
- 贸(19614)
- 国际(18537)
- 世界(17408)
- 业(17152)
- 技术经济(16162)
- 科技(15961)
- 坛(15812)
- 论坛(15812)
- 图书(15358)
共检索到484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郑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成斌 宋旭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校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在做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探索形成了"顶天立地、强国富民"的高校科技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高校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努力迈新步、探新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产教融合 发展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玉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经历了"依附""提出与确立""规范化与制度化""多元化与全面化"四个发展阶段,并在高层次民族人才的培养、西部就业人才学历的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坚持以下几方面:必须坚持公平理念,确保民族招生政策的实质公平;必须坚持差异性原则,坚持政策与民族和区域的紧密结合;必须始终坚持为"民族"服务的方向,确保为民族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必须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确保民族政策研究生的"出口质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圣金 聂满豪 刘相阁
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历程及成就,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金融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的来看,中国金融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从国内来看,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放眼世界,我国金融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初心,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实施金融数字化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要树牢危机意识,全方位增强应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能力和化解处置能力。
关键词:
中国金融 改革开放 实体经济 金融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陈伟 郭毅
研究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剖析不同阶段下工业与经济内在发展特点,并对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继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回顾,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数据整理与访谈咨询,厘清当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经历了蓄力期、探索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换挡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内在结构、需求及要素驱动状况、区域发展策略等都有各自鲜明特点。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五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具体解析,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发现当前发展存在制度变革有待创新、工业与经济结构尚需优化、发展的科创支撑不足、传统驱动需求趋弱等七大方面问题。研究创新:从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工业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重大政策转变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并从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结构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分析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相结合,对新形势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在制度保障、科技创新、需求驱动和经济要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价值:厘清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脉络,明晰其不同阶段下各自发展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对我国近百年来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专题进行探讨,在每一专题中,以时间为纵轴,分阶段总结其发展情况并作出较为系统的评价,对我国当前社区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的全局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展望。选题新,观点新,史料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主要观点书中指出,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重要教育形式,百年来,社区教育改革中的现代性不断凸显。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存在较多问题。二是越来越注重社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出现了偏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懋元 李国强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特殊性、未来15年的核心问题要有准确把握和认识。进入普及化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功能观等理念。我们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历史经验知识,担负起高等教育发展预判、预测以至预警的任务。2015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举办的韩国仁川世界教育论坛上,来自1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白华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战略方向,将为国民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做出决定性贡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简政放权四个成功经验,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制度链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国,促进中国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历程 经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中国现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新中国70年工业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创新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修正、再创新、再修正的循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环境将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变化:一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消费升级对中国工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三是新技术、新经济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将愈加深刻,中国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的裂变期。展望中国工业发展前景,有五大特征:一是主动作为,发展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二是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不二法宝;三是产业融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四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五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更紧密互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寿富 吴维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本文从工业规模、工业体系、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五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五点经验:持续改革、不断深化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全面开放、融入全球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丰富资源、有效配置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基点;艰苦奋斗、循序渐进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工业化 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浩
中国工业化已经走过整整60年的风风雨雨,其间带给我们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工业化,指出中国工业化是一种国家主导经济发展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下的产业合理协调和布局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在逐步提高全国研发基金投入下的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模式;是一种由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现代新型工业化以较少环境污染的发展模式,这四方面的特点和规律贯穿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始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朝滋
在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转段、升级、换打法。教育部正在组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珠峰计划""五五计划",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奋斗。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2010年,印度共和国走过了成立60周年的路程。60年前,印度教育发展的基础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是较好的;60年来,印度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印度政府提出的许多教育发展目标总是不能按期实现。展望下一个60年,印度教育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子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经历了艰辛而又光辉、健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但是,对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说,特别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现行税制仍有不尽完善之处,仍需进一步改革。本文提出我国税制改革主要取得了五大成就:(1)建立了新的税收制度;(2)发挥了税收聚财职能;(3)发挥了税收调节经济职能;(4)规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5)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税制改革基本经验可以归纳为三大原则:(1)贯彻执行"立足国情、与时俱进、逐步接轨"原则;(2)贯彻执行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3)贯彻执行"适度集权"与"适...
关键词:
税制改革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海波 刘立峰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和实施过程及其客观必然性、实施的重大成就和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对其主要特征做了归纳。第二部分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客观依据、实施取得的重要进展、继续推行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和艰巨性及其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